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法國里爾鋼琴節以「莫札特馬拉松」為主題,閉幕音樂會由鋼琴老將艾馬爾、新秀哈絲姬兒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Adam Laloum、伊莉莎白大賽首獎得主Jonathan Fournel接力演出三首莫札特鋼琴協奏曲,順利落幕。音樂節很特別,三首鋼琴協奏曲是接續演出,沒有安排中場休息,但也不覺得長,應該是曲目的關係,每場大約兩小時集中火力演完,觀眾聽得過癮,樂團也不會太累;里爾是法國北方城市,八點開始的音樂會,演完十點還沒天黑,就像傍晚一樣,還可以去小聚一下,不會感受到太累,缺點是,三名鋼琴家都很客氣,沒有安可曲。
即使Jonathan在最後一首演出後,全場熱烈地起立鼓掌也沒有安可曲,但不至於太失望,仍是滿載而歸。此外,音樂節也很可愛,還特別頒獎給參與最多場次的前三名觀眾。
這是我過去在別的音樂節沒看過的有趣活動。而且不只有古典音樂會,周邊還有很多場爵士音樂會、口說電影音樂會,我還聽了一場手風琴版本的郭德堡變奏曲,非常佩服,手風琴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聲部的走向又變得更清晰,出現不同的效果,真的是神曲來著。
閉幕音樂會的樂團由里爾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場地在他們的主場音樂廳,這場音樂會能看出新任音樂總監Joshua Weilerstein為樂團帶來的新氣象,他的指揮和樂團間的連動性很強,從小小的動作就能看出默契,像是頒獎給觀眾時,指揮行雲流水地指了頒獎樂,像是變魔法一樣,可以期待他和團員之後的表現。
從Joshua這三首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的處理,可聽出定音鼓是線條、是主要骨幹,定音鼓打出了某種爆裂又具有彈性的聲音,聲音對了,其他聲部的輪廓就出現了,非常神奇,聽到了很不一樣的莫札特。艾馬爾彈的KV415,這是他過去較少彈的曲目,可感受到他使出渾身解數,非常熟練地彈出莫札特音樂裡的明與暗,在張力的鋪陳也好,音色中規中矩,音樂的表現力佳,一如我們以往聽見的艾馬爾一樣,這首曲子他處理得有趣且充滿戲劇張力,像是可以看見莫札特在大笑、戲謔人間,還有敏銳的神經質。
Adam Laloum的KV491令人驚艷,前一天聽他彈另外一首莫札特,知道他並非是彈琴沒有音量的鋼琴家;他在KV491刻意調出一種精巧細緻的音色和音量,像是回到莫札特的年代,輕巧卻深刻,如歌、如傾,好像在跟你說話一樣。「彈琴像說話」這點艾馬爾也有做到,你會很想跟著那些投射出來的樂句對話,但在音樂語義學(Musical Semantics)學裡的定義,音樂本質上真的不是一種語言;為此,在聆聽的當下,我感受到了一種神秘的喜悅,那是屬於音樂的神秘,既能傳遞訊息,卻又不真正是一種語言。
Jonathan的KV466實在精彩,現場觀眾大多是老先生、老太太,他們即使是觀眾席上起身要讓別的觀眾通過時,都有點吃力,卻願意這樣緩慢地起立為這位年輕新秀致敬,音樂的力量實在非同小可。
KV466是一首經常被演出的曲目,觀眾的熟悉度也高,指揮特別強化了重音和線條,連小提琴聲部也加入了強化的陣容;Jonathan的演奏層次很豐富,音色多彩,精緻且高明,第二樂章慢板的發展部也彈出了截然不同的藝術高度和張力,為古典時期的作品賦予浪漫觀點,等他把世界組合完成了之後,觀眾都感受到驚喜的力量,我也因為觀眾的驚喜而有了雙重驚喜,台下觀眾也都是資深聽眾,還有一看就是知道鋼琴教授、鋼琴家等專業人士身份的觀眾,一走進來氣場很強。
里爾國家交響樂團是一個質地很好的團,雖然知名度沒有其他團高,但樂團成員都是好手,不乏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畢業的音樂高材生,閉幕場的長笛首席是朗帕爾首獎,樂團團員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要高,他真的讓我感受到聞風不動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位台灣人團員,英國管首席呂淇華和低音提琴團員何怡青,在競爭激烈且各種狀態繁複的歐洲,能佔有一席之地,絕對不簡單,希望未來有更多台灣觀眾聽見他們的演奏。這大概是第一次對莫札特這麼有感,雖然小時候曾經彈完了一整本莫札特作曲集,那是老師特別給我的樂譜,但因為搬家遺失了,希望有機會可以找回這本特別的作品集。像我在北方城市這樣和莫札特相遇。
兩天聽了8場音樂會,還有聽到之前有來過台灣、也曾和編舞家周書毅合作過鋼琴家Cedric Tiberghien、Geister Duo二人組,還有很受歡迎的François-Frédéric Guy,也蠻令我難忘。下次再來,不知道還會不會一次排聽這麼多場,或許我會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感受這座城市。
例如這次吃了小巷裡很好吃的北方燉肉,去了兩座古老教堂,一座聽音樂會,一座跟著做了禮拜,聽法語主禱文,感覺好特別,是人生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