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試讀心得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冰球是迷幻藥,但是沒人告訴這些孩子,迷幻藥只能在場上才有一瞬的炫目愉悅,藥效退去後只剩下空虛。


  冰球,我更習慣稱呼為冰上曲棍球。其實我對於這個運動頗有偏見,覺得這個運動充滿暴力,加上台灣四季溫暖炎熱,冬季不下雪,冰上運動中對滑冰和滑雪更有印象。而大熊鎮卻是一個癡迷冰球,且將未來押注在上的小鎮。不論鎮民喜不喜歡冰球,冰球深深影響並操弄所有人的人生,而故事就發生在這個壓抑的小鎮上。

  菲特烈.貝克曼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這個偏僻寒冷的小鎮,孤注一擲的將未來押注在冰球與年輕球員身上。因此,鎮上的每個人都被要求要表現出自己該有的樣子:男孩應該像個「所謂的男人」,以贏為目標的打球,不允許失敗;女孩則應該眾星拱月的圍繞在冰球球員身邊,將自己轉變為球員的成就之一。在取得冰球比賽冠軍與小鎮前景掛鉤下,小鎮代表青少年冰球隊打出了幾年來最好的成績:準決賽獲勝,有機會奪冠。然而,在贏得準決賽的慶祝派對上,球隊明星球員凱文強暴了運動總監的女兒瑪亞,瑪亞選擇報警後導致凱文未能參加決賽,球隊最後也未能奪冠。失望衝擊整個小鎮,鎮民們因為各種不同的愛選擇了自己的立場,有人離開,有人留下,小鎮因而割裂。而選擇留下的人依靠對彼此和小鎮的愛,燃燒熊魂,吶喊著「我們是大熊鎮的熊」,在這個被森林和寒冰環抱的小鎮上繼續生活。

  整個強暴事件的起因,除了慶祝派對上的酒、大麻外,讓凱文真的不聽從瑪亞的拒絕停手的主要原因反而是面子。為了強調所謂的陽剛氣勢,激勵士氣,許多男性為主的活動都有所謂的「更衣室文化」,多會有嚴重的刻板印象,並會故意以粗俗嘲諷的話語來嘲弄不符合其刻板印象的對象,表現方式多會對性輕挑、鄙視弱勢與欺凌新加入成員來展示威風。我非常厭惡這種文化,因為這樣的文化其實就是不停的在潛移默化聽者無須尊重他人,男子氣概不應該以嘲弄傷害他人展現,真正成熟的人應該是保護弱者,而非化身暴徒。

  書中人物血肉豐盈,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幸福與缺憾,背負著不一樣的壓力,懷抱著不同的原則和堅持,並非單純的二元分類可以評判。看似完美的凱文家境優渥萬事,成績優異,是鎮上冰球明星球員,而為了自幼喜愛的冰球十來年如一日的持續自我訓練,從不懈怠。但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他卻難以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溫柔關愛,只有持續不斷的嚴苛標準在等待,他唯一能依賴的是自幼的好友班傑明。但這樣一個自幼堅持不懈且人好有禮的少年,在一時衝動犯下強暴罪刑後,卻卑劣的否認一切,懦弱無能的將責任推到女方身上。班吉則和好友凱文相反,玩世不恭的他其實在全是女性的家庭中長大,雖然母親和姊姊們努力給與愛,但是父親自殺和自己性向一直深深困擾著他。我想班吉應該喜歡著凱文,卻因為鎮上風氣僅能以摯友身份與凱文往來。一開始看似依附凱文的班吉卻在強暴案發生後展示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判斷,他並未縱容凱文發洩般的侮辱,也未在凱文請他一同離開小鎮時答應,而是看對方道別,走向下一階段人生。最讓我衝擊而是大尾,一開始的他只是個猥瑣逐利的商人,和其他住在大熊丘自視甚高的人沒什麼兩樣。但是在強暴案發生後,這個總是愛誇誇其談的男人卻一反常態,並未任意附和其他球隊董事會成員對強暴案受害人瑪亞輕蔑的詆毀。當董事會未能如願驅逐彼得時,他也是唯一原董事會中選擇留下來的贊助商。而最後在兒子對女兒口出穢言時,情緒失控的毆打兒子後緊抱兒子說著:「你一定要成唯一個比我更好的人」時,那種火山噴發般的猛烈父愛整個震撼住我。菲力浦的母親明知是非,但是還是為了兒子選擇一條對兒子更快樂、更安穩的路,跟著威廉等多數球員前去海德鎮。瑪亞原本不願報警,考量的不是自己的名聲等,而是為了不讓父母心碎;而後為了其他女生不再被所謂的更衣室文化荼毒,改而報警後,她一樣更擔心的是家人是否會再次受到傷害壓迫。《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中冰球並非主角,愛才是。

「言語很難解釋這個地方究竟有哪一點能將妳的內心緊緊抓住。一方面來說它一無是處,缺點一長串;可是另一方面說來,它少得可憐的優點又能在缺點之間閃閃發光,抓住妳的心。最主要的是這裡的人,他們跟森林一樣強壯,像冰一樣堅固。」

  大熊鎮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天堂,鎮民也並非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許天堂並不是因為外在條件,只要在乎的人好好的,所愛的人環繞,能抬頭挺胸自信生活的話,該地就是天堂。



博客來購買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921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