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對照]【以母愛之名 Ch.1】「母愛」的愛到底有多少是「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的育兒期是有期限的,但有些人不是

 

我在某幾年的時候,清楚地明白到我哪幾年是處在「母愛高漲的時候」,為小孩做了很多,那也是在母愛減少的時候才體悟到的。在36歲那年生了老三,本來「以為」會跟以前一下,興緻滿滿、無怨無悔地帶小孩的,結果發現,不是,原來育兒期已過,太晚生了,也是離前面2個女兒很多年了,讓我當母親當得更辛苦,心裏是不想帶小孩的。在他國中的時候,我的MSN的刋頭是「不想當媽媽」。原來求偶期、育兒期等都是有期限,不是「永遠」都一樣的。

 

▓母親正常的發瘋,當了阿媽也一樣

 

「這種為了嬰兒所作的一切照料,其實在大自然中我們有數不盡的「動物星球」實例。這是一種本能的產物,有許多如催產素之類的荷爾蒙所造就的心理,一種十分生物性質的關係。」

 

「這是個怎樣的情況?Winnicott會說這是一種母親正常的發瘋(她的心神被嬰兒占據了),也就是很多女士在產後都會經歷的眼中只有小孩,連他的大便都聞作香香的狀態。傳統上我們也會說這叫「母愛」:「第一次當媽媽的妳,愛小孩愛到不能自拔!」」


在朋友聚會的時候,或是朋友的社群上一直展示小孩,仔細敘說小孩的一舉一動,沒想過人家想不想聽、想不想看呢?跟上面說的「發瘋」真的很像。

 

以前,有女同事,她的口中只有小孩,沒有別人,當然偶而會講到先生、婆婆等身邊的人,完全沒有自己。多年沒見,跟她一起參加旅行團,天啊!嘴巴裏的話題變成孫子了。

 

我成立工作室,伙伴的客戶裏有優質的食材,有一陣子,我有供餐,用優質、環境友善的食材,經過簡單的煮法,提供給來上課或聚會的人,讓大家方便。那一陣子,同學會都在我這裏辦。通常是,有人要從國外回來前,跟我說,我就招一次同學會,那時候,大家的孩子都長大了,出席的人比較多又穩定。

 

有一位同學,畢業後留在系上當助教,她結婚後住中壢,可能是通車實在很辛苦,做了幾年,就辭職回家當家庭主婦,本來她的話題都是先生、孩子和公婆等,偶而同學會時,有一次她興緻勃勃地說了一串她想說的話之後,接著說:「家庭主婦很沒用……」

 

那幾年,在我工作室的同學聚會,她的話題轉為孫子。有一次,聚會中途,有人按電鈴,是她的兒子和媳婦進來,交給她一個平板,她打開來,讓大家看她孫子的嬰兒照片。一張一張看,有幾個人圍在她旁邊,那位從美國回來的主客,不時發出:「好可愛喔!」的聲音,我沒過去看,心想真無聊,我們是同學會,時間有限,沒有別的話題好說嗎?人家不認識妳的孫子,也不想認識,占據了那麼多時間和話題,是在做什麼呢?想跟她社交的人儘管去看吧!不是每個人都去看。

 

她的兒子、媳婦是醫生,平板交給她之後,沒有馬上走,在另外一區坐下來,看著我們,有人趁機問他們有關身體、疾病的問題,哈!真好笑。

 

當然,在聚會場中,每個人說自己最有興趣、最想說的、覺得最重要的話題是沒錯,那同學特地在聚會的中途打電話,叫她兒子、媳婦送平板來,將孫子的照片展示給大家看,真的挺過分的,更是好笑的舉動。展示、說自己的孩子、孫子的種種是「母愛」嗎 ?以前書上讀到的「母愛的光輝」,我一點都讚美不出來,是以愛為名的過份,超過了,沒有界限,人家無時無刻得接受她的砲轟。

 

如果有人質疑她只說小孩的話,旁人,或她自己馬上會出來幫忙講話:「她的生活只有小孩,沒有自己啊!」

 

▓小孩會長大,媽媽的心態和行為有沒有跟著「長大」呢?

 

小孩剛出生時,需要大人,尤其是媽媽百分之百地照顧,才能存活,那是沒問題的。問題出在,當媽的人沒注意,也忘記了隨著時間的過去,小孩會長大,學會很多的生活技能,媽媽的照顧要跟著減少,退位。有的媽媽沒有跟著調整,閉著眼睛一律以「愛」做為過度介入孩子的個人領域的理由。

 

我跟我媽媽說過:「妳對待我們停留在我們3歲的時候,我們現在不是3歲孩子了。」大弟也這麼說過,但媽媽顯然聽不懂,沒感覺,尤其在我們的小家庭中,爸爸不講話,他只負責每個月將薪水袋交給媽媽,就可以安心地每天下班回家吃飯、洗澡、睡覺,其他都沒他的事情,家是媽媽的王國,她管轄的,怎麼可以不聽她的指揮呢?

 

「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分析的態度,就會知道這關係受到更多生物性的影響(當然,心理上的緊密可以一直延綿下去);而愛小孩的大便愛到要把它分享出去,本身也有著一種變態(perversion)的意味。
所以說,這種母親跟孩子合一而不分離的情感,最好不要稱為「母愛」,因為後續許多造成原生家庭創傷的事,正是打著「母愛」的名號而來的控制、綁架、迫降……」

 

有關「媽媽」的話題真是說不完。我不喜歡當了媽的人只會將母親的角色和面具成天戴著,到哪裏都不脫下來,話題只有小孩,當一個「人」,「成年人」,尤其現代人不需要這個樣子的。

 

再引用一段:

「你的父母說愛你,但他在嫌棄、在控制你。你的男/女朋友說愛你,但他天天監視你,或她日日希望你能多點監視。然後你一定聽過,真正的愛,是「尊重、獨立、有界線」這類的話——精神分析也會認同這些說法,但我們想把它解說得更仔細、更有意涵、畫面、滋味。」

 

這篇可以看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我的育兒期是有期限的,但有些人不是   我在某幾年的時候,清楚地明白到我哪幾年是處在「母愛高漲的時候」,為小孩做了很多,那也是在母愛減少的時候才體悟到的。在36歲那年生了老三,本來「以為」會跟以前一下,興緻滿滿、無怨無悔地帶小孩的,結果發現,不是,原來育兒期已過,太晚生了,也是離前面2個女兒很
Thumbnail
▓我的育兒期是有期限的,但有些人不是   我在某幾年的時候,清楚地明白到我哪幾年是處在「母愛高漲的時候」,為小孩做了很多,那也是在母愛減少的時候才體悟到的。在36歲那年生了老三,本來「以為」會跟以前一下,興緻滿滿、無怨無悔地帶小孩的,結果發現,不是,原來育兒期已過,太晚生了,也是離前面2個女兒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成為母親的感動,以及看著孩子成長的心情。從懷孕到寶寶學步再到奔跑的過程,作者充滿了對孩子的愛和感激。文章以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懷念和希望能讓時間慢一點的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成為母親的感動,以及看著孩子成長的心情。從懷孕到寶寶學步再到奔跑的過程,作者充滿了對孩子的愛和感激。文章以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尾,表達了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懷念和希望能讓時間慢一點的心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