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消化筆記裡短文幾則•叁

    有種傻不是真傻,那是意志力非凡、執著,特別有耐心! 不為旁人有所動,堅持自己,一心一意做著自己認定的事! 由於他的堅持,創造了不凡也嘉惠了身邊的人。

    我是沒遇過這樣的人,身旁也沒這號人物,來源都是道聽塗說、勵志故事 ..。對這樣的人、這樣的勵志故事,絕大部份都是稱讚和佩服、鼓勵和肯定 .. 但其過程我們會說他們「傻」,這傻是另類的「稱讚」,這傻是帶著「佩服」的意味!

    而真實生活上呢?用邏輯去想和生活經驗去分析——「人傻不是問題,但生存會有很大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生存會很艱難!因為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且又固執!」 不過,為了世界美好,我肯定他們也希望多這些“傻”,畢竟這樣的人,終究不簡單。


    --------------------------

    永恆不變「不是人」;人不是變與不變,只有會做人與不會做人。

    當下是當下,現在是現在;人不能以現在的感情,否認當下的感情。 「心境」與「熟識度」的不同,當時如何是真的是真的,現在如何是真的也是真的。

    追求真愛和追求道都是一樣, 一樣愚蠢。 因為那不是「追求」來的,執著在那個點上,便背離了,也越難以得到。

    【真愛出現在每一個時刻,也消失在每一個時候;不要去追求「真愛」,這兩個字會蒙蔽你的雙眼。】

    是變也是不變,人都會變,也人都不會變—— 變的是你不知道那是真正的他, 不變的是你知道那是真正的他。


    -------------------------

    突然覺得,沒有什麼所謂「身外之物」。

    人還活著—「就有需要」。 除非你要死了,才有資格說「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不過那也僅僅對自己而言。

    「身外之物」分有形與無形。有形—最直觀就是金錢、利益;無形—如功名、聲譽。 不管有形無形,只有「需跟不需」、「要跟不要」;但人還活著真能都說不需要嗎?但那一句「身外之物」不管你需不需、要不要就給全抹殺了!? 別自己當聖人,一個人的需要與否不是我們全能懂,所以不要隨便的就勸人,輕鬆的就掛嘴道:「那些都是身外之物~」。

    在打這篇文時,我也想過,這句話是在勸人不貪不執著,不重要的事物就捨下 .. 用意是好的。 突然,發現重點——「不重要」! 何以判定不重要? 重不重要只有自己才能判定 .. ,所以結論:這句話只適用於一個人的自發性,而不適用於勸勉他人。 當開口說這句話時,就已失了偏頗;若真要勸說與人,應以用最審慎的態度,設身處地去想了解之後才能說對人說:「那些都是身外之物」。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我曾寫過一段話: 【一切都滿足了,所以我們當起了聖人;一切都不滿足,所以我們當起了小人。】

    「聖人、小人」在這只是狀態的形容,並不是學識中的「聖人、小人」。 人得到滿足的時候,什麼「良好的品性」都能展現,這時候的人處在“優越”的架構下;反之,在不能滿足的狀態下,人又是另一種“心境”。 又所以說,你在「聖人模式」時候,就少言不要廢話太多對一個人當處在「小人模式」的時候。 除非~你夠有本事能當一個救贖者。


    ---------------------------

    真假來自相較,就算相較,天下萬物也都是「真的」;又也沒什麼所謂的真,因為它們都是「有」。

    所謂「真、假」是人喜惡所產生出來的。

    「價值」來自於「愛」,人們都不愛的東西,沒有價值可言;世間萬物本無值,價皆由人來。從有生命到沒有生命的事物,沒有人的介入沒有任何「意義」,事物的意義從「人」而來(註1)。同樣的,任何事物去愛它,它便開始擁有了難以預料的價值。


    註1:自然界本有著它自己的意義—天雨、風吹、土長、水流 ..,萬物自而生自而滅,萬物生息有著它自己的意義,而人妄自以自定的意義為意義決斷一切;因此有了「以人為本」的意義,而這意義決定「人生存的一切」,只要是人就桎梏於人定的意義裡,連自然界都遭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