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巴菲特不住在華爾街? 新港海灘的魅力 新港海灘是一個迷人的加利福尼亞小城,遠離喧囂的華爾街,但卻是全球知名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所在地。這家公司由投資傳奇比爾·格羅斯創建,管理著1萬億美元的資產。 奧馬哈的預言家 另一位投資傳奇人物是沃倫·巴菲特,人稱“奧馬哈的預言家”。巴菲特住在奧馬哈的一棟普通房子裡,而不是華爾街的豪宅。他喜歡喝櫻桃可樂,討厭雞尾酒會,五歲時就通過出售口香糖賺到了第一筆錢。他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總部也設在奧馬哈,遠離華爾街。 成功的秘密 巴菲特和格羅斯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選擇遠離華爾街的喧囂。華爾街充滿了應酬和信息交換,投資者們經常被周圍的意見所影響。如果你每天都被相同的思想和信仰包圍,很難不被盲從的浪潮捲走。 巴菲特和格羅斯遠離這些干擾,使他們能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參加聚會或群體活動時,很容易被集體情緒影響,做出不同於平時的行為。同樣,投資者在華爾街的環境中也容易被影響,做出盲目跟風的決定。 避開日常忙碌 對於投資者來說,有意識地避開日常業務的忙碌非常重要。不要每天查看倉位,不要每天比較股價,不要每天閱讀最新投資建議的股市刊物。保持適當的距離,例如紐約對沖基金首席執行官蓋伊·斯皮爾,每週只查看一次股價表上的價格。 如果你喜歡冒險,可以將資產分散。一部分作為鎖定的長期投資,一部分作為投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活動。通常,這部分投機資金會很快耗盡,而長期投資的部分則應遠離隨大流的活動。 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保羅·安德亞森進行了一個實驗:兩組大學生為他們的資產組合選出股票。第一組大學生只看到股價變化,沒有其他信息。第二組大學生則不斷收到關於股票的各種信息和金融報告。結果顯示,第一組大學生的投資成績明顯優於第二組。 這表明,過多的信息反而可能對投資決策造成不利影響。保持距離,專注於長期價值,而不是被短期信息干擾,是更明智的選擇。 經濟政策 所有金融危機都有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相伴。寬鬆的貨幣政策給經濟注入了過多的流動性,並由此啟動了盲從之車。如果紙幣和貸款泛濫成災,資產價格的瘋漲會導致一場經濟災難。 距離的重要性 羅拉是圭亞那叢林集體自殺事件的少數幸存者之一。她在1978年11月18日不在叢林營地,而是在圭亞那的首都喬治敦。正是這段距離使她幸免於難。如果你不想被盲從的潮流席卷而去,必須與其保持距離。 保持距離,遠離喧囂,專注於長期價值,這是巴菲特和格羅斯成功的秘訣之一。
工程師贾格斯利用失衡的轉盤,在輪盤賭中贏得了325,000美元。了解轉盤的微小缺陷使他能夠利用隨機性的漏洞贏錢,從此他再也不賭博。這讓我們思考,股市這個大輪盤是否也可以被操縱。
在體育運動中,常聽說“熱手效應”,即某些運動員在特定時期表現特別好,做什麼都成功。這在投資中是否也存在呢?研究顯示,運動員的“熱手效應”其實是隨機事件,並無科學根據。這讓我們反思,投資者的成功是否也是運氣使然?
