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大樓容易遇到機歪人的地方 - 電梯

辦公大樓容易遇到機歪人的地方 - 電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種,也是除了在商辦以外也容易遇到的

就是門一打開就想要衝進去的

所以除了電梯門以外 通勤車輛的車門也很容易遇到

當大家都以為先出後入是常識的時候

總會有反智的少數會不顧一切

彷彿以為先衝進電梯就可以比較早上樓一樣

住家大樓遇到這樣的情況時

我有一個辦法

但也只有一個場合可以反制

就是倒垃圾的時候

我會拿著垃圾

讓它們保持在身體的前側

到達一樓的時候如果有白目低能的小孩衝進來搭配沒在教小孩的家長時

就能讓這些沒教養的東西跟垃圾撞個滿懷

很期待他們滿臉被噴汁的時刻

只可惜現在只有遇過垃圾撞垃圾彈開的狀況

還沒有撞到噴汁過

可是如果是倒垃圾以外的情況

就不知道要怎麼處理了

希望有人有奇招可以分享





第二種常見的是剛好相反

在電梯外面等裡面的人出來

一直不出來

等到電梯門都快要關起來了

才突然探個頭慢慢走出來

喔!原來是很專心的在用手機

忘記自己在搭電梯要出電梯門呀!

全世界都在等他出來

全世界都在等他確認外面是一樓

全世界都在等他慢慢地裝沒事走出來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第一種人遇到第二種人

滿搭的

一個急著衝進來但是上不去

一個待著不出去但是看到有人進來以為自己還沒到一樓

兩個低能兒都沒辦法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剛好湊一對


順便補充一種

中途到了某一層停下來

電梯門打開結果沒有人進來

過了幾秒鐘才突然有一個在滑手機的人慌慌張張跑進來

又是一個在滑手機不知道電梯來的人

然後全世界都要等他意識到電梯來了


最後

還是希望這樣的人可以好好反省

不要造成大家的困擾

謝謝

raw-image



avatar-img
Mr. Colin 的沙龍
38會員
164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 Coli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北部的商辦或是銀行 經常可以遇到這種設計 也就是辦公大樓的玻璃旋轉門 是可以同時容納三個人在裡面 大家一起推門旋轉 讓人進去或出來 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很多人是不推的 他們走進那暫時屬於他們的空間之後 假裝把手放在本來是設計要讓那們施力的圍欄上 看起來好像想要推...
大考明明就是用分數定勝負 感覺很公平 所以為什麼除了大考以外還有推薦甄試? 因為要照顧到學業成績比較弱的同學 讓他們也能夠憑其他專業或才藝 有機會進入好大學 看似更公平的制度 卻創造出學生砸大錢補才藝 父母靠關係安排做科展 打造一張輝煌的履歷...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高中時我的化學還不錯 特別是有機化學 但是真正讓我有興趣的是高分子化學 我記得最吸引我的是 小分子透過化學反應竟然可以產生連鎖反應 就像一群人手拉著手形成龐大的聚合物…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吧? 有沒有人會承認自己跟這個世界上某個人一模一樣? 既然如此 為甚麼我們要被要求特殊表現優秀 其他地方卻要跟他人保持相同?
如果一個外國人說中文有口音 你會覺得他是不僅會自己的母語又會中文而加分 還是覺得他既然要講中文就好好學好好講? 現在矽谷流行一個概念 有口音的 代表他熟悉英文以外的另一種文化 是一種優勢 大家會刮目相看 但我覺得在台灣的外商/日商菁英圈要跟上 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在北部的商辦或是銀行 經常可以遇到這種設計 也就是辦公大樓的玻璃旋轉門 是可以同時容納三個人在裡面 大家一起推門旋轉 讓人進去或出來 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很多人是不推的 他們走進那暫時屬於他們的空間之後 假裝把手放在本來是設計要讓那們施力的圍欄上 看起來好像想要推...
大考明明就是用分數定勝負 感覺很公平 所以為什麼除了大考以外還有推薦甄試? 因為要照顧到學業成績比較弱的同學 讓他們也能夠憑其他專業或才藝 有機會進入好大學 看似更公平的制度 卻創造出學生砸大錢補才藝 父母靠關係安排做科展 打造一張輝煌的履歷...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高中時我的化學還不錯 特別是有機化學 但是真正讓我有興趣的是高分子化學 我記得最吸引我的是 小分子透過化學反應竟然可以產生連鎖反應 就像一群人手拉著手形成龐大的聚合物…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吧? 有沒有人會承認自己跟這個世界上某個人一模一樣? 既然如此 為甚麼我們要被要求特殊表現優秀 其他地方卻要跟他人保持相同?
如果一個外國人說中文有口音 你會覺得他是不僅會自己的母語又會中文而加分 還是覺得他既然要講中文就好好學好好講? 現在矽谷流行一個概念 有口音的 代表他熟悉英文以外的另一種文化 是一種優勢 大家會刮目相看 但我覺得在台灣的外商/日商菁英圈要跟上 可能還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