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33 道

    某天突然理解為什麼思想剽竊的控訴會被判不成立。

    平時會使用隨機推播功能收聽Podcast節目,有時聽一聽還真嚇一跳。
    明明從沒聽過某些節目,居然不只看過的作品、書籍跟節目介紹的重疊度很高,甚至也有不少相近的關注點與心得。
    初次遇到這個狀況感到很不可思議、還想過自己表達的那些想法看上去會不會有點像抄襲了別人的概念(雖然真的是寫了之後才碰巧知道原來已經有不少人發表過類似的內容,畢竟不是在寫論文、沒有特地考察),後來則司空見慣,也體會到著作權法第10條之1:「依本法取得之著作權,其保護僅及於該著作之表達,而不及於其所表達之思想、程序、製程、系統、操作方法、概念、原理、發現。」的意義。

    大概是因為人在追求進化的路上,會有許多必經的相似歷程吧?比如大多數熟知某些哲理的人們都讀過莊子、道德經那樣,市面上有很多作品也都會吸引到生命進展方向相近的人,並且由於那些人在知識輸入的來源選擇相似度較高、故在思維表達上也有一定程度雷同,因此才會選擇差不多的作品觀賞、閱讀,並以差不多的角度切入、產出類似的詮釋。

    在理念與思想的表述及創作上並無明確違法判定標準 (圖像創作在概念呈現、構圖上也屬此類),除非在表達內容上有直接挪用或者近乎等同的過度借鑒可能會被提出討論,否則其餘並不算觸法,畢竟思想的壟斷將會造成整體社會發展的進步,事實上真有不少提告思想剽竊最終敗訴的案例。

    那連舉例以及切入角度都相似的情況可能會是什麼原因呢?
    我猜大概跟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是差不多道理吧(?)

    雖然可以理解某些人在看到他人表述與自己差不多的概念以及心得時多少會覺得有點不自在,但共享相同價值觀的人既然擁有相近的認知背景,那麼著眼點以及得出的體悟相差不遠完全是意料內的事,並非「自己獨有著那樣的想法」,而是「自己只是共享那個想法的其中一員」。
    就像線上註冊ID時,明明給自己取了個自認為很獨特的ID,卻往往發現有人先一步把那個名稱給取走了,於是大多數人的ID後面總會帶著符號或數字串。

    我覺得如果一個思想是有助於人類成長進步的,在以善意為初心發想的情況下,多一個人去詮釋自己對於那個思想的體悟是件好事,就算大家所闡述的都差不多的理念、舉得都是差不多的例子,但透過不同的媒介去傳遞訊息,說不定可以使其被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當一個人認真闡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與生命體悟時是在淬煉自己的人生經驗,所呈現的外在行為與單純為利益而模仿抄襲的人截然不同。
    認真走在自己成長道路上的人不需要一直左顧右盼、疑神疑鬼、反覆臆測是否有誰在抄襲自己或自己是否有抄襲嫌疑而情緒內耗,雖然負面情緒可能多少有,畢竟自己真的很努力,但走在道上、擁有「核」的人有能力繼續磨練自己,不會因情緒崩盤而放棄成長、並且永久持有自身的個人魅力與特色風格。
    反觀某些有明確抄襲或者過度借鑒嫌疑的人,或許他們所追求的從來並非內容品質,而是內容所帶來的某些好處。

    要看出一個人是否擁有「核」,或許可以從連貫性觀察到,他本身是否擁有明確的喜好?如果有的話,就算隨個人成長而有所變化,變化的方向與風格依然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連貫性,不見得每次都會著手於熱門項目、但做的絕對是自己真心喜歡、想做的內容,而如果一個人是看什麼紅就把自己變成什麼樣子藉此獲得關注,那麼或許可以說那個人確實擁有很不錯的才華,但是卻沒有「核」,他渴望的只有利益而非真理,但,那也是一種活著的「道」。

    大家都只是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生存之道罷了。

    在善意的基礎上,如果驚覺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居然有跟自己極為相似的人,那麼或許意味著自己所選的道很不錯,繼續專注並且享受地走下去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