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醫學系和牙醫系,在近十幾年來都是三類組的頂尖科系,成績好的三類組學生,無不想成為披上白袍的醫師。甚至有學生為了成為醫師,不惜在重考班奮鬥,為了就是爭取進入這個窄門。以前常常聽長輩說,當醫生很好賺,而且還很穩定,不會受經濟景氣影響,只要成績允許,選當醫生絕對不會錯。在同一間學校裡的醫學系一直以來都是比牙醫系高分,照理說除非是想當牙醫,不然幾乎都會把醫學系填在牙醫系前面。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學生在問: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我們先從醫學系和牙醫系的特色說起。

醫學系 -> 西醫師:

經過6年的醫學教育,通過兩階段國考後,拿到醫師執照,找醫院申請成為PGY (postgraduate year),或稱為不分科住院醫師。以前第7年實習已經沒有了,直接成為PGY開始工作。PGY需要受訓兩年,在不同的科別輪訓,才會再申請成為某一科專科住院醫師。專科住院醫師訓練根據科別不同,長達3-6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後,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科醫師,或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主治醫師。

牙醫系 -> 牙醫師

經過六年的牙醫訓練,第六年在醫院實習,通過兩階段國考後,拿到牙醫師執照,接下來有不同的選擇。第一個可以選擇PGY在醫院或有訓練PGY資格的診所接受PGY訓練,PGY訓練完成後,才可以自行開業。另外是直接到診所受雇。PGY訓練完成後,一樣可以申請醫院的次專科訓練。衛福部總共訂定十大部定專科: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齒顎矯正科、牙周病科、兒童牙科、牙髓病科、贋復補綴科、牙體復形科、家庭牙醫科及特殊需求者牙科。需要受訓2-3年,才能考取該專科醫師執照。

好,大概了解兩者的成長路線,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兩者的差異在哪裡?這邊先將網路上有人做的比較貼出來:

 

醫學系

優點:

1.未來可以選科,可能性更大

2.可以在就讀過程再思考未來想怎麼發展

3.好像不是只能在自己選的科別開業,但之前有看過家醫科醫師開整形診所,也可能是我誤會了

4.聽起來普遍薪水還是比牙醫多


缺點:

1.大學開始面臨選科壓力,必須很看重成績

2.未來會經歷很辛苦、一直值班的時期

3.未來不一定能開業,可能會一直待在醫院


牙醫系:

優點:

1.大學時沒有選科壓力,可以讀的比較輕鬆

2.未來實習期不用值可怕的班(聽我的牙醫說)

3.如果能開業,比較早開始賺錢也不會那麼辛苦

4.可以約診,掌握自己時間、較有生活品質


缺點:

1.我很怕進了牙醫系發現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又跑去重考

2.我不確定喜不喜歡素描與雕塑,雖然我做的都不差

3.據傳錢錢可能真的沒醫生多

4.現在牙醫越來越多,未來競爭激烈

來源:https://www.dcard.tw/f/exam/p/254847810


ChatGPT的比較結果如下:

raw-image

總結建議

  • 如果你重視生活品質、穩定性和較早達到高收入牙醫系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 如果你熱愛挑戰、對醫療使命感強,並且願意投入較長時間培訓以追求未來更高的成就和收入,醫學系會更適合你。



接下來,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網路上的影片及影片下面的留言

1. 牙醫系完勝醫學系?

2. 牙醫系完爆醫學系!?蒼藍鴿説對了嗎?填牙醫系前先想清楚,你想成為牙醫還是醫生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健保體制下,醫師的收入基本上是打折再打折,醫院拿走一部分,健保點值再打個折,最後到醫師手上的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多,而皮膚科、復健科、眼科、家醫科、整形外科、骨科等之所以熱門,至少會符合下面原因的其中之一:

  • 住院醫師訓練相對輕鬆,值班不會太忙,值班數少,甚至不用值班
  • 將來比較有機會去基層發展
  • 有一部分的治療需要自費

再來看看牙醫師的觀點

  1. 台灣牙科次專科一樣待在醫院完成

確實,如果牙醫要拿次專科如口腔外科、牙周病科等,的確要在醫院受訓。但是,選擇繼續待在醫院受訓次專科的牙醫多嗎?還是直接到基層診所工作的牙醫多?

