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自由人生 | 無意義之後盡是意義

未曾身處地獄,如何識得天堂。
raw-image

未竟人事的掙扎 : 追尋人生意義

人生是否有意義,這個哲學難題常纏繞著那些企圖打破常規、追求進步的人。時而感受到生活的充實,時而又墜入空虛的深淵。

漸漸地,我意識到答案本身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想追求答案的自己。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我開始思考人生有沒有意義?

重大健康問題:重訓、打球造成十字韌帶斷裂、腹股溝疝氣時。

人際關係變動:與創業夥伴理念不同,忍痛結束合作關係時。

與他人的比較:職務、收入、地位、房產、家庭比較起來都落後同期的小夥伴時。


靈魂拷問的起源 : 失去控制的恐懼

無論是學校、職場或家庭,社會機器塑造了各自評價價值的標準和框架。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每當行動符合這些體制內的標準時,便會收到相應的獎勵。

久而久之,這種經驗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人生是可以完全控制的。

然而,當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的是身體的傷痛、溝通的失敗和事業的空虛,那些期待中的獎勵不僅沒有實現,反而帶來了浪費生命和時間的感受。

此時回顧過往,難免不禁自問:我為何會走到這裡?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面對當前的困境,過往的努力失去了所有意義,所學的知識皆無法提供幫助,人生也似乎從此失去了控制。

尋求人生意義,本質上也是對抗恐懼的渴望。

深陷地獄的惡性循環 : 恐懼、憎恨、毀滅

在人們心理深處,存在一種對未知的本能恐懼,這種恐懼超越了表象的具體對象,觸及到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層憂慮。

深層的恐懼很容易轉化為憎恨——憎恨那些看似導致或加劇了個人苦境的因素。這種憎恨並非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更抽象的概念:不公、不平等、甚至是命運的不可控。

憎恨的破壞性力量驅使我們採取極端行動,試圖找到解決方案,但這些解決方案往往以毀滅性的行動呈現。

而毀滅行為的後果通常會再次確認那些恐懼的合理性,從而使個體再次感受到更深層的恐懼。

這樣,一個新的循環開始,每一次的毀滅都深化了恐懼的根源,使得逃脫這個循環變得更加困難。每一步看似為了結束痛苦,卻不自覺地將自己繫縛於更深的絕望之中。


解放靈魂的翅膀 : 接受一切的勇氣

真正的解脫來自於接受——接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變化與挑戰。當我們學會擁抱不確定性,面對恐懼與憎恨時,我們的內心便開始獲得真正的自由。這種心態的轉變不是無視問題,而是在理解與接受中尋找成長的機會。

就像為靈魂裝上翅膀,讓我們能在風雨中飛翔,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飛翔不一定要有目的地 : 天堂不是一個地方

當我們最終從生活的惡性循環中解脫,裝上了心靈的翅膀,便會發現:飛翔本身就是一種解脫,不一定需要目的地。

在這無邊的天空中,每一次揚起翅膀,無論飛向何方,都是對自由的深刻體驗。我們不再為了尋找意義而疲憊,而是讓飛翔的過程本身成為生活的意義。

 為什麼一定要贏不想輸需要理由嗎?《日向翔陽-排球少年》

一起飛吧,小夥伴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