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領域,掌握 市場時機(Timing the Market)常被視為一種令人嚮往的策略:在低點買入,高點賣出。
然而,根據多項研究與數據顯示,這樣的策略雖然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投資者必須能夠準確預測市場何時會出現大幅下降,並在此之前賣出資產。
投資者需要能夠在一年內的最高點賣出,並在最低點重新買入。
根據一項模擬研究,如果投資者能夠在1990年避開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其初始投資的1美元將增長到64美元,而買入持有策略的回報僅為15美元 。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低買高賣似乎是一個簡單的賺錢策略。
很多人認為,只要在市場低點買入,然後在高點賣出,就能輕鬆獲利。
但現實情況往往並非如此。
許多時候,當你剛剛買入,市場就開始下跌;而當你剛剛賣出,市場卻大幅上漲,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賣飛了」。
因此,要準確把握市場時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市場波動是無法預測的,而許多最佳交易日常發生在市場低迷時期。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22年,標普500指數的投資者如果錯過了10個最佳交易日,其投資回報率將從9.8%降至5.6%。
如果錯過了60個最佳交易日,投資回報率甚至會變成負值 。
一項研究顯示,投資者的交易準確率需要達到74%以上,才能獲得比買入持有策略更高的回報。這個要求相當苛刻,如同籃球運動員需要達到NBA平均罰球命中率一樣高 。
買入 持有策略(Buy and Hold)強調長期投資的穩定性。
這種策略不僅簡單且容易執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更具吸引力。
研究顯示,採用這種策略的投資者在長期內能夠獲得平均近10%的年回報率 。
與擇時交易相比,買入持有策略減少了頻繁交易的錯誤風險與交易成本。
研究表明,錯過市場上的少數幾個最佳交易日可能會對投資組合的最終價值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
透過一些研究數據來告訴大家,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投資策略。
以下圖表展示了投資者在2003年1月投入1萬美元於標普500指數,到2022年12月的總報酬率:
這些數據非常殘酷,只需錯過漲幅最大的10個交易日,你的投資報酬率就會減半。
更可怕的是,這些大漲日往往發生在熊市或熊市轉牛市的初期,這時候沒有人知道熊市什麼時候會結束。擇時交易最大的難度在於,你不可能恰好躲過暴跌,又能夠準確捕捉到暴漲。
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指標來輔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例如標普500指數的50日市場寬度和200日市場寬度:
雖然這些指標不能準確預知未來,但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在極致區做交易,避免犯原則性錯誤。
巴菲特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些指標就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貪婪,什麼時候該恐懼。
綜合以上分析,雖然擇時交易理論上可以帶來更高的回報,但其執行難度和風險卻遠超過預期。
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買入持有策略不僅更加穩定且易於操作,還能在長期內帶來可觀的回報。投資市場如同籃球場上的比賽,只有通過穩定的表現和長期的堅持,才能真正取得勝利。
參考文獻
Timing the Market: Why It’s So Hard, in One Chart
擇時交易 vs 買入持有 | 準確率竟然要這麼高才能獲得高額報酬
擇時的代價|THE COST OF TIMING THE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