圖表分析試圖通過技術指標預測股價走勢,聲稱可以找到規律。然而,這種方法常常誤導投資者,讓他們誤以為市場行為是可預測的,而實際上市場充滿隨機性。
技術分析依賴於找到模式,但這些模式往往是隨機產生的。即使某些股價走勢符合圖表技術,也不代表這是一種可靠的投資策略。正如隨機投擲硬幣也可能形成某種模式一樣,股市走勢中的模式也可能只是巧合。
人們容易根據直覺判斷,而忽視統計概率。例如,描述某人是內向且注重細節,我們會傾向於認為他是圖書管理員而非農夫,儘管後者的概率更高。這種錯誤的代表性啟發,讓我們在投資決策中也常犯錯。
與其相信股市走勢能被預測,不如承認市場的隨機性。例如,股市的“十月效應”被視為危機月份,但實際上每個月份的危機概率是相同的。我們只是因為記住了十月的危機事件,才誤以為十月特別危險。
研究顯示,所謂的“熱手效應”並不存在,運動員的表現是隨機的。同樣,投資者的成功也可能只是運氣使然。這提醒我們,不要過度依賴所謂的成功模式。
投資傳奇比爾·米勒連續15年擊敗標普指數,這聽起來是超凡能力。但實際上,這可能只是運氣。當成千上萬的基金經理和資產管理人在市場上競爭時,總會有幾人連續多年跑贏市場。
人們往往忽視隨機性,認為某些現象必有原因。但事實上,很多市場行為是隨機的,不應過度解讀。理解隨機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隨機性在量子力學、生活和股市中扮演重要角色。儘管愛因斯坦拒絕隨機性,我們必須接受它的存在。投資時要進行理智的風險管理,不要過度依賴模型和法則,並對所有看似穩固的關聯保持懷疑態度。隨機性無處不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
各位聽眾,今天我們來談談損失憎惡和沉沒成本的誘惑,這是關於人類心理如何影響我們生活和投資決策的故事。
讓我們從一場令人難忘的足球比賽開始。1965年3月,歐洲冠軍杯四分之一決賽,科隆第一足球俱樂部對陣利物浦俱樂部。雙方在三場比賽後仍然0∶0平手,於是裁判決定用硬幣投擲來決定勝負。第一次投擲時,硬幣垂直插入泥地,第二次投擲讓利物浦勝出。這對科隆球員沃爾夫岡·韋伯來說是一場災難,他相信第一次投擲其實偏向科隆一方。
這場比賽展示了隨機性在決策中的影響。儘管硬幣投擲看似公平,但實際上充滿了不確定性。研究甚至發現,比利時的一歐元硬幣因重量分佈不均而存在偏差。
沉沒成本效應讓我們在投資中也常常陷入困境。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鴿子啄一個按鈕來獲得食物。鴿子需要隨機地啄多次才能得到食物,最好的策略是在多次失敗後重新開始。然而,除了361號鴿子外,其他鴿子都選擇繼續啄到精疲力竭。
當同樣的實驗對象變成大學生時,他們的表現也不比鴿子好。他們也不願意承認失敗,選擇繼續按鍵,這說明沉沒成本效應普遍存在。
這種行為不僅出現在實驗室,也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等待公車時,我們常因已經等了很久而不願意離開,儘管步行可能更快。這種對沉沒成本的執著讓我們難以做出理性的決策。
企業家在面對投資決策時也會陷入這種心理陷阱。假設你是一家飛機製造公司的總裁,已經投入了1000萬美元研發隱形飛機,但競爭對手推出了更好的產品。大多數人選擇繼續投入,這是荒謬的,因為理性來說應該立即停止投資。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也常因沉沒成本而犯錯。假設你以100歐元買了一支股票,後來跌到20歐元。你是否會繼續增持這支股票,期待它回升?這是一個錯誤的決策,因為你只是想拯救已經失去的資金,而不是基於理性的分析。
保本產品看似安全,但其實並不是最佳選擇。大部分人只會在股價低迷時購買這些產品,實際上應該在股價高漲時購買。這種錯誤的時機選擇讓投資者錯失了更多收益。
為了避免損失憎惡帶來的影響,我們應該:
我們在面對損失和盈利時,常常是“感受”出來的,而不是理性計算出來的。例如,作者提到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賽車手——邁克爾·舒馬赫。大家可能知道,舒馬赫在賽道上是個天才,但你知道嗎?他曾特意從瑞士開車到德國去購買便宜的果醬,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省下一筆小錢。這樣的行為讓人覺得他是個“吝嗇的百萬富翁”。
另一位節儉的百萬富翁——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他從年輕時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經常會在商場快要打烊時去購物,因為那時候新鮮食品會打折。他甚至還會使用去年的聖誕卡,重新寄給朋友。
