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看書名,以為這本書是在論述不要去羨慕那些擁有非凡成就的人,而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資源,即使沒沒無聞,但只要能發揮所長,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也都該為自己感到驕傲。
結果,實際翻開書閱讀,才發現這是一本談論瑞典政治及社會文化的書,根本不是甚麼心靈勵志的書。而完讀此書之後,才驚覺原來當個普通人並感到自豪,還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就行!
因為,如果身處的社會的價值觀就是要你追求卓越、躋身高社經地位,那麼當你安於「當個普通人」的時候,可能就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切,認為你不知上進、不夠積極、沒志氣⋯等等。
以我自己為例,早些年,當我準備高普考的時候,其實連兩年跟高考錄取分數都只差一分不到,但當我普考錄取、開始工作之後,準備考試就越來越吃力。有了孩子之後,還要讀書準備考試更是力不從心。於是,我也就告訴自己,有工作、有薪水,婚姻家庭生活美滿就好了,維持現狀也很好。但身邊的親朋好友,包含我媽、我公婆,以及公務生涯認識的朋友或長官,都還是會勸我,趁著還年輕,不要放棄高考,要去追求更高的職位、更好的發展。所以要以身為普通人並感到自豪,坦白說,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核心宗旨是在說明,瑞典究竟為人民提供了甚麼樣的社會制度,又有著甚麼樣的文化底蘊,讓瑞典人得以「身為普通人」而自豪。
第一點是我對瑞典人高度參與公共事務感到嚮往,從幼稚園的家長自治會、住宅居民自治會、房客協會到各個工會組織,瑞典人利用下班之後的時間,積極參與自治組織,追求切身利益及應有權益。
反觀台灣社會,似乎就很難感受到人民有參與討論公共事務的興致。或許是因為工時長,所以下班之後,只想把時間用在自己身上,而非公共事務上。所以,幼稚園的班級經營,希望讓老師能夠全權負責;居住社區內的事務,選派代表做決策;職場糾紛,要不是忍氣吞聲,便是走司法途徑,甚至是尋求民意代表協助。
明明自詡為民主國家,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還是更願意相信權威。
第二點是書中對「權勢」的論述。作者有提到瑞典和中國剛好站在法治發展的兩個極端,瑞典是法治社會的代表;中國則是典型的人治社會,而我想台灣或許界在這兩者之間。舉例來說,「紅包文化」尚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而這一點,讓我感到慚愧。作為市井小民,明明不喜權勢、厭惡特權,但一有機會得利於權勢時,卻未必能斷然拒絕這類好處。好比說,如果包個紅包就能請到名醫為自己的親人執刀手術,你會不會包紅包?又好比我們不滿炒作房地產的投資客,但難道不是因為沒有資金,所以才眼紅嗎?
這都說明了一個國家要打造更平權的法治社會,需要人民都能有意識地改變思維,更進一步地說,也就是放棄私利,追求公眾利益。
第三點是瑞典的卡通「邦瑟熊」,這部卡通經常被幼稚園及小學教師拿來當作討論民主議題的教材,從選舉、組織村民會議到抗爭改革,邦瑟熊強調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暴力。
我很訝異瑞典能透過卡通,讓人民從小就認識到民主、討論公共事務以及追求公平正義的重要性。我不禁想著,我家哥哥今年要讀小學、弟弟今年三歲,我又有什麼媒材和資源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呢?或許台灣沒有代表性的卡通,但其實還是找得到不少討論民主議題的繪本。現在我知道,「政治」是討論眾人之事,除了品格教育,培養孩子的民主素養也一樣的重要。
德國基督教牧師馬丁·尼莫拉於二戰後1946年以德文寫成的一篇懺悔詩《起初他們》: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我想說的是,或許不是每一個公共議題都與我們切身相關,但我們還是可以試著去理解、去認識,如果我們都不關心他人的事務,那麼終將也不會有人來關心我們的處境。希望有越來越多人都能多花一些心力來關心公共事務、為打造平權社會盡一份心力,讓每個人都能以身為普通人而自豪。
---
讀墨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