  1. 醫學系撐過最痛苦的住院醫師時期,升上主治醫師後工作辛苦方面就跟牙醫差不多

確實,最痛苦的時期是住院醫師時期,如果撐過去還好說,可惜,有一部分的人仍然撐不過去,中途放棄訓練轉往比較輕鬆的科別,也許興趣也敵不過每日每夜的疲勞轟炸吧。這也是為什麼近年「直美」的醫師會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影片也提到用四到五年的住院醫師時間去換一生的志業,咦?怎麼越來越多專科醫師最後都跑去醫美或基層的診所?是因為經過四到五年的住院醫師生活或主治醫師生活後得到的啟發嗎?

  1. 住院醫師一週工時不能超過80小時
    外科系住院醫師笑而不語


因為自己是選擇醫學系成為醫師,所以就西醫的角度來說明幾點比較,也歡迎牙醫師夥伴們的補充。

一、選科

對我們來說,選科算是人生非常重大的事情,原因是因為每個科別根據業務內容不同,會有不同的工作型態及生活型態,有些科別的業務內容都是在醫院執行的。所以選科幾乎就是選擇接下來的三、四十年要做什麼事。

很遺憾的,選科一樣需要競爭,而不是有興趣就可以選什麼科。熱門科別如皮膚科、眼科、復健科、骨科每年都競爭激烈。而且,被選上的變因也很多,成績、學術研究、有沒有長輩和科內的人很熟、個性能力是不是考官們喜歡的、有沒有不好的傳聞。所以即使進入醫學系,很多人還是不能鬆懈,戰戰兢兢,深怕失去未來選熱門科的機會。

相比之下,牙醫系出來就是牙醫,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的確在學生時期比較不會有這方面的壓力存在。當然,如果對牙醫工作本來就沒興趣甚至不喜歡動手,那也沒有必要選牙醫系。

二、值班

這個問題也是常常被大家拿出來討論的。先說結論,醫學系開始工作後,大部分科別都需要值班。值班,就是從當天下班時間開始到隔天上班時間,如果病房有什麼事情,全部都會找值班醫師,一來很少能夠好好睡覺,二來有時候遇到病人狀況不穩定,或是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時候,壓力會很大,護理師,主治醫師也不一定會好聲好氣教你怎麼處理。依照醫院和科別的不同,甚至會到一個月8-9班,也就是幾乎每3天就要在醫院過夜,沒有舒服的床,沒有安穩的睡眠,沒辦法時常跟朋友出去玩或吃飯,想要排特休也要事先預班,還不一定排得到 (開刀的科別甚至連下班時間都沒辦法掌握,想要準時下班還可能會被主治醫師認為沒有想學開刀……)。由於對於生活品質影響非常大,所以如果很注重生活品質的人,通常也會選擇不用值班或是班數相對少的科別。

而大部分牙醫系學生畢業後就到診所受僱,所以不會有值班問題。就算在醫院工作值班,也不用像其他科別醫師會遇到病房有很多狀況需要處理。

只要在醫院,幾乎就是要值班,就算是主治醫師也一樣,只有到外面基層才沒有這個問題。

三、收入

其實這是我覺得近年來牙醫系越來越熱門的主因,而且跟健保制度有非常大的關係。在健保實施以前,當醫師雖然很辛苦,值班很累,但是成為主治醫師後聽說收入非常高,幾年買一棟房子不是問題。也聽說以前的人沒有很注重牙齒的問題,不會花很多錢在看牙醫上面,反而攸關性命的病會願意包紅包,花大錢接受治療。但是在健保開辦後,一切風雲變色,醫師做的大部分處置都被納入健保,看病變便宜,所以看病的人數大增,而且看病或開刀後收到的費用經過健保制度,大幅減少,甚至有些健保審查覺得醫療處置沒必要,還會放大核刪,也就是倒扣醫師的錢。所以現在很多主治醫師說,以前醫師的收入跟現在的收入差不多,考量到通貨膨脹,就等於是變相收入大幅減少。

