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作作為方法

一開始開這個方格子主要是想透過在一個沒人認識我但又有一定流量的平台,一方面透過寫些東西來整理自己也留下一些智識上的紀錄,另一方面也讓路人看看是否有意見上的回饋而可以修正自己,為了在智識與生產力上有所精進,這樣的基本功似乎是必要的。所以我用了以前沒用過的網路暱稱,試圖與我本人的印記作切割,因為我不在乎這邊的作品是不是可以連結到著作者本人,也不在乎什麼著作權問題,我要的只有透過寫作的方式,提升智識能力及有所收穫而已。

不過這個初衷沒有很好地被執行,我想這跟我一項壞習慣有關。一直以來,我都習慣蒐集比較多閱讀材料,在心裡頭將寫作主題醞釀與咀嚼一番後,再一次寫出來(這恐怕是因為我在這個時候才覺得我夠懂了這個主題)。但事實上這似乎有些缺點:

  1. 寫作進度緩慢且不容易持續:到底什麼時候才覺得閱讀夠了而開始下筆其實很依賴主觀判斷,這往往會造成閱讀一直增加,下筆時機不斷推遲。以前可能都透過一些外在的約束(比如某個deadline)來迫使自己在那之前某個時間點就要開始下筆,但這並無法訓練到自己將閱讀材料化為筆墨的積極掌控能力。而且當閱讀累積多了,其實寫作時的負擔就越大,也就需要一段不短的專注時間在寫作過程中組織段落與維持架構,這些都增加了進入寫作狀態的成本與門檻。
  2. 文章內容不夠嚴整精緻:這方面涉及兩點,一是文章在出版前是應該經過不斷的修改的,這一點不管是在虛構作品或非虛構作品都是如此的,一篇學術論文在出版前通常都要經過數次在不同場合中,接受同行的檢視、審查與修正建議才得以正式出版。而就算是小說這種形式,即使是已經在歷史留名的大師,也需要透過一次次地重新檢視與調整字句來完成作品。在<<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這本書中,作者魏列薩耶夫在比較俄國文豪果戈里小說初版與最終版本的一章便說道,「你所熟悉的如此優美和嚴整的作品,當初怎麼會寫得這樣蒼白和拙劣呢?......但為什麼又不是誰都能把蒼白和拙劣的作品變成卓越和嚴整的作品呢?眼前展現出藝術家所付出的艱鉅的勞動,你一步一步往下看,他怎樣緩慢而艱鉅地,彷彿攀登峭壁一般,越爬越高,你便會明白那句古老的格言了:『天才便是忍耐。』你便會明白,天才與庸才的區別與其說在於天賦,不如說在於對自己的嚴厲無情,在於不滿足渺小成就,在於永不減弱的、不達完美境界絕不休止的工作意向。」他說的便是關於不斷修正的過程。然而,當要蒐集夠多的閱讀材料才下筆,往往也使得完成的初稿篇幅有相當份量,需要修整與更動的地方也相當多,而這又進一步增加了進入修正狀態所需的成本與門檻。
  3. 文章產量與智識進展無顯著呈現:或許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智識是有不少累積跟成長的,但要是不透過文章的產出來表達,別人就看不到,自己也不容易藉此建立信心與清楚表達,甚至時間久了,自己原本覺得相當清晰的智識成長,也可能被其他雜事與俗務磨的模糊不清。

基於以上幾點,我覺得可以開始試著用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閱讀經驗,來整理與帶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我的方格子前幾篇文章的一貫形式。然而,最近我覺得這樣的閱讀量還是要求太多(基於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分配到非閱讀跟寫作的謀生上),所以我在考慮當我讀完一篇文章或一篇或數篇章節的量就開始下筆,更用堆積木似的小塊但逐步的方式,累積自己的智識成果,而不是像個指揮家一樣,一次要舞動各種元素讓它們各就其位。我想接下來可以試試這樣的調整看看結果如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