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舊報紙書蟲——台灣 資生堂 美妝廣告

圖片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圖片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1 年,台灣光復不久後,行政院頒布「禁止奢侈品買賣令」,明文規定不得由國外進口、銷售化妝品與肌膚保養品。日本殖民時期在台灣的化妝品公司也跟著日本的撤離而離開。

圖片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在六零年代初期,女性化妝常常被視為一種「拋頭露面」的行為,被社會風氣所鄙夷。

不過到了約莫七零年代開始,乘著台灣經濟起飛,加工出口區的興起,大量的缺工,讓女性也漸漸投入勞力市場。女性從工作上得到的工資,除了大部分資助家庭經濟之外,也間接興起了新的化妝品經濟,另一方面,因為女性在職場上,不免受到社會眼光的「要求」,開始重視儀態端正、妝容體面、服裝正式,間接帶動了百貨經濟。


這裡想借用Langman 描述百貨公司經濟與銷售小姐之間的關係之「霓虹牢籠」,在追求自主的「完整」與「認同」的路徑上,似乎隱隱然地早就被劃出了一條社會「觀看」的路徑。

圖片資料來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在這些廣告之中,不免也能發現美妝產品常見的行銷手法,一直到今天都有異曲同工之妙,藉由「化妝表演」、「妝容教學」、「新妝發表」來推動產品銷售,或者百貨公司中櫃檯小姐亮麗、新潮形象的維持,讓走進百貨公司的消費者不禁覺得就像今天我們常常在社交平台中看到KOL的「妝容教學」短片,觀看者總會不自覺地接收暗示,如果我用這款品牌,一定可以畫出像他一樣好看的妝容。

又或者提供完整的教學說明(如圖),和各種化妝方案,讓廣告受眾覺得「無論如何這款產品都有我適合的使用方式」或者「有了這樣商品我能一次得到很效果」。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以回到上圖,唇膏色號這真的是千古難題XD,現在科技發達,手機隨時能看到各種色號顏色,甚至可以AI試妝,但也沒有減低我買唇膏的選擇困難啊!!!能夠用文字敘述各種唇膏色號,還要寫得非常吸引人,這真的是高手啊高手。

+僅記錄我在搜集其他資料時的隨處走走和想想,如有錯誤敬請提出


*參考資料

藍佩嘉(Lan, Pei-chia)(1998)。[銷售女體,女體勞動:百貨專櫃化妝品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詹璇恩(2020),〈當化妝不再虛榮,而是「禮貌」與「現代」的代名詞──臺灣美妝史上的70年代〉。故事,副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