這些故事聽起來可能有點極端,但它們揭示了我們每個人在處理金錢問題時,經常會被“相對性”所影響。比如說,當我們在購物時,如果能省下5歐元,我們會覺得很划算;但當我們在一件昂貴的商品上省下同樣的5歐元時,我們卻覺得這根本不值一提。
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假設你正在購買一件價值125歐元的夾克,和一個價值15歐元的計算器。如果售貨員告訴你,另一家分店的計算器正在打折,只賣10歐元,你會願意為了省下這5歐元而去另一家店嗎?大部分人會願意,因為5歐元相對於15歐元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但如果你是購買一件125歐元的夾克,同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就不會為了省5歐元而多跑一趟了。
這說明了我們對金錢的感受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我們的決策常常受到這種相對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會讓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書中還討論了“損失憎惡”的概念。人們對損失的痛苦,遠遠大於獲利的快樂。這也是為什麼在股票市場中,很多投資者會“售盈持虧”,也就是說,賣掉那些盈利的股票,卻保留虧損的股票,期待它們能夠回本。
最後,作者還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大宗購買中,小額支出往往會被忽視。當我們購買房屋或汽車時,往往會忽略那些額外的小費用,因為在總額巨大的情況下,這些小費用顯得不那麼重要。但事實上,這些小費用積少成多,最終可能會累積成一筆不小的支出。
本章透過幾個重要的故事,探討錨定效應和框架效應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判斷。故事一:1000歐元的股票在德國3Sat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中,金融專家費爾契曾公開推薦一支當時價格僅為250歐元的生物技術公司股票,目標價高達1000歐元。這個目標價立即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並且對投資者的估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最終,這支股票的價格並未達到預期的1000歐元,但這個高價成為了市場上的“錨”,使得投資者對該股票的期望過於樂觀。故事二:錦標賽概率在大學的一個實驗中,教授分別問學生某足球隊奪冠的概率和不奪冠的概率。結果顯示,被問到奪冠概率的學生估計該隊奪冠的機率較高,而被問到不奪冠概率的學生則估計較低。這說明,問題的表述方式(框架)會顯著影響人們的判斷。故事三:非洲國家數量心理學家特沃斯基和戈爾曼在實驗中讓參與者猜測非洲國家中有多少是聯合國成員國。他們首先轉動一個輪盤,隨機選出一個數字,然後問參與者聯合國成員國數量是多於還是少於這個數字。結果顯示,參與者的估計值往往受到這個隨機數字的影響,這展示了錨定效應的威力。故事四:房屋估價一組專家被分成兩組,分別被告知同一房屋的不同售價。結果顯示,兩組專家對房屋價值的估計相差超過10,000歐元,這明顯受到初始價格(錨點)的影響。故事五:框架效應的力量在涉及治療流行病的假設情境中,兩種不同表述方式的選項實際上結果相同,但人們選擇的方案卻大相徑庭。當表述為“200人會獲救”時,多數人選擇較保險的方案;而當表述為“400人會死亡”時,多數人則選擇較冒險的方案。這顯示出框架效應對決策的巨大影響。總結透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錨定效應和框架效應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錨定效應使我們的估計和判斷容易受到初始數值的影響,而框架效應則通過改變問題的表述方式來改變我們的選擇。了解和掌握這些效應,有助於我們在生活和投資中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達斯汀·霍夫曼的瓶子 奧斯卡獎得主達斯汀·霍夫曼雖然有足夠的錢買書和娛樂,但仍然向朋友借錢買食物。這是因為他把錢分配到不同的心理帳戶裡,每個帳戶有明確的用途。霍夫曼不會隨意挪用「書籍」或「娛樂」帳戶裡的錢來買食物,這展示了心理帳戶對他日常財務決策的深遠影響。
劇場票例子 當人們丟失已購買的劇場票時,他們通常不願再買一張新票。然而,如果他們丟失的是等值的現金,大多數人會選擇再買一張票。這是因為丟失的現金被記入不同的心理帳戶,而不是「觀看演出」帳戶,因此不會影響到看演出的預算。
