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儒道釋。捌】

raw-image


睽違十四個月,終於可以寫第八章了,上文說到儒之鸞,與佛道之經藏,皆以文字所成,尤其是中華文化中,文字藝術精粹廣博,各個朝代皆有代表之文體,一字多義,一句多義,一文多義,更能呈現出信仰之豐富意涵,而這也非中華文化所特有,佛教傳入中土,在教典翻譯時,古德即有五不翻(註一),其中多含不翻,便是由於一詞含有多種意義,所以不翻,如男性出家眾比丘,因比丘有乞士,破惡,怖魔三義,是故不翻。

儒道經典,為中華本土所有,沒有翻譯問題,不過文言文同樣有多義之用,一文眾觀各得體悟,加之文字排列組合,更能衍生一文多義,抑或多文一義,為中華文化所特有,亦為宗教之用,如下文中所示,直橫皆可唸之。

金光普照武庚正

龍明降煙德歸一

如映水波延金龍

意照月明脈秋虎

首要由直而唸之:

金龍如意。正一龍虎

光明映照。庚歸今秋

普降水月。武德延脈

照煙波明

以左右相序而念之,中央之句,即為統攝一切,中間二字煙波,因光而顯,合而為光,即為"照光明"之意,直唸後為橫唸,即為上文,金光普照武庚正…….。

而若以七字文體而直唸之,即為下文:

金龍如意光明映

照普降水月照煙

波明武德延脈庚

歸今秋正一龍虎

這類型的文體,尤其在儒家神宗之鸞文體系中,更常見之,或藏頭,或多嵌,多有豐富著作傳世,究其因由,古時鸞社多為仕紳集結,知識份子眾多,仙聖下降,無驚豔之文,難以服眾,二者古時之仙聖,多為飽讀詩書之仕,體證大道之真人,眼界更是非凡。

最早期之鸞文,大概可追溯至晉,傳說哀帝興寧三年,南嶽魏夫人及上清諸仙真下降,以上清諸經及仙真傳記,修行雜事等傳授道士楊羲,後由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編撰,屬道教上清派重要經典,名之”真誥”,分二十卷,收錄於今道藏太玄部中,下文另述之。

註一:五不翻(祕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無故不翻,順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