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教育忙什麼?

貓老師搞了很久的臉書,在聯合報關我專欄台的同時,也一直在想著究竟該玩些什麼來做被動收入的基礎。

於是,我還是把這個方格子申請下來了!

之於SWAY的部份與臉書的部份,仍是會有連動。SWAY的部份會比較偏向-講座型態的簡報轉出;臉書的部份會以部份摘要的模式轉出方格子的內文。說明的部份我就會逐步轉到方格子這邊來,畢竟我也快退休了(2026年滿減額退條件),所以啦,請大家幫忙一下啦!有空就幫忙分享吧!

教育忙什麼?

「貓老師,108課綱後的今年又要推AI入教學了!」

「國中小如果連基礎的語文包括國文、英文都沒學好,如何投入AI教學?」

這兩個問題,基本上也應該是2024年八月後K12等級的學校要開始忙的事情了!想當然爾,這必然會成為每位老師必須忙的事情了。

但,認真的思考一下,這樣忙了教育人,教育品質真的會改善多少嗎?

AI入K12的可行性高不高?

依照我在2023-2024年的實驗,原則上來講結論一定是『AI入K12是可行的』。但關鍵的問題不是在於學生,而是在於老師。主因也在於以下三個關鍵:

  1. 教師備課習慣不足:這個問題的主要關鍵在於「現在的老師跟過去的老師一樣懶」,這個懶並不是指教學模式,而是以備課習慣來看老師的準備工作。以AI要進入課程,前置作業、教學過程、課程結束必須考量的點,較傳統open book +reading book+write homework的三個模式來看,多數的老師依舊是會選擇走傳統模式。因為依照教材來上課,是最省事、最簡便的,不需要讓學生在課程中進行過多的討論、應對、思辨與其他工作。老師在課堂上的準備工作也不需要多,只要按照課程進度走就行。相較之下走數位與AI入課,要準備的工作、工具與原本要完成的作業量,當這些堆疊上來時,老師並不會覺得比較輕鬆。反而會覺得這樣比較礙事。
  2. 教師專業團隊支援度不足:以108課綱後的教師研習來看,普遍說起來,研習的總數場次真的多了不少,不過教育部在規劃上,方針只放在「教師精進研習」,鮮少思考到「教師專業團隊的彼此支援」。這也導致現場教師對於新技術引入教學,會有比較深的考量。畢竟在完全沒有後援的情形下自己摸索,確實是比較吃力的一件事情。
  3. 授課時數讓教學者猶疑自己在有限的時數內做不起來:以現行的科目與教學進度來換算,單以中年級國語科一週五節課以內的課程數來看,光是追上進度、要顧及客製化教學的情形下,一般導師通常會運用"部份課程"轉移、跨科目教學到主科上協助學生進行學習。表面上並沒有借課與學生的事實下,卻使教學者必須在進度與學生個別化差異下,必須如此衡量。

以很多市面上的老師在說AI入課這件事情,通常都沒有講到這些問題。著重的點比較像是在說數位工具的運用,而不是任何數位資材入課後該如何去調整進度與教學模式,這點來看,我們的研習機導致現場教師把研習中所學的新數位資材用在自己的樂趣身上,甚至是延展出另一個所謂的講師市場出來,讓自己有其他被邀請去擔任講師的機會。這對於教學現場的幫助真的不大!

更糟糕的問題在於「台灣教育現場的研習講師,通常都是講的多、做的少」、「名氣越大越好」這種奇怪的事情不斷的在持續發生中。

這也導致於「原本可行的模式,卻因為這些奇怪的現象,什麼都不可行了?」

如果AI入課可行,那該怎麼做比較好?

這絕對是個大哉問!

因為關鍵點在於教育部,而不是現場的教師。正確說起來,教育部必須先修正現行的政策,才有辦法讓現場真的能「怎麼做比較好」。

以K12的現場來看,尤其是小班小校的情形之下,AI入課與數位資材的引入可能會對於學生的學習會有比較大的幫助。單以日本的偏鄉離島型學校來看,他們的規劃就是混齡式(同年段一班),以數位資材(大屏、載具搭配教學進度)走四學的模式進行主科教學。老師的教學則以走動式為主,同一節課內可能有同年段的學生同時在上課,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縝密規劃教學細節,將時段分成單年級的教學與自學時間。也就是老師在教同年段三年級數學時,四年級的學生就是用老師安排好的數位教學資材進行檢定與自學。

