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回家線上、到校聊天」的學習新模式

今天(2024.06.01)近中午時刻,臨時跑去北投社大辦公室跟幾位老同事聊天,轉頭發現「時尚帽子~快樂編織」的瓊瑩老師就站在我身後,她興奮地告訴我,已經可以在「教學影片加上字幕」,同時滑動手機找了一部影片播放給我看;我發現不只影片加上字幕,她在螢幕前編織的手部動作非常穩健,說話聲音與速度也拿捏得剛剛好。

2021年5月15日當政府宣佈Covid-19疫情提升至三級警戒後,全國社大課程就必須完全停止實體上課,當時,許多社大老師陷入是否轉為線上教學的焦慮,瓊瑩自始就認為她的課程不可能採取線上,一方面她認為課程屬性不適合線上,一方面則因為她向來是資訊科技盲。

當時政府兩週一次宣佈疫情警戒是否解除或繼續,社大雖然積極鼓吹老師改為線上,並辦理多次研習,但包括瓊瑩在內的許多社大老師,總是心存兩週後政府能宣布解封,然而一次次地失望,讓焦慮感愈來愈濃厚。

學校則仔細計算哪一天是轉線上的最後期限日,並向全校師生宣布,期待在最後期限日前,能有更多老師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就在期限日前兩天,瓊瑩私訊了一部影片連結給我,然後不安的告訴我,她很擔心解封後,課程會補不完,因此買了設備,在家裡佈置了一個小小攝影棚錄製一段教學影片,問我那影片能否拿來做線上!

在那個時間點,聽到老師那麼認真又焦慮,雖然並不確定她班上學員是否買單,但我很肯定的鼓勵她很好,就去試試看

事後並沒有追問線上效果如何,但秋季班開學恢復實體上課後,有幾次刻意經過他們班的教室,看到學員都熱情的學習,同時也看到瓊瑩似乎將上課情形錄製下來。

有一天在學校川堂剛好聽到瓊瑩跟幾位學員的聊天,學員說他們很喜歡線上影片,因為影片可以放大縮小,可以調慢速度,而且能反覆播放對學習非常有幫助,因此,希望老師可以持續錄製影片放在雲端。

聽了前述的對話,忍不住問瓊瑩,她不但呼應學員的反應,也表示雖然恢復實體上課,但有幾位學員覺得線上效果佳,因此乾脆就留在家裡看線上影片。

今天她很興奮地跟我說學會在影片上加字幕,此外自己錄製影片的技術也更好,所以,現在同學更喜歡線上影片,學習效果也就更好。

這時我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學員都喜歡在家線上,那他們來學校都在做什麼

沒想到瓊瑩毫不猶豫的回應我:都在聊天啊

這個回答真是有趣,感覺正好應證了我過去所主張實體課程的重要性。

疫情那段期間,許多高齡長輩被要求不能出門上課,即便課程從線下轉為線上,但許多長輩卻從此與世隔絕;我認為成年人是需要藉由社交補充身心靈的能量,因此,如果太積極推動線上教學,則會把好不容易脫離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們,又再度推回家裡的電腦前,那將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

而瓊瑩今天告訴我的案例,是學員已經喜歡線上課程,但依然來到學校盡情聊天、分享及進行社交活動,因此,不但學習效果佳身心靈也得到充分的滋養

後來我又再追問兩個問題:一支影片通常有多長?需要花多少時間錄製?

她的回覆是:每支影片設法控制在30分鐘左右,通常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而且需要有安靜的環境清楚的腦袋,所以,都利用清晨起床腦袋清晰時開始錄製。

從上面的回應,顯見影片錄製遠比實體上課更耗費時間與心神,而且環境與設備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投資至鉅,但當教學影片累積到一定數量時,卻會帶來極大好處

瓊瑩目前已經累積錄製100多部影片,由於社大課程每學期招生,同一班學員程度會不相同,累積這麼多影片後,進到教室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傳不同程度的教學影片給每位學員影片相當於是授課老師的分身,所以,當老師忙著指導A生時,等不及的B生就可以觀看教學影片進行學習;此外,因為有影片教學,因此,學員不管出國或臨時有事無法上實體課,都可以透過影片學習到位,而進入教室的學員,除了聊天、交作業外,也可以彼此分享,以及向老師諮詢疑問,所以持續的實體+線上影片教學,明顯增加學員續報的意願。

瓊瑩的分享,顯示有些課程如果妥善運用教學影片,並累積一定數量的影片,對於教學成效班級經營都有很大的幫助,感謝瓊瑩今天給我的回饋,讓我今天回到社大有驚奇的收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