相比之下,牙醫的業務範圍在近年來因為健保制度加上醫療進步,大家不需要花大把的鈔票在治療疾病,反而開始往外觀上面去花錢,像是牙齒矯正,植牙等,都是自費項目,不受健保限制。

另外,大部分牙醫由於往基層發展,雖然必須靠自己做出口碑來增加病人量,但同時收到的費用抽成又比在醫院來得高不少。相反的大多數科別的醫師都是在醫院,即使賺了很多也只是在幫醫院賺錢,實際拿到自己口袋的其實不多

所以一來一往,牙醫的收入水漲船高,和其他科別的醫師相比,甚至是超過的。當然,當醫師到基層時,收入就是靠個人造化了,上下限差距非常大。只是通常醫師可以到基層工作時,是在拿到專科醫師執照後,而一起畢業的牙醫師大約已經在基層工作5年左右,這段期間的收入幾乎牙醫是大勝住院醫師的,不只不用值班有生活品質,還有比醫院的住院醫師多很多的收入。有人甚至會說牙醫系剛畢業工作就可以拿西醫剛升主治醫師的薪水。

四、關於醫美

外面醫美像是雷射、音波電波、打玻尿酸、微晶瓷,都是只要有醫師執照就可以做的,所以PGY能做,內科醫師能做,復健科醫師能做,急診科醫師能做。也就是說,雖然可以對外說自己是醫美醫師,但實際上是什麼專科訓練出來的就沒有特別限制了。至於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醫師對於醫美趨之若鶩,不外乎就是收入跟生活品質。因為醫美相關處置都是自費,在診所也不用值班,所以有不少不想繼續待在醫院的醫師轉戰醫美診所。當然,還是有一些美容醫學手術有限定專科:

  1. 臉部削骨: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顎面外科、眼科、神經外科。
  2. 臉部以外其他部位削骨:整形外科、骨科。
  3. 中臉部與臉頸部拉皮: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顎面外科、眼科、皮膚科。
  4. 鼻整形:耳鼻喉科、整形外科。
  5. 義乳植入之乳房整形:整形外科、外科。
  6. 脂肪抽取量達一千五百毫升或總抽出量達五千毫升之抽脂:整形外科、皮膚科、外科、婦產科。
  7. 腹部整形:整形外科、婦產科、外科、皮膚科。
  8. 全身拉皮手術:整形外科。

資料來源:https://www.mohw.gov.tw/cp-16-42855-1.html

五、關於牙醫越來越多

我想不少人會有顧慮的是有一群從國外接受牙醫訓練後回來的牙醫系學生。但其實歸國牙醫系學生還是需要另外通過考試,而且每年只會釋放一部分名額,再加上許多牙醫在畢業後,還是要繼續進修學習。所以只要有持續積極學習,就不用太過擔心將來會因為變競爭而影響很大。

 

總結來說,在健保制度實施之後,醫療產業的輝煌時期已經成為過去式,年輕醫師也會透過網路揭露醫療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們逐漸知道唸醫學系和牙醫系的未來會遇到什麼挑戰。好好思考一下當醫師和牙醫的差別,也可以跟不同科別的醫師了解一下,最後再做出一個自己能接受的選擇。