賭場獎金 某出版社的員工每人收到50歐元獎金,大部分人選擇去賭場,並在損失50歐元後停止賭博。這是因為他們把獎金視為額外收入,並將其記入「其他」帳戶,而不是自己的錢。
意外收入的花費 研究顯示,收到10美元抵扣券的顧客平均多花費1.3%,且購買了平常不會購買的商品。這表明饋贈貨幣被記入「其他」帳戶,使得花費變得隨意,超出了原本的預算。
小額支出的輕率 當人們在大額購買後面對小額附加費用時,比如在購買計算機後選擇保險費,往往會覺得這點小錢無關緊要。這是由於相對性效應和心理帳戶的影響,人們將小額支出和大額支出混為一談,失去了對小額支出的控制。
信用卡的危險 使用信用卡支付時,人們感受不到花錢的痛苦,導致支出增加。研究發現,用信用卡支付的報價幾乎是現金支付的兩倍,因為人們不將信用卡視為真實貨幣,從而花費更加隨意。
出租車司機的收入目標 紐約出租車司機在好掙錢的日子提前下班,在壞日子多工作。這是因為他們設定了日收入目標,一旦達到就關閉「當天收入」的心理帳戶。這解釋了為什麼在雨天難以打到出租車,因為司機在好天時更早結束工作。
心理帳戶是人們在管理財務時的一種心理機制,通過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帳戶」來控制支出。這種機制雖然有助於管理和規劃財務,但也會導致不合理的決策,例如不願意動用「書籍」帳戶的錢來買食物,或在面對小額支出時顯得隨意。此外,信用卡和額外收入往往被視為「其他」帳戶中的資金,導致過度消費和財務失控。理解心理帳戶的運作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財務,避免因心理帳戶帶來的決策偏誤。
不作為的機會成本通常被低估,特別是在投資決策上。人們往往因為情感依附而不願意放棄手中的資產,即使這些資產正在貶值。這種現象被稱為“賦予效應”。
傑克·肯內奇教授的一個實驗展示了賦予效應的力量。他讓大學生選擇保留咖啡杯或巧克力條,結果顯示大學生更傾向於保留最初分配給他們的物品,無論是咖啡杯還是巧克力條。這證實了人們對已擁有物品的依戀。
實驗室模擬市場中的賦予效應也證實了這一點。出售者總是要求比購買者願意支付的價格更高,這導致市場交易量下降。然而,這種效應在金融市場中較少出現,因為專業經銷商通常不把交易的有價證券視為自己的財產。
賦予效應和慣性謬誤會讓我們在投資和其他決策中付出昂貴的代價。通過認識這些心理陷阱並採取適當的策略,我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資產,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背景:
故事: 1960年,羅伯特·斯特榮在加州奧蘭治縣的財政部找到了一個職位,儘管他大學沒畢業,且財務經驗僅限於曾在一家破產公司工作。他抓住這個機會,迅速爬上了事業的巔峰,成為奧蘭治縣的司庫,負責該縣資金的投資和增值。
斯特榮取得了顯著成就,他每年都為奧蘭治縣的金庫添磚加瓦。然而,他過於自信,開始投資高風險的衍生產品,最終因1994年利率上升而遭受重創,導致奧蘭治縣破產,自己也因挪用公款被判處一年監禁。
案例:
這些案例顯示,過度自信和高估自己能力的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實驗: 心理學家埃倫·蘭格的實驗顯示,人們在與傻瓜對戰時下注更多,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比對手更聰明。然而,這種信心在純運氣的遊戲中毫無意義。
控制幻覺: 人們喜歡相信自己掌控一切,即使在完全隨機的情況下也不例外。這種幻覺導致他們在股市中過度自信地進行高風險投資。
人們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這種偏差使他們無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而重蹈覆轍。
研究: 特倫斯·奧迪恩的研究表明,男性投資者比女性更自信,且交易更頻繁,然而他們的收益卻低於女性。這是因為頻繁交易帶來的高成本抵消了收益。
男性比女性更具冒險精神,這在牛市中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但在熊市中,女性的謹慎投資策略更具優勢。
人們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未來的收益,這導致他們在投資中做出不理智的決定。例如,大部分基金經理認為自己的表現高於平均水平,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現象: 人們在知道某個事件的結果後,往往會高估自己預見該結果的能力。這種偏見使得他們在未來做決策時過於自信,忽視了隨機性和不可預見的風險。
