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感。
在鋼琴家之前,他是個演說家,他能將曲目的來龍去脈在短時間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眾能快速理解明白;例如:以最近很紅的「16蹲」舞步,來比喻音樂上的變奏,還有大眾閒暇時談天能引發共鳴的「渣男」話題,他也作為不同曲目敘事內容相關的引子。
這樣的方式非常大眾化,卻又能維持討論藝術作品的高度,這是一種微妙的平衡。我認為一名音樂家對手上的曲目有透徹的分析了解,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僅有如此,才能令人信服其彈出來的內容。
為此,我們有機會重新掌握為什麼會有李斯特改編的威爾第弄臣模擬曲、改編古諾的浮士德圓舞曲,巴哈的夏康舞曲為什麼這樣熱門,布梭尼改編的特別之處又在哪裡,郭德朵夫斯基改編的小約翰・史特勞斯〈蝙蝠〉如何搞怪等。這些作品裡面,我特別喜歡徹爾尼改編的《費加洛婚禮》幻想曲,我聽見了某種非常質樸、古老的質地,非常純粹。
盧易之的台灣民謠改編,如:《補破網》、《黃昏的故鄉》、《丟丟銅仔》等,在音樂會上則是像是和前面的改編之作對話;一如2018年前我曾觀察並寫下,盧易之的改編手法,「承襲且運用了十九世紀浪漫樂派鋼琴曲的創作技法,以豐沛的聲響、裝飾音、大跳音程、平行八度下滑音程、顫音等,種種繁複且演奏難度甚高的技法」。過了6年,盧易之的改編方式依舊,演奏方法更加沈穩、內斂,更專注在旋律線條和歌曲內涵,為這些歌曲添新意,並帶給觀眾對於這些耳熟能詳曲目不一樣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