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因為自身的經歷太過於豐富、跌宕起伏
在短時間內就體驗過如雲霄飛車般劇烈俯衝的情緒張力
如狗血戲劇般的生活經驗
而導致在一陣子之後
會對任何自己所接收到、本應該要發揮表現出來的情緒無感
以至於明明應該、生心理各方面條件也能負荷、也有能力展呈顯示出來的正常情緒表達
卻因為自體沒有感覺
而漸漸的在無意識、不知不覺之中
一如既往的情緒彰顯環節(是形成健康的心理循環極為重要關鍵的元素)消散得無影無蹤
甚至因為太過不知不覺
連自己都沒有認知到原本人性具備的情緒表達能力殘缺、甚至喪失
也不知道會變成如今這樣「下場」的原因
也許即因為經歷過的事情太刺激
在短時間內體驗太多
造成自己無法細細咀嚼、吸收所有面臨的體驗事物
身體自帶的防禦保護機制、最後一道防線就是將情緒接收的能力適時關閉
也許是短期經歷了太多、太繁雜
無法承受這些所致的內心疲累(但自己不會感覺到,至少是以外顯形式來看)
讓人們無法確切正常的進行情緒接收與表達的運作
對於外界一切搖蕩嬗換、更替紛亂
毫無感知、也沒有情緒、情感上的反應
麻木不仁、呆然不動
不是因為自己選擇無動於衷
而是已經失去知覺、變得彷若植物人一般不再有情緒起伏與對外的反饋能力
人生不該活得這麼濃縮
因為人的一生可以很長、長到自己到頭來想自我了結(因為太無聊)
因此應該保留一些精彩給後續的人生階段
不能仗恃著自己年輕、身強體壯而毫無節制的欲將人生現在能體驗到的、經歷輾過的全部照單全收
應該將精彩與有趣的(不一定都是正面的經驗,也可以是悲傷痛苦、不安焦躁、恐懼憂鬱的,也能是歡樂幸福、玩味期待、甚至超然的)體驗平均分攤到人生的每個歲月
雖然人生的幾乎每個歷經都不是我們自己能主宰決制
因為一切都和環境、周遭人事物的卦變與上天的安排攸關
但我們還是必須在自己有限的範圍內
盡可能的將知道自己可能會、能夠體驗得到的事物在每個人生時期都持有平均數量的一些
或將人生接下來會遇到的經歷體驗先列出來計算數量
再將整個人生規劃分成若干幾個因人而異的階段
將人生會遭遇到的體驗除以自我劃分的人生階段
在每一個階段皆抓幾個適合該歲月、年齡層區間的體驗來分配
這樣大致上而言每一人生時期都應該會有相同數量、份量、質量的體驗與經歷
就不會再有分配不平均、在人生某一階段因貪心塞滿所有能體驗的經歷而疲軟情緒麻痺、感受不到感受的情況發生了
也不太可能在某個人生階段太「無聊」
已然將所有能體驗的體驗了、全經歷過了
索然無味之下乾脆想一了百了
與其企求人生豐富、時時精彩
不如試圖追尋活得穩定、平均、不需大起大落但每個時期都有一定程度或數量的精彩難忘的經驗
當然人生不可能單靠擘劃、計算、分配來將自己的人生活得平穩平均、無恙無虞
還必須考量無常、未來的未知因素、人對於「精彩」的定義、對時間的感知等等變因
若將人生當作數學題理性計算的方式來活
那只會顯得自己更不理性
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本就是變動性極大、富有高度彈性的
不可透過精密儀器或科學計算等過於僵硬、放諸四海皆準、萬物皆通的形式來看待
我們人類作為獨立的個體
都是在海上各自行駛、載浮載沉的扁舟
自己所處的海域也許是風平浪靜、也許波濤洶湧
也許無風無浪、也許湍急頻晃
在過程中也許會遇到許多也在漂流的船隻
或相撞、或微微觸碰
或根本擦不到邊、在船沿附近圍繞
也可能一生都沒有遇到什麼其他的船舶
就孤單終身直到沉船、消失在海洋中央、或擱淺白色沙灘
我們活在高度不確定之中
對於明天只能觀望、期待、準備、預測
但不能全知、或直接去到未來
就如同飄忽不定的海水
一切都得看那十分不穩的天候狀況
才能讓我們活著
繼續面對、繼續體驗、繼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