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關於階段性交友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人成為更親密的摯友。其實,我心裡有些小小的忌妒,尤其是當我發現他們會拋下我偷偷約出去時,我意識到我們之間的友誼有了高低輕重的差別,這讓我有些失落也有點傷心。但後來,我也反省自己確實是不太主動聯繫的人,並下定決心如果以後遇到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一定要努力多聯繫,讓關係更加持久。

在高中,我仍然交到了一群朋友。由於我們班是語文班,女生較多,隱約分成了三大勢力。基本上我屬於其中一群,但與另外兩群也有各自較好的朋友。雖然偶爾有些爭吵或摩擦,但基本上都與我無關也不是事件中心,所以我還是很開心地度過了高中時期。值得一提的是,高中時我遇到了一個可以說很多心裡話的人,我也很珍惜這段友誼,經常主動聯絡。現在大學快畢業了,我們還是保持聯絡並經常約出去玩喔!

到了大學,我也交到了很好的朋友,幾乎形影不離。但這次,我已經不再執著於與班上所有人交朋友,而是保持普通同學關係,待在自己舒適的小圈圈裡。雖然現在還沒畢業,但感覺之後聯繫的機會會變少,尤其大家住在不同縣市,希望我們能繼續保持聯絡。

感謝看完我上述這段小小的人生交友心得。總結下來,雖然我羨慕別人有一大群朋友可以約出來,而我固定能約出來的人寥寥無幾,但回頭看每個時期我都過得很快樂。基本上沒有與朋友或同學產生爭吵,也算是順順利利地過來了。而我意外發現自己好像有一種被傾訴的魔力,班上難免有些交友不順的人會向我傾訴,覺得我的交友模式(人人好模式?)很好,這讓我很驚訝。雖然我一直覺得自己這種淡淡的交友模式沒有什麼個性,也不算是超會交朋友有一大群朋友的類型,但他們還是會向我傾訴?讓我很意外。很可惜的是我好像也沒什麼高明的方法,只能告訴他們可能是運氣不好,沒有遇到合適的環境和朋友。

最後,我發現自己的能量有限,每次交友我都很真心實意的付出。所以能很用心的人就那一點點,而且如果發生不好的事,我感覺自己會很容易崩潰(幸運的是,目前還沒遇到過),因為我比較敏感,容易被影響,也善於感知別人的情緒,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我發現內心為了保護自己而築起了一道高牆,一道保護那個柔軟的自己的牆。

很好奇大家的交友模式是如何的?

(感覺其實也沒有對錯,自己舒服是最好的方式!但感覺運氣也佔很大一部分 ʕ•̬͡•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總是有很多腦內小劇場的人(•̀ᴗ• ) ̑̑ 但都很少用文字記錄想試試紀錄一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