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7VKPEGWH4&list=PLQYHfrBXMN98gdA4W7AXEt32kpS_5_mEp&index=3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這個「四界差別觀」,阿闍梨的開示當中有提到經文裡佛陀教導說:「如果我們能夠學習『界作意』,最後能夠達到的目的,就是破除有情想。」

破除有情想,就是破除一合相。今天才第一天,大家再往下聽,就會更明白這個意思。

實際上,一合相,用另外一個語詞來講,大家一聽就會明白,就是佛陀教導我們透過「四界差別觀」的這種修行,讓我們體驗什麼叫作「無我」(anattā)。無有情想,就是體證無我了。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但是我們凡夫不容易啊!我們沒有透過這個禪修,我們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這種元素都是因緣所成,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性質,所以我們一般凡夫都會被這個無明,被這個身見主宰著自己的身口意。

也因此,基本上,我們在生活上是有聽聞佛法,但是我們只要一離開了善知識,還是離開了這個禪堂,我們立刻又會被打回原形,又會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過每一天、每一天的生活。

所以,大家來這裡,其實要學習放下自己的成見,配合我們主辦單位,還有配合指導老師教導的功課,大家用心地去學習。

文/劉智勇筆錄,開仁方丈修訂

微软影音 (中国地区可观看)

https://santavana.sharepoint.com/:v:/...

https://santavana.org/meditalk9v3audio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1.禪七對初學者來說,前面兩三天是度秒如年的,會比較辛苦的。這個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畏怯。因為我們有情──特別是人類,他的適應性很強大。適應之後,他就會很快樂,很自在的了。 2.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能夠有道場、有善知識引導、有這一種佛法的訓練,都是非常好的一種善業的學習。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的。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1.禪七對初學者來說,前面兩三天是度秒如年的,會比較辛苦的。這個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畏怯。因為我們有情──特別是人類,他的適應性很強大。適應之後,他就會很快樂,很自在的了。 2.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能夠有道場、有善知識引導、有這一種佛法的訓練,都是非常好的一種善業的學習。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