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閱讀時間 ‧ 約 33 分鐘

青少年的隱形敵人:揭示心理健康的真相與逐漸被重視的求救訊號

    組員:吳宥誼、林若瑀、翁禾芸、蔡念安


    (攝影師:Sleiman Al-Khatib 無版權免費圖片)

    一步、兩步、三步,盯著自己的鞋尖,無數次孤獨地行走在人車喧鬧的柏油路。疲累感從腳底蔓延,充斥腦海。在朋友面前總是強顏歡笑,會不會其實自己也希望有個能理解的人主動敲碎那片輕薄的玻璃、脆弱的防衛呢?有時向家人提起,他們卻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一句「過幾天就會好了」,便堵住了所有心裡話。只感受到無盡的孤獨,或許真的是自己不夠好,才總是感覺有層出不窮的挫折打擊著我吧!
    為甚麼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比率會逐年增加?是什麼原因造成就讀國高中的學生,常常有輕生的念頭?自己與身邊的人是否對他們都有正確的認知,有好的救濟管道能讓他們重回正軌嗎?

    青少年自殺與精神疾病的關聯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無版權免費圖片)


    近幾年全台自殺率有上升趨勢,在111年每十萬人就有16.2人自殺,比前一年多了0.9人,而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近10年來也有逐步攀升的趨勢,之所以年輕族群自殺人口比例會逐年增加,專家推測原因可能與網路使用、家庭風險、精神疾病以及學校課業有高度相關。

    青少年時常需要面對龐大的資訊浪潮,卻不了解如何分辨與篩選,需要依靠手機達成身分認同,卻很容易面臨網路霸凌問題,因此產生無形的壓力與焦慮。

    在選擇輕生的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造成全球社會經濟負擔第一名的疾病,但投資在憂鬱症的研究與治療的經費,卻遠低於第二三名的癌症與糖尿病。

    憂鬱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容易感受到焦慮、憂鬱、緊張、害怕、不安等。病人有病識感,人格完整,只是一種局部性的精神障礙。但卻有許多患者會不承認及抗拒治療,在台灣只有1/5的患者主動求助,就診率偏低。憂鬱症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對於人的感受、行為和思考都會造成影響,患者容易對人事物失去興趣及感到悲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身體機能問題,影響正常的起居生活、睡眠和工作。

    有些民眾能夠體會精神疾病患者當下的狀態,但有些人會受到社會其他成員的影響,可能對精神疾病產生偏見。哪些因素容易影響不同人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呢?

    一、個人經驗

    有親友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學生,通常會對精神病有更深刻理解,認為他們需要支持和幫助,而非歧視和排斥。因為見證了病情對生活的影響和治療的重要性,他們能夠了解、同理他們。

    二、污名化與偏見

    儘管教育有所進步,但仍有人對精神疾病抱有偏見。在他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所以在透過其他非直接接觸的方式來了解時,可能會認為精神疾病患者是不穩定或危險的,因此感到恐懼或排斥。

    三、社會媒體與大眾文化的影響

    社交媒體和電影中的刻板印象也會影響學生對精神病的看法。有些媒體可能會加劇對精神疾病的誤解和污名,而另一些則會致力於提高對精神病的認識和接受度。

    根據筆者團隊表單調查,大約有68%的青少年曾被憂鬱情緒困擾,而有大約40%的學生在聽聞關於高中生自殺的新聞時,會想到自己有時也會這麼想。很多青少年憂鬱症患者都是由於課業壓力、與家人朋友的關係所導致, 然而這些狀況卻很容易被家長忽略,而解讀成叛逆期行為。


    是什麼讓還只是高中生的我們,感受到這麼大的壓力呢?


    (攝影師:Pixabay無版權免費圖片)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中生陷入情緒低落的漩渦,而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則包含了課業、未來前途、交友人際、自卑、家庭 ,這些問題導致現代高中生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持續上升。而這些壓力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我們透過問卷詢問了高中生造成壓力的原因。


    一、課業壓力

    在升學主義至上的時代,「成績代表一切的觀念」也壓垮了無數學生,不只要應付著各種考試模式,還要為了配合學校的要求而拼命的讀書。但在經歷無數的努力後,仍發現遠遠不及身邊的同學,或是考試不如預期,又或是對於自我期許過高而無止境地追求成績,彷彿所有人都被規格化,過著一陳不變的生活。


