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教我的事|面對創作焦慮:擺脫對平臺賺錢的幻想,回到創作初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其他副業?」

「要怎樣做才可以提升讀者人數咧?」

無數個是不是要再做點甚麼的念頭,在內心不斷murmur,有點像無頭蒼蠅,不知道該怎麼飛或飛去哪裡。

但是在一開始經營的時候,我明明沒有這些想法,方格子只是想簡單分享自己遇到的事,IG、FB的繪本計畫也只是為了督促自己每日能夠有些進度。

那我是從甚麼時候開始貪心的?

腦海中閃過當打開方格子或IG、FB看到的未讀通知,點開之後看到有人按讚、追蹤或留言、還有私訊鼓勵我的網友,每一次都讓我感到好開心,讓我更期待下一次看到,開始習慣經常刷數據或注意通知。

坦白說這種感覺的確令人上癮,我還開始暢想之後說不定可以靠訂閱維生,過著自由的接案人生。

自從有這樣的想法之後,我變的貪心,希望有更多的訂閱者,希望文章可以觸及更多人。

但人很奇怪一但有這樣的想法,我更新文章的速度卻變得比以前來得慢,還不時的微微焦慮,內心經常想的都是「我是不是該多做些什麼?」。

引發創作者焦慮的演算法

raw-image

最近因為畫繪本習慣邊聽podcast邊畫,剛好聽到百靈果邀請前小紅書演算法的工程師Nick。

Nick從演算法的上帝視角,去分享在小紅書的後台,他們會操弄創作者的觸及率。

新進的創作者他們會給予高觸及率,能鼓勵新進創作者加快更新作品,一段時間後,再降低觸及率,一方面是打壓創作者的焰氣,不讓創作者靠著流量反過來壓迫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達到讓創作者更加拼命想創作出高流量的作品。

他說很多的創作者會懷抱著發財夢,但是就跟金字塔是一樣的,最頂層的人都只有極少數人,他們開跑車、住豪宅的生活方式,不斷吸引底層的人想要往上爬,但絕大多數的人再怎麼努力的都沒有用。

而且一但想靠平台發財,對流量、觀看率就不能平常心的面對,憂鬱症、焦慮,這些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那怎麼樣可以擺脫焦慮?」主持人問。

「就是放下靠平台發財的幻想。」Nick答。

聽完這一段,我發現我的焦慮感有一部分的確也是在想靠平台的分潤,過想像中自由的人生,例如:能夠不在意時間長短就去西班牙徒步,出國也不用一直計算休假。

創作平台,給我達到這種生活的幻想。

但是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創作,就無法純粹的分享自己的想法,注意力或多或少會去想怎麼寫怎麼發,會有更多的訂閱跟追蹤,還沒過上我想要的生活,就已經不自由了。

感謝Nick的分享,讓我放下了對平台賺錢的幻想,畢竟在平台操作下,大部分創作者都是免費為平台打工的無償工作者。

但反過來說,如果不抱持著要發財的心情看待創作平台,這些平台對我來說就是能夠督促自己、分享想法、串連世界。

是很棒的工具。

宇宙的及時雨

宇宙真的一如既往的貼心,及時為我上了一課如何面對創作焦慮

也才知道為什麼很多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經常提到要回到初心,因為最初的那個想法是最純粹的。