珍珠港事件: 儘管有許多預警信號,美國仍未能預見日本對珍珠港的突襲。事後看來,這些信號似乎預示了襲擊的必然性,但在事前,很難從中預見具體的威脅。
總結: 狂妄自大和過度自信是投資者面臨的巨大陷阱。了解並警惕這些心理偏差,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重蹈覆轍。
有一位墨西哥神槍手,用手槍朝一堵牆射擊,然後在彈孔的周圍畫上靶子,自誇自己射擊技術高超。這個故事生動地展示了證實偏見的本質:我們傾向於只關注那些支持我們觀點的證據,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忠於某品牌的消費者常常會付出更多。研究顯示,忠於別克品牌的老顧客平均多支付1,000美元,而忠於奔馳品牌的老顧客則多支付約7,500美元。他們相信這些車值這個價,因此心甘情願多花錢,這正是證實偏見在作祟。
維爾納·巴爾科,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統計局的一位負責人,曾深受一句箴言困擾:“不要相信不是你自己編造的統計數據。”這句話常被歸因於英國首相丘吉爾,但巴爾科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句話並非出自丘吉爾,而可能是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用來抹黑丘吉爾的。
投資基金行業中,有些基金公司會故意用績效較好的基金做廣告,而忽略表現不佳的基金。這些基金公司的總體業績可能並不如廣告所示,這種現象被稱為“幸存者偏見”。我們常常只看到幸存者,而忽略了那些失敗的案例。
基金排行榜看似能幫助我們找到最好的投資,但事實上,這些排行榜常常受到短期表現的影響。名列前茅的基金在下一年表現不佳的可能性很高,這是因為他們的成功往往只是偶然現象,而非長期實力。
股市預言家常用模糊的語言來發表預測,利用我們的證實偏見。他們做大量預測,事後只強調那些應驗的部分,讓我們誤以為他們有預測未來的能力。這就像墨西哥神槍手一樣,先射擊再畫靶子。
統計學家羅伯特·馬修發現,在歐洲,白鶴的數量與新生兒的出生率存在相關性。但我們知道,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是因為更大的國家有更多白鶴和更多新生兒。這種伪相關提醒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統計數據所迷惑。
有研究顯示,美元下跌時黃金價格上漲,但這種關聯在不同時期並不一致。世界黃金協會的研究可能帶有偏見,因為他們有推廣黃金的利益。我們應該批判性地思考,避免輕信這種證實偏見。
我們必須學會從相反的角度思考,質疑自己的假設,才能避免證實偏見帶來的錯誤決策。例如,當我們對某個投資產品有好感時,應該刻意尋找反面的信息,以全面了解真相。
證實偏見讓我們在信息海洋中迷失,只看到我們想看到的,忽視其他重要的證據。只有保持批判性思維,質疑自己的假設,我們才能避免證實偏見,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巴西最富有家族的繼承人喬治·貴諾,將巨額財富揮霍一空,最後二十年只能貧困度日。他的教訓是,不能準確計算幸福生活的成本,導致人未死,錢已光。
哈里·馬科維茨提出了“分散化投資組合”的策略,利用巧妙的比例混合不同投資,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馬科維茨本人並未遵循自己的理論,而是簡單地將資產對半分配在股票和債券上。
在《德國養老地圖》中,北部和東部的退休金普遍低於預期,許多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即使有56%的德國人通過私人養老保險達到滿意的退休金水平,但仍有44%的德國人面臨老年經濟困難。
人們常常知道應該為未來儲蓄,但在面對短期誘惑時,卻難以堅持。這種“時間上的矛盾態度”導致人們在短期內做出不利於長期幸福的決策。
像奧德修斯在聽到塞壬歌聲前將自己綁在船桅上,人們需要在意志堅強的時刻設置自我約束的機制,防止未來因誘惑而做出錯誤決策。例如,定期自動儲蓄計劃能夠幫助人們在不經意間建立穩定的養老資金。
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策略。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太大。投資者應該將資金分散到多個投資項目、不同的行業,甚至是不同的地區,以降低單一投資失敗對整體財務狀況的影響。
長期投資能夠平滑市場波動,降低風險,實現穩定增長。錯過市場的關鍵交易日會大幅降低投資回報,因此,持續的長期投資能確保不錯過重要的投資機會。