    二、家庭因素

    也許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許多學生為了考上父母所謂的「好學校」而沒日沒夜的苦讀。家庭在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許多父母以「保護孩子」的名義限制了孩子的想法,簡單的一句:「你為什麼沒有辦法做得更好」,就可能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內耗,嚴重的話可能產生心理疾病,成為永遠無法抹去的傷害。


    三、人際關係

    在青少年的階段,社交環境對於心情穩定度及自我肯定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不同環境中會遇到個性、興趣不盡相同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夠彼此激勵而成長,但也可能因同儕之間的競爭、霸凌、性格不合等,而產生衝突和不同的壓力。

    除此之外,因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社交也從面對面的溝通,變成可以便利地隨時隨地聊天。人們因此開始習慣網路社交,盡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其他人。大量包裝後的資訊讓人們看到自己不如別人,間接地產生自卑感。這種心理壓力在不自覺的比較之中悄無聲息的到來,卻很難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被輕易放下。

    面對諸如此類的壓力來源,不可能什麼都不做,這些負擔就能輕描淡寫的消逝。那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紓解這些壓力呢?


    如何調適自己的憂鬱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無版權免費圖片)


    輔導老師,真的有協助到學生嗎?


    對於某些學生來說,輔導老師或許是一個能在家庭及同儕之外給予慰藉的避風港,不僅能夠將累積許久的情緒宣洩出來,老師還能提供不同面向的想法,進而緩解這些壓力造成的負擔。


    根據調查,超過半數的學生在有負擔時,不會想去找輔導老師傾訴,剩下一半中則是有找過,有幫助和沒幫助的。那麼為什麼學生會不想去找輔導老師?為什麼找了卻沒用?輔導處真的如許多學生所說的一樣沒有幫助嗎?


    一、不敢把自己的心聲講出來

    有些壞情緒自己就能消化了,即使是專業人士,也不想被別人知道。


    二、怕被其他人貼標籤

    害怕其他人的眼光,不敢持續尋求幫助。


    三、不信任輔導老師

    去輔導處是為了在家庭之外得到依靠,但談話內容可能會被告訴家長或班導,甚至被通報到教育處,因此讓學生無法說出心裡話與信任輔導處。


    四、其他想法

    有些人覺得自己就能夠處理好,不用找輔導老師,也覺得老師的方法不一定有用。也有人覺得輔導老師有幫助到自己,並認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忙找出問題點,且處理情緒時也相當專業。



    還有甚麼紓解壓力的方法呢?

    運動


    (攝影師:Tirachard Kumtanom無版權免費圖片)

    我們調查了許多個人經驗分享的紓解方法,其中有運動、靜觀練習(冥想等)、音樂和休息、與別人擁抱及傾訴,以下簡單介紹其中兩種。註一


    根據研究證明,運動能有效地減少體內的壓力賀爾蒙、刺激腦部分泌初安多酚,可以自然減輕疼痛、舒緩精神壓力、產生愉悅的心情,還能防止由壓力引起的抑鬱症對腦部的傷害。臨床實驗也證明,運動具有令人振奮、放鬆、提供刺激和恢復平靜、對抗抑鬱和消除壓力的功效,也有案例

    已成功透過運動治療焦慮症和抑鬱症。


    運動也能轉移注意力,體驗到類似於冥想的效用。專注於運動時不再拘泥於壓力及挫折,確立自我價值、改變形象、增加自信心,同時保持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


    音樂和休息


    當人們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使心情愉悅,也能產生幸福感。聽音樂不僅能夠感善情緒和焦慮的症狀,還能協助情緒的釋放。慢速、低音且沒有歌詞的音樂,可以減少人的壓力及焦慮,很適合給準備要接受手術的人。音樂治療也能夠幫助患者學會溝通、表達情感與增進人際關係,釋放恐懼、孤獨和憤怒。國際思維研究室的路易士-霍奇遜博士(David Lewis-Hodgson)整理出最有效減壓的十首歌,在這之中最舒壓的歌曲是Weightless,能降低受試者焦慮感高達65%。而這首歌的初衷,就是為了舒壓。在身心壓力的不斷施加下,休息是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而音樂也是其中相對容易辦到的。