以TFT與誠摯基金會在嘉義縣號稱的『蒙特梭利』實驗學校來看,這應該是說者不懂這個專業名詞有多昂貴下引用了這個專有名詞。正確說起來,以嘉義縣這所實驗小學的模式來看,大抵就是日本式的開放式混齡教學而已。

那,依照日本的模式反推台灣,關鍵的問題確實會是在教育部國教署身上。若依照現行台灣人口少子化的情形下推展,很快的,教育部就必須審慎的面對這個議題-『我們該怎麼做才好』,而不是交給現場自己思考該怎麼做比較好。

更嚴格的說,我們真的必須審視台灣很多委託公辦民營的教育實驗單位,因為這些單位不只拿了足夠的經費,也募集了足夠的民間愛心與資金。但執行出來的結果,通常都只有口頭上的光彩,而沒有真實的數值與成果回饋。

AI入課的基本條件為何?

以現行的授課時數來看,要一般導師執行AI甚至是數位資材入課,難度太高。第一個衝擊就會是授課科目時數不足,第二個問題就是校內很難組成有效的教學支援團隊。

以現場的原則思考問題,若以小型學校(小學)來推算,假使要一個小型學校執行這樣的條件,老師可能就必須專科專任。以照這樣的模式來看,中高年級的導師,就會變成以下的情形:

中高年級老師專責教授專科、中高年級導師組成校內教師專業自主社團

貓老師在課數不減的前提下作的假設是這樣:

  1. 雙師授課模式:3年級導師上3+4年級數學(混班上課,4年級導師協助督課與指導作業);4年級導師上3+4年級國語課(混班上課,3年級導師協助督課與指導作業),高年級也以相同模式進行。
  2. 教師專業自主社群:週三以校內教師專業自主社團討論為主,討論課程問題、學生問題與共同邀請研習講師辦理教學與新數位工具、技術融入型態的講座。

接著就是任課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了:

  1. 如何安排教授內容與時數:以小學一節課的課程來看,40分鐘的課程中,要如何讓學生有效的將設備拿出來、開機並登入學習平台、參與課程討論以及發表、操作老師分配的任務與指令、學習同學與老師的優缺點………等,可能都會是教學者必須重新權衡的關鍵問題。
  2. 課程中運用的數位資材:一節課中,要設定學生學習的目標究竟要用什麼工具,是要生圖?還是要整理簡報、影音發表,甚至是在課程中要使用哪個數位平台的效果最好。也將必然是在週三教師自主研習、暑期備課時必須檢討的問題。
  3. AI使用的指令設定:學習的時數推算之下,一節課究竟要安排多少時間在AI上,老師們可能要事前設定好。另外,授課前的指令,老師也必須詳盡的將文字內容安排妥當,讓學生能夠在"安全的指令下,操作出課程必然的結果"。
  4. 學生的學習目的與成效:在第2點與第3點執行結束後,共課的老師必須檢視教學產出的結果,是否符合學習目的,並檢視教師教學成效。
  5. 共課教師的反饋:雙師共同課程的其一目的,其實也在於議課與反饋這點上。畢竟教學共同體的前提下,兩位老師在相同的教室中進行相同的課程,另一位在督課(協助自己班級的學生進行督課與指導作業)下,也必須將教師操作的問題與優勢分享與對方,才能有效的將教學模式甚至其他問題確實進行修正。

光靠自己一個老師真的有辦法把四學與AI入課做好嗎?

認真講起來,我做的到,並不代表其他老師做的到。

相對的,有老師在臉書與我詢問,我也會將相關的經驗轉知與詢問者。使其在執行過程中降低執行難度,並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的往返訊息,才能將彼此的認知(詢問與諮詢雙方)調整至一致。

相對的,以我的角色來看,AI入課的工作可以說是已經將相對的SOP整理成套。然而,相對的諮詢卻必須消耗掉我相對的時間,在諮詢的同時,也必須將自己必須準備的課程重新架構,相對而言,這相當吃力。

不過,如果你真的有興趣,我還是願意將我的經驗分享給你。讓詢問者能夠得到一套有效的邏輯,並給予足夠的諮詢與回饋。

案例如下:

  1. 英文入課
  2. 四學整合AI入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