本華·曼德勃羅的分形幾何學揭示了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傳統的正態分布理論低估了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準備好面對市場的“魔鬼巨浪”,保護資產免受極端波動的影響。
利用心理賬戶和自我約束機制,如自動儲蓄計劃和特殊用途賬戶,能夠幫助人們克服短期誘惑,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
總結來說,長期投資和分散投資是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策略。通過合理分配資產,並持續進行長期投資,能夠有效降低風險,實現穩定增長,確保財務健康。
精神市場營銷是一種利用心理學技術來影響消費者行為的策略。銀行根據客戶的不同心理類型,如“看守人”、“美食者”、“表演者”等,採取不同的話術,目的是激發潛意識中的恐懼、幻想和激情,從而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掏出錢包。灰色資本市場的心理陷阱灰色資本市場的騙子經常利用心理學來欺騙小投資者。他們會利用潛在受害者對損失的恐懼,說服他們進行看似合理的投資。騙局通常開始於一個引誘者,隨後是一個進一步讓受害者投資的載入者。這些騙子利用人們對完整性和持久性的渴望,使受害者不斷追加投資,最終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何避免心理陷阱防範心理陷阱的一些建議包括:
保持與股市的健康距離,不要每天關注股市變動。
將冒險資金與其他資金分開,避免整體資產受到風險。
使用硬幣來提醒自己偶然事件的不可預測性,避免過度樂觀。
在做投資決策前記錄下所有考量因素,並認真對待反對意見。
設立自動止損委託,防止情緒影響投資決策。
儘早開始儲蓄,利用時間和復利效應。
總結 :
精神市場營銷和灰色資本市場的騙子都利用了人們的心理弱點。我們需要學會如何保持理性,避免成為這些心理陷阱的犧牲品。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保持冷靜和理性,是保護自己財務安全的關鍵。
2006年9月30日是我作為一家德國報紙財經記者的最後一天。我將長年佔據我辦公室書架的所有書籍裝入紙箱,準備帶回一所高校。
當我從金融市場回到學術界時,我們之前了解的許多行為金融學思想也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這些思想從布滿粉筆灰的教室走向了金融市場。一些公司聲稱已將這個學科的知識應用於投資過程或產品中。
毫無疑問,行為金融學的思想是聰明、吸引人且非常直觀易懂的。然而,金融行業仍難以靈活運用這些思想並成功地將其移植到資本市場。這也許是因為人類過於多樣化且難以預測,無法通過單一標準來解釋。因此,人們應深入理解這本書中的思想。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過度樂觀的,或者會跌倒在人類心理設置的陷阱中。從這個角度看,行為金融學提供了一種藥方,雖然有效,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不必要的。因此,應警告人們不要過度服用這種藥物,否則會產生副作用。
目前,有一種觀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報頭和社論中,即認為人類總是完全非理性的,金融市場是個瘋人院。在那裡,瘋狂是常態,參與者都是瘋子。這種結論既輕率又危險。也許那些持這種看法的人本身就患有精神病。他們將一種既不完整又無法解釋一切的理論視為唯一有效的真理。事實上,絕對的理論總是以失敗告終。
資本市場是喧囂的、混亂的,本質上難以理解。但這並不意味著那裡工作的人都是傻瓜。在為報紙追蹤資本市場的8年中,我經歷了許多危機和繁榮、股價飛漲和暴跌,認識了許多在這些劇變中扮演主角和配角的人。他們中沒有一個是傻瓜,很多人受過良好教育,非常聰明和敏銳,也絕不是沒有道德的怪物。他們就是一些普通人。
人們也必須這樣理解資本市場:這是一個有很多人在那裡工作的地方。他們中有的很聰明,有的沒那麼聰明,有的敢於冒險,有的害怕冒險,有的過於大膽,有的過於膽怯。所有的人類性格特質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因此,不應該過於誇張地認為資本市場的人都是瘋子,且總是出錯。儘管我們有時會做愚蠢的事,但可以信賴的是人類的聰明、機智和創造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還總在這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