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從《葬送的芙莉蓮》一組不起眼的鏡頭,來看看鏡頭語言的魔法

《葬送的芙莉蓮》

《葬送的芙莉蓮》

我在這篇森大貴訪談的文章中,稱讚過森大貴對鏡頭語言的才華。不過這次先不繼續講森大貴,我想以比較多人看過,從去年播出就充滿話題性的動畫作品《葬送的芙莉蓮》一個多數人應該都不會在意的小小段落,來淺聊鏡頭語言。


什麼是鏡頭語言?

借用獨立電影人古斯塔夫莫卡杜在《鏡頭的語言》的說法,他寫道:

「鏡頭能創造生動、強大、令人難忘的影像,可以讓我們思考與感受。」

所以

「在經驗老到的電影創作者手裡,鏡頭能變成驚人的藝術表現工具,創造出來的影像足以傳達複雜的意念、多層次的意義。」

也就是說,鏡頭語言是創作者如何藉由鏡頭,透過其光學性質、構圖、角度、運動、調度、色彩等方式,來呈現景框內的人事物,進而展現出畫面之外的意涵,比如說創作者思想、故事脈絡的提示等等。

《葬送的芙莉蓮》

雖說鏡頭語言的鏡頭,所指的是攝影機鏡頭,市面上許多講鏡頭語言的書籍,也多是以電影為例。但我覺得,凡是透過影像視覺的元素,來幫助創作者敘事的,都可以稱為鏡頭語言。

因此我這次舉的例子是《葬送的芙莉蓮》,是比起電影,更貼近普羅大眾的電視動畫,而且巴哈姆特動畫瘋、木棉花 YT 頻道都有免費正版的資源可以重複觀看。絕對不是因為新人想蹭流量 OUO。


為什麼要談鏡頭語言?

當然,你不需要知道鏡頭語言,就可以好好享受一部作品,這是肯定的。

不過學習鏡頭語言的好處,就我自己的感想而言,就好比學會一種語言,去到該語系的國家,所得到的視野會更寬廣一樣,這讓我更能倘佯在影像的世界中。

如果你是有志影像/圖像創作的人,你可以透過鏡頭語言,更巧妙地述說故事;如果你只是一般觀眾,也可以因為感受到創作者的巧思,更深刻地體驗該作品,也許因而會有更好的回饋,讓創作者更積極地在故事中佈下創意,進而形成一種善的循環(?)。

《葬送的芙莉蓮》


鏡頭語言的文法

既被稱為「語言」,那麼,鏡頭語言有沒有文法呢?答案是有的,這些文法,多是建構在

  • 構圖的法則
  • 鏡頭的類別
  • 拍攝的角度
  • 景別
  • 攝影機運動
  • 轉場 等等

特定的拍攝方式會產生約定俗成的效果,往後有機會解析鏡頭的時候我會說明,就不在這裡詳談。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古斯塔夫莫卡杜兩本著作《鏡頭之後》及《影像的語言》,或者《認識電影》與《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裡,也有相關介紹。

《葬送的芙莉蓮》

不過,許多時候創作者會打破規則,來製造出乎意料的結果,而要解構鏡頭,可以根據《鏡頭之後》裡,所提到的兩種鏡頭構圖表現意涵的方法:

  1. 視覺元素在景框中的配置
  2. 此一配置出現的脈絡

而這兩點,也始終是我思考每個鏡頭的呈現時,最主要考量的兩大項目。




以《葬送的芙莉蓮》的一組鏡頭為例

我選擇的段落鏡頭出自第一話,也就是動畫導演齋藤圭一郎負責分鏡的話數。

齋藤圭一郎在 2022 年的動畫《孤獨搖滾!》首次擔任導演就大放異彩,自己也擔任不少話數的分鏡,不只忠實呈現出原著,也讓動畫成為該季度聲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要知道,《孤獨搖滾!》原本是部四格漫畫,但齋藤就是可以在動畫裡生動展現出劇情的血肉,趣味橫生外還不失原著精神。