以前看了一本故事書,書名為《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雖然容易閱讀,卻也寓意深遠。期許自己也能不懈怠,在擁有一個乳酪的時候,也不忘去尋找下一個乳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想起當初自己學習日文,是為了興趣,想要聽懂動畫、日劇、綜藝節目、歌曲在說什麼,加上常聽到上大學就應該學一下第二外語。於是,日文當然就雀屏中選啦。一路上從50音開始背,跟著學校上兩年基礎日語,利用網路資源和參考書學習,然後突發奇想,想在暑假直接報名N1
新訓結束後,我以為等待著我們的,是一連串的裝備保養,一路到結訓。 但……似乎對憲兵來說,是一種奢望?
首抽竟然抽到陸軍憲兵?!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趕緊上網查一查,不查還好,一查發現,咦?怎麼訊息這麼少,這樣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會不會東漏西漏,傻傻地進去結果被長官「關注」?沒關係,弟兄我幫你列好清單了,讓你可以安心踏入軍中的世界。
回想起當初自己學習日文,是為了興趣,想要聽懂動畫、日劇、綜藝節目、歌曲在說什麼,加上常聽到上大學就應該學一下第二外語。於是,日文當然就雀屏中選啦。一路上從50音開始背,跟著學校上兩年基礎日語,利用網路資源和參考書學習,然後突發奇想,想在暑假直接報名N1
新訓結束後,我以為等待著我們的,是一連串的裝備保養,一路到結訓。 但……似乎對憲兵來說,是一種奢望?
首抽竟然抽到陸軍憲兵?!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趕緊上網查一查,不查還好,一查發現,咦?怎麼訊息這麼少,這樣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會不會東漏西漏,傻傻地進去結果被長官「關注」?沒關係,弟兄我幫你列好清單了,讓你可以安心踏入軍中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進入護理學校的學生們,面臨選擇護理的原因,有的是自願,有的卻受到家人的影響。無論原因如何,這將是一條不歸路,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和時間。對於沒有興趣的人來說,未來的路將很難維持下去。
Thumbnail
本來要發討論區的,只是討論區一直呈現“錯誤頁面”,只好當成主文PO了。接到◯伶傳的Messenger訊息,說她通過繁星二階,順利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伶,是我以前國中數學班的學生。 她是個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孩子,目標也十分明確。 第一個醫學系的學生;好開心,也替◯伶開心!
Thumbnail
Dentists (牙醫師) 牙醫師「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的來源)並治療患者的牙齒、「牙齦」(幫助固定牙齒的柔軟、粉紅色的材料)以及口腔相關部位的問題。
Thumbnail
文章分享醫學檢驗學所需的課程,職業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在醫院、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等。透過國考後,可以成為醫檢師在醫院工作,也可以進入臨床試驗相關工作,另外也有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分享醫學系面試的準備心得,包括如何開始準備、蒐集考古題的方式、以及面試練習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到準備醫學系面試的同學們!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進入護理學校的學生們,面臨選擇護理的原因,有的是自願,有的卻受到家人的影響。無論原因如何,這將是一條不歸路,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和時間。對於沒有興趣的人來說,未來的路將很難維持下去。
Thumbnail
本來要發討論區的,只是討論區一直呈現“錯誤頁面”,只好當成主文PO了。接到◯伶傳的Messenger訊息,說她通過繁星二階,順利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伶,是我以前國中數學班的學生。 她是個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孩子,目標也十分明確。 第一個醫學系的學生;好開心,也替◯伶開心!
Thumbnail
Dentists (牙醫師) 牙醫師「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的來源)並治療患者的牙齒、「牙齦」(幫助固定牙齒的柔軟、粉紅色的材料)以及口腔相關部位的問題。
Thumbnail
文章分享醫學檢驗學所需的課程,職業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在醫院、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等。透過國考後,可以成為醫檢師在醫院工作,也可以進入臨床試驗相關工作,另外也有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分享醫學系面試的準備心得,包括如何開始準備、蒐集考古題的方式、以及面試練習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到準備醫學系面試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