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不正常」的自己

我提過我是Bi-polar 確診者,既會感到煩躁、又有抑鬱的感覺,情緒大起大跌,像乘坐過山車一樣,完全被情緒過山車控制喜怒哀樂﹔大起時心情高漲、精力旺盛、自信樂觀、活動增加等,大跌時表現為心境低落、沒精打彩、自悲自憐、活動減少等,混合發作則是躁狂、憂鬱同時發生或快速轉換,而且夾雜失眠於當中,所以伴隨是體力透支後的迷茫及失憶,由於能力下降,亦會感到嚴重的無力感及恐懼。

我不清楚為可得來此病?如果要我自己分析,我相信可能我本身抵抗壓力的智商比較低,大概可能是童年時期積累太多傷心及受驚的回憶而沒有正視及梳導,當中包括幼兒時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沒有爸爸?為什麼經常有家歸不得?晚上突然被人拍門要趕自己離開?家人好多「秘密」不讓自己知道,間接使自己覺得自己好「廢」,自我價值好低,太多不明白的事情,但又感受到當中的不安及傷痛,到了青年時期,繼續承受自己接受不了的恐怖經歷,全部都積壓在深層次的回憶中,回憶一定夾雜著情緒的,如果回憶主要都是不安及傷痛,久以久之,腦部建立基制保護自己心靈免受傷害,盡量忘記不安及傷痛,但心靈深處卻建立起一套「不正常」的運作模式及潛意式,再進入腦海中,而表面上是自動「裝作正常」的,因為要社交,要工作及生活,不竟世界上沒有人會接受不正常的人。不過紙包不著火,盡管我多容易開心,但不竟自己不是一名真正懂得喜樂的人,再加上生活上的失意,「裝作正常」失敗了,病便發了出來。

所以真正懂得喜樂是要由小培養的,當然有些人天生抵抗壓力的智商比較高,有些人比較低,身為父母盡己所能要給多點「開心回憶」給子女。不正常的我當下努力接受自己的不足,經過多年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再努力面對充滿壓力的人生。

壓力 = 責任 = 金錢 = 工作能力。 但這一切等同生活嗎?

在我的定義中,應該是 : 生活 = 喜樂 = 健康 = 自給自足

我的生命未能享受我對生活的定義,那似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承受壓力的辦法可以是逃避,我直認我好想逃避,但似乎只有上天堂才可逃避,那既然未到回天家的日子,我只好與「不正常」的自己繼續面對「不應該」的「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我是廸媽,美顏肥肥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