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暮色之中的木製龍舟,那是邁入遲暮之年的匠人,「暮匠」首部以龍舟為主題的紀錄片,低喃著即將逝去的傳統工藝,無法被取代的時代回憶!
其實我不是個龍舟人,甚至連一場現場的龍舟賽都沒有看過,但因為先前採訪的關係,查了許多資料、聽了許多故事,因此對於龍舟深深著迷,喜歡的不只是它在節慶上代表的涵意,更多的是龍舟的團隊精神;如今,龍舟的傳統工藝也成為了另一個獨家回憶!
一切緣起於旭源營造董事長朱東輝參與龍舟運動多年後,夢想擁有一艘自己的龍舟,因此請來手工木造匠師劉清正「阿正師」打造,已經80多歲的他不需打稿、沒有常駐的助手幫忙,獨自一人完成粗重但精細的精美工藝,跟著鏡頭看著他挑選長度已絕種的原木、近乎跑遍全台尋找零件、一切一割的打磨雕刻,最終,阿正師看著組裝完成的龍舟下水,那或許是最後一艘木製龍舟的背影,也透過阿正師的眼睛見證了三腳渡的河川興衰...
阿正師說:「習慣為師」,沒有精美的草稿,只有一雙巧手,還有不斷轉動的腦袋,經驗累積成專業,甚至在無工具的狀況下將船體的重量誤差控制在五公斤左右,終其一生的用生命在造船。
大概是因為現在的社會變動很快,我們時常三心二意在不同事情上變換著,我想這也許是個很美好的提醒,實踐「堅持」兩字是一個課題,去找件自己真心喜歡的事,並且持續為他默默努力著吧!
出品人在開頭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如果你真心喜歡、去在意,這件事本身才有意義,龍舟之於你,或許毫無關聯,但如果你看著阿正師從一塊木頭到一艘龍舟承載著大家的期待下水之時,有些情緒波動,這部片對你來說才有意義,龍舟對你才開始顯得特別;延伸去想就是,當這件事對大多數人是有意義的時候,才會有相關的資源去延續,期望有天我們都能成為那個,感受到意義,珍惜這份意義,並且有能力去傳承意義的人。
這個的啟發來自於映後的問答,這部片能為木製龍舟帶來什麼實質效應嗎?老實說面對即將逝去的工藝,沒有人有答案,但可以看見的是,有了紀錄片,照片和書,更多人認識台灣擁有這項工藝,甚至關注周邊即將逝去的東西,這樣的改變或許也是一個答案。
最終,因此即使未來不再有木製龍舟,但仍可以透過這些資源,留存在記憶中,那麼這項工藝也不算真的消失,對吧!
為了城市發展,早期興建河堤將人與水一切為二,且越建越高,逐漸當我們走在街道上,看不見河,只有一堵高高的牆,而河邊的生態美名為保護,實則輪為少數無公德心人士的垃圾丟棄地;當我們與河、與水的關係越來越遠,與大自然也越來越疏離,那些船類運動對一般大眾也因此越來越陌生。
早期淡水河、基隆河因為船運、捕魚業興盛,木製舢舨船、龍舟的需求較多,劉清正放棄鐵工學徒的機會,繼承家業造船,電影中因為龍舟的製作原料跑遍台灣各地,導演用老照片帶我們看見時間推移的歷史變遷,從平樓鐵軌變成高樓大廈,路上也從腳踏車變成機車汽車,隨著時代演進科技進步,船隻逐漸由玻璃纖維船取代,因此他的兒子們皆沒有選擇家業,甚至劉清正自己也在訪談中直言:「沒有需求。」我們享受快速方便的同時,傳統的記憶(技藝)正在逐漸消失。
「現在的社會還需要木龍嗎?」導演在映後問答環節提出這個疑問,在我們不斷說著傳統技藝將要失傳時,反過來檢視傳承需要保存的意義,許多技藝的保存是因為我們需要,並非它特別;面對後無徒弟繼承,劉清正的態度十分灑脫,或許這是時代給予的答案,但還好我們還有紀錄片,還能一睹從原木到龍舟成行、我們還有書,可以用圖片文字回顧這部紀錄片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故事,這將會是木龍生命的延續。
看著注定消逝的東西就在眼前,確實不小心眼框就紅了,但看著紀錄片中阿正師的灑脫的態度,又突然覺得,其實我們身邊快要消失的人事物何其多,那麼「珍惜」是我們現在還能做的,也是我要求自己為那個當下留下點什麼,所以寫下了這個分享
很幸運能親眼看到這艘手工打造的龍舟,還有這些美好的紀錄影像,謝謝這部紀錄片的所有工作人員,他們還在努力著尋找各種資源保存這些美好,期望有更多的場次傳遞這樣的感動,無論如何,始終相信,堅持著信念,微光依然能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