    其他個人經驗


    在我們製作的表單回覆中,大多數人選擇和同學、朋友討論,或是壓抑在心裡,少數人則選擇詢問輔導老師、和家人討論。也有人提到在社交媒體上傳達心情、看心理醫生、撥打心理專線、追星、寫日記、交給時間沖淡一切等。也有人在抑鬱情緒之時,選擇讓熱愛的事充滿生活,讓執著漸漸因為忙碌而被沖淡。

    提到面對情緒時,每個人的應對方法不盡相同,而心理假也是一種能給自己緩解時間的方法。


    心理假,能夠實質幫助到心理狀態不佳的學生嗎?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生至大學生嘗試輕生的通報件數逐年上升,而青民協會認為,心理假能夠讓學生有調適的機會,進而主動尋求幫助。


    儘管如此,心理假是否能真的幫助到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個問題。真正需要的同學會不會因為怕被老師或同學知道而不敢請;一學期只有三天的假,請完了之後又要怎麼辦?會不會讓他們更沒有辦法踏進教室?又或者真正請的人會不會只是想用多餘的假別回家念書?這些問題之間的平衡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


    總結來說,面對壓力,我們應該積極尋求各種紓解的方法,而非一味壓抑、自己承受。無論是通過外界幫助或是自我調適,都應該勇敢面對壓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是學生生病了還是社會生病了?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無版權免費圖片)


    仍然有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患者只是暫時性情緒低落,時間過了自然就會好轉,而這也引起了嚴重的問題:大眾對於心理的關注性遠不及生理疾病。我們常跟情緒低落的人說:「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認為什麼都不做,傷疤就能自動癒合,甚至覺得這些問題還沒有嚴重到需要看心理醫生。但其實憂鬱症和生理疾病一樣,都需要我們主動治療,並不是想法改變,不要想那麼多自然就會好,而是需要調節異常的賀爾蒙、多巴胺、血清素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


    想要改善高比率青少年憂鬱的問題,除了期盼患者自主康復或透過藥物協助,社會大眾的觀念也應該改變。我們無法改變教育制度或升學考試至上的事實,但每個人都能透過了解精神疾病,減少我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


    不過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應對似乎也日益完善。高中生除了病假,也多了每學期三天的心理假。根據調查,有80%的學生都有聽說過心理假,而只有2.4%的學生請過。雖然比例仍不高,但心理假的出現已經代表大眾心理問題與生理問題之間的重視差距已經漸漸減少。


    而不理解自己孩子的問題、覺得他們心靈不夠強韌的家長也已佔少數,更多的是支持理解自己孩子。家長並不排斥孩子去看心理醫生,並會在遇到問題時更關心他們。


    我們也詢問了曾經歷過情緒低落的國高中生,只有9%表示覺得他人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自己,同時有61%表示在看到同學狀態不好時會想主動關心他,8%表示可能想與之保持距離,28%表示沒有影響。在高比例的學生都經歷過情緒低落之後,這種狀況越來越被同儕理解,並且互相幫助與尊重,讓他們更能感受到被接納。


    後記


    上一次直視著身邊的人,誠懇的對他說:「你真的已經做得很好了。」是什麼時候呢?


    在心理疾病越來越普遍的現今,大眾已經更能理解與支持患者,擁有心理疾病的事實不該跟那些經歷過的傷痛一起被深埋在傷疤結成的表象下,反而應該被說出來,讓問題能更早的被解決。每個人只要多付出一點關心與理解,都能讓他們更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污名化正一點一滴的消散。同時,如果看著這段文字的你,也曾說不出自己的困境,或許可以嘗試向身邊那些關心你的人訴說,因為他們一定都知道,心理疾病並不是難以啟齒的事,只希望你能快樂的好好活著。不管生活中經歷了甚麼事,他們眼中的你,還是那麼的亮麗與耀眼,儘管你早已被現實擊打的體無完膚。


    每個人一點點的努力,或許可以讓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在優秀的表象下,也能打從心裡的肯定自己,感受生命的美好。


    (資料來源:

    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相關因素:對預防策略的啟發

    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


    自殺死亡統計資料83-111年


    舒緩壓力的5個方法運動的8大好處壓力大、情緒不佳的人更要運動紓壓! | ETtoday健康雲減痛降壓緩情緒~聽音樂原來有這麼多好處科學認證:史上最減壓的歌,降低65%焦慮感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三月起試辦|翻轉教育


    我的小孩-是不是憂鬱症?-青少年的生命關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