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I是否會取代繪師?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由於本人臉皮薄,沒有想當KOL的念頭,所以常常把帳號鎖成好友限定,公開文慢慢減少。還好入坑了方格子,這些臉文有地方去。

----  

  以下正文:

  這種「新東西取代XXX」情景跟焦慮歷史上一直重複。三十年前網路開始普及時也是,新東西出現一定會先往壞的地方被利用。(例如網遊沉迷、網路犯罪、假訊息等等)

  我相信AI也是這種類型,新東西就是會有陣痛期跟適應期。基本上我可以跟創作者們說的是:大江東流擋不住。

  那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以我主攻的文史來說,AI是否會取代歷史學家,已經討論好一陣子了。就我所知,文史本科研究者是樂觀的,因為整理史料、歸納資料是相當繁瑣和枯燥的作業。我們希望AI能做為一個「積極的助理」,取代大部分繁瑣枯燥的工作,讓我們更有餘裕可以去做有趣的詮釋跟寫作。

  對創作者而言:「詮釋」是人類的專利。AI或許可以畫得很精細,但「畫什麼」、「怎麼畫」的一些幽微處仍舊是人類靈魂的專利。

  例如《底特律:變人》中,畫家在仿生人馬庫斯「覺醒」前夕,要求他嘗試畫出現實不存在的東西--那是「仿生人」成為「人類」之前的門檻。

  換句話說,AI的出現,挑戰的並不是繪師工作是否會取代,而是挑戰繪師更本質的「詮釋--生而為人的能力」:你想表達什麼?想法是否形成?一切會變得更直球對決。

  沒辦法「平淡的創意卻想用華麗的表演來掩飾」。現在大家漸漸關心的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無論是文史、小說、繪圖、音樂等,本質其實就是說故事,當一些工匠行為逐漸被取代時,說故事的競賽就會純粹起來。


  結論:AI不會取代繪師,而是會取代「跟AI一樣沒有靈魂的繪師」。如果你的創作只會仿作、套公式、抄屬性,那很遺憾,你就是即將被取代的那一個。我不是繪師,也不會畫畫,以上說的都是我做為一個歷史學習者和創作者的觀察。那我們是否還能「為了藝術而藝術」和「為了學術而學術」?當然可以,但以上這些會越來越難要人埋單。無目的地追逐「匠人精神」,就如同你想跑步快過獵豹一樣--不要忘記,我們追求的是「人類的極致」而不是「形式的極致」。最後,套一句我研究所很喜歡的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好的歷史學家不會放棄/忘記說故事。」


補:當時繪師張原禎(筆名:腦開)有提到,大量的底層美術工作會消失。這是我原文沒有顧及到的部分。在此補充。


圖:《底特律:變人》中著名橋段「馬庫斯,你要嘗試畫出現實不存在的東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