我創作的初心,也很簡單,我想分享我看到的事、督促自己創作繪本,跟有沒有發財、有沒有人看其實沒有關係。

所以我不用焦慮,我只要存在就好了,就像太陽自然地發光,不預期自己能夠照亮誰


文章就到這邊,感謝你的觀看,『宇宙教我的事』我們下堂課見啦~|宇宙教我的事|海鹽淨化實驗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訂閱、按愛心❤️ 或贊助鼓勵我, 感謝您的收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莫的宇宙日記
74會員
166內容數
我叫大莫,宇宙總是總是馬不停蹄的給我安排靈魂的必修給我。總之逃也逃不了,管也管不了~好在宇宙是個貼心鬼,還知道階段性分配,等妳學會了再給你一個新的課程,被當的課程還會給你機會重修,哀阿~這麼貼心,當然要好好上課啦~~ 我在這裡分享宇宙給我的人生課程,一起來玩吧!
大莫的宇宙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這陣子,宇宙好像一直在教我一些事。 透過那些日常小事,一點一滴地讓我看見,我其實活在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世界裡。 就像某天上班,我知道有學生約了晤談,雖然當下的氣溫我覺得很剛好,但我想自己比較怕冷,所以我覺得剛好的溫度對別人來說都會偏熱,所以我決定還是先開冷氣。 冷氣吹了一會兒,我整個人冷到縮起
Thumbnail
2025/04/20
這陣子,宇宙好像一直在教我一些事。 透過那些日常小事,一點一滴地讓我看見,我其實活在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世界裡。 就像某天上班,我知道有學生約了晤談,雖然當下的氣溫我覺得很剛好,但我想自己比較怕冷,所以我覺得剛好的溫度對別人來說都會偏熱,所以我決定還是先開冷氣。 冷氣吹了一會兒,我整個人冷到縮起
Thumbnail
2025/04/13
討厭的事,背後的故事 還記得幾年前【魷魚遊戲】剛在Netflix上架,就引起全球轟動,那時我也興趣滿滿,跟海子相約晚上吃飯時要看,結果看到第一集的前十分鐘因為男主角沈迷賭博,馬上就看不下去。 因為我爸就是很好賭的人,小時候家裡經常因為我爸賭博讓家裡經濟雪上加霜。 還時不時發出一些只有賭徒才能厚臉
Thumbnail
2025/04/13
討厭的事,背後的故事 還記得幾年前【魷魚遊戲】剛在Netflix上架,就引起全球轟動,那時我也興趣滿滿,跟海子相約晚上吃飯時要看,結果看到第一集的前十分鐘因為男主角沈迷賭博,馬上就看不下去。 因為我爸就是很好賭的人,小時候家裡經常因為我爸賭博讓家裡經濟雪上加霜。 還時不時發出一些只有賭徒才能厚臉
Thumbnail
2025/04/06
在亞馬遜上架英文繪本這件事,是我從沒想過的事。 但宇宙就是這麼神奇,一步步把我帶向這裡,這件事的開頭大概是在過年後的那個週末,我邀請朋友小蕾(化名)來家裡打麻將,她提起最近遇到一個媽媽,她的小孩也是ADHD,也因此過得很辛苦,所以小蕾就把我當初參加ADHD的畫展故事跟他分享,故事大綱是個小女孩跟其
Thumbnail
2025/04/06
在亞馬遜上架英文繪本這件事,是我從沒想過的事。 但宇宙就是這麼神奇,一步步把我帶向這裡,這件事的開頭大概是在過年後的那個週末,我邀請朋友小蕾(化名)來家裡打麻將,她提起最近遇到一個媽媽,她的小孩也是ADHD,也因此過得很辛苦,所以小蕾就把我當初參加ADHD的畫展故事跟他分享,故事大綱是個小女孩跟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哈囉!我是acg,夢想成為知名繪師,並為自己創造一份自由、有意義又餓不死的工作。 我很喜歡閱讀、畫插畫,所以想把兩者結合,用一些簡單的插畫搭配我的閱讀筆記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從中獲得一些新觀點或新知識,我也想嘗試看看漫畫或小說創作,看能不能結合閱讀筆記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
Thumbnail
哈囉!我是acg,夢想成為知名繪師,並為自己創造一份自由、有意義又餓不死的工作。 我很喜歡閱讀、畫插畫,所以想把兩者結合,用一些簡單的插畫搭配我的閱讀筆記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從中獲得一些新觀點或新知識,我也想嘗試看看漫畫或小說創作,看能不能結合閱讀筆記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