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讀書紀錄如何幫助你重拾過去?

091|讀書紀錄如何幫助你重拾過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91|讀書紀錄如何幫助你重拾過去?


2024年6月14日,


最近嘗試多寫讀書紀錄,


增加英文,日文,中文的出版物能帶給我的啟發。


寫著寫著,發現寫作真的是最好的回憶方式。


我目前寫讀書紀錄的工作流,大概有五個步驟:


Step 1: 亂翻書,找打中心靈的一兩句話


Step 2: 打開Obsidian,寫上這幾句話,註明出處,然後自由寫作300字


Step 3: 讓GPT讀文章,給這篇自由寫作20個標題,然後自己選一個


Step 4: 將文章排入發表的行程表中


Step 5: 每30, 60, 90, 120, ... 天用GPT重寫這篇文章,再Repost一次


而寫著寫著,我發現打動我心靈的那一兩句話,


往往是因為那一兩句話共鳴了我一些回憶。


博士畢業以前,我還沒養成大量寫作的習慣,


那些在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發生的事情,


也都因為沒有紀錄,其實是無法查詢的。


但讀書有時候很有意思,


某幾句話,就幫助我想起從前的某個情景,


想起時彷彿如神助,


文字就從指尖不斷流淌出來。


這樣寫著寫著,慢慢理解年紀大的作家,


為什麼能夠這麼高產。


因為他們的人生歷練夠豐富以後,


信手捻來,都是曾經的經歷,


順著讀書的感悟,自然而然流淌而來。


寫下來的東西才看得見,


寫下來的東西,


也會幫助未來的你認識現在與過去的你。


如此,寫作其實不是寫作,


寫作,就是去見那個過去的自己。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9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