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人生叩問——約伯的心路歷程05】

約伯的詠嘆調


故事文本:

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他遭遇了這一切災禍,就各從自己的地方來;他們一同約會而來,向他表示悲傷,安慰他。他們從遠處地舉目而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了外袍,向天撒塵土在自己頭上。他們就跟他坐在地上、七天又七夜;也沒有一人向他說一句話;因爲見那傷痛非常之大。此後約伯便開口咒詛他自己的生日。

                                                                      (聖經呂振中譯本約伯記第二章)

 

約伯第一詠嘆調:

願我生的那日滅沒,願說懷了男胎的那夜消失。

願那日變爲黑暗!願上帝不從上面探尋它,願亮光不照射於其上。

願黑暗漆黑佔領它;願密雲停於其上;願那日的暗翳威嚇它。

那夜呢──願墨黑奪取了它!不讓它連在年中的日子;不讓它入於月中的數目。

㗒,願那夜沒有孕育;也沒有歡樂聲進入其間。

願那咒詛白晝的咒詛黑夜;願熟練於喚醒大鱷魚的、咒罵黑夜。

願那夜黎明之星宿變爲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晨曦之破曉。

因爲它沒有把懷我的胎門閉着,沒有對我的眼隱藏着苦難。

我爲甚麼不從母胎就死去?爲甚麼不出母腹就氣絕呢?

爲甚麼有雙膝來接收我?爲甚麼有胸給我喫奶呢?

不然、我就早已躺臥而靜寂,早已長眠而安息,

跟地上的君王和謀士、跟爲自己造荒陵的同安息,

或跟有黃金的王子,跟將銀子裝滿房屋的同安息了。

我爲甚麼又不像流產而埋藏的胎、以歸於無?不像未見光的死產嬰呢?

在那裏惡人停止了騷擾;在那裏困倦乏力的人得安息;

被擄的人同享安逸;不聽到督工者的聲音。

大小人等都在那裏;奴僕全脫離主人而自由。

爲甚麼有光賜給受苦難的人?而有生命給心裏愁苦的人呢?

爲甚麼給切望着「死」而不得死的人?給挖地尋「死」、勝於尋求藏寶的人呢?

給尋見墳墓就歡喜、而快樂高興的人呢?

爲甚麼有光給了一個前途被遮蔽,上帝所圍困住的人呢?

我的歎息代替我的食物;我的哀吼如水瀉出。

因爲我所恐懼的竟來到我身上,我所懼怕的偏臨到於我。

我不得安寕,不得平靜,我不得安息;卻有煩擾來侵。

(聖經呂振中譯本約伯記第三章)


約伯詠嘆調默想:

約伯在頭頂流膿腳底長瘡——壞透了!——的痛苦中,看到朋友來探望關心,本來慷慨就義的武裝精神,一夕崩潰。像小孩受傷看到了媽媽,立刻放聲大哭般,約伯向朋友,同時也向上帝哀號訴苦。他訴求的核心是:我太痛苦啦!我不想活了!想必這也是現代我們遭遇痛苦困境的心理,同時讓我們思想到:人要自殺時的心理狀態。在極端傷痛之下,我們要理解自殺不是懦弱可恥,而是一種尋求解脫痛苦之道。站在非當事者的立場,當然反對自殺,認為要鼓起勇氣面對,生命是可貴的;但這是「風涼話」,完全不能得到自殺者的認同,也就不能阻止自殺。我們需要了解苦難的緣由,認同苦難的真實,然後想想有什麼在值得生存理由之下克服苦難的法子——實在而言,有時真難。

 

約伯這段詩歌,是人在探詢苦難以致想自殺的過程,看到世事的黑暗與光明的式微。似乎,這些都讓約伯覺得,這世界沒什麼好留戀的。他的詩歌,正述說人類生命的叩問:如何思想苦難、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比如,憂鬱症,會毫無希望的打擊人的心理,有部電影《二手書之戀》(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就是《哈利波特》的廁所幽靈演「愛哭鬼麥朵」雪莉韓德森作為女主角那部片,哥哥偉伯只要有機會就尋死,那是很難的心理問題。即使如此,最後因著愛情得到拯救。另一部艾爾帕西諾演的《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上校因酗酒犯錯沒升將軍,退出軍旅過著頹廢日子,最後計畫好好享受一下然後結束生命,但因著一位熱血青年給了他活下去的理由。這些是電影的happy ending,實際生活可能不是如此。

 

對於生命,在順境中都是快樂幸福的,但約伯代表人們提出逆境且是極端逆風時,人會怎麼看?最一般普遍的觀點,就是怨懟自己,埋怨環境,推錯給他人他事。這些都是正常,不要去掩蓋或攻擊這些反應。如大禹治水,順勢而為,才有生命持續的希望。在光明最微弱時,仍要爭取絲微的機會。接下來約伯這神話寓言故事,就要告訴我們:人當如何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上帝。透過深入的探尋,將可找到生命之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