《孤獨搖滾!》

而漫畫文本較為豐厚的《葬送的芙莉蓮》也許改編的空間也較有侷限性,但齋藤依然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尤其原著較為貧乏的戰鬥分鏡,到了動畫改頭換面,確實是不能忽視的一點,但由於這方面大家已經有目共睹,這次我要講的這個段落,相信許多人只是看過去而已。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詮釋鏡頭總免不了提及故事的脈絡,也就是劇透不可避免,雖然這個段落發生在故事開頭,我覺得劇透是微乎其微啦,大概就只是設定的部分,基本上可以放心觀賞,但會在意者還是請再斟酌。


凱旋歸來的畫面

《葬送的芙莉蓮》漫畫

是的,我要講的就是勇者一行人打倒魔王後,凱旋歸來的畫面,甚至稱不上有故事劇情的環節,在漫畫中就如上圖所示,只是一張過場圖,顯示四人並排走在街道上。

不過,這個畫面,撇除其它空鏡,在動畫主要分成了兩個鏡頭,而這兩個鏡頭,乍看並沒什麼,實際卻饒富趣味。

首先是這個,以芙莉蓮為主的鏡頭:

圖一:以芙莉蓮為主的畫面

接著是這個,以欣梅爾為主的畫面:

圖二:以欣梅爾為主的畫面

影視製作有條 180 度角法則,如果要在同一場景拍攝兩個人物的關係,可以用一條 180 度角的假想線連接他們,如果拍攝他們的鏡位超過這條假想線,就會產生左右順序顛倒的感覺。

這組鏡頭微微越線了,這是我注意到這個地方的主因。但其實這點無傷大雅,因為這兩個鏡頭,都有建構出兩人的空間關係,所以連著看不會太有跳接的問題。

不過它讓我進一步察覺到這組鏡頭裡可能隱藏的小巧思:


第一層面向

首先我們看圖一,這個芙莉蓮主導的畫面採用較廣角的鏡頭,從些微仰角的角度拍攝,景別是中遠景;至於圖二,欣梅爾的畫面則截然不同,不僅視野更窄、角度稍微俯角,用中特寫的方式呈現。

仰角拍攝本身會帶給人一種強勢冷硬的感覺;俯角則帶來地位較低、較軟弱的感覺。不過這組兩個鏡頭其實角度都不算明顯,我想只是透過這樣的相對差,來顯露兩個角色對人的距離感。芙莉蓮比較冷漠,欣梅爾則較親近於人。

另外,比較廣角的鏡頭,除了視野較廣之外,也會加深景深,因此圖一,芙莉蓮畫面的背景人物,看起來明顯比圖二欣梅爾的畫面更遠,也是凸顯芙莉蓮的距離感的要素。


第二層面向

不過更重要的是,仔細看圖一,因為鏡頭較廣的關係,其實整個勇者小隊都有入鏡,但唯獨欣梅爾的身體,為芙莉蓮所遮擋。

然而圖二,在欣梅爾的畫面中,整個勇者小隊裡面,只有芙莉蓮一人入鏡。從這面向,這個段落試著表達出什麼,我想已經不言而喻。

《葬送的芙莉蓮》

總結

透過一個過場,若有似無地,齋藤圭一郎在我們心中建立出這部動畫中,兩位主角的核心關係,是我覺得這個段落巧妙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我試著根據現有資訊,揣摩創作者如此布置畫面的原因,那麼究竟齋藤有沒有如此意圖,我無法肯定,不過這也是詮釋有趣的地方。

至於要不要相信鏡頭語言的魔法,就端看各位怎麼想囉。

如果你也在《葬送的芙莉蓮》看到什麼有趣的畫面想分享,歡迎留言告訴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愛詩意,鍾情探索各式作品的一些小靈光。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史巴基‧影視隨筆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