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持續崩壞,「直美」成為新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一個月來,「直美」一詞在醫界迅速竄紅。究竟什麼是「直美」?這個詞源自日文(ちょくび),指的是初期研修醫師在結束訓練後,直接投入醫療美容產業。在台灣,「直美」指的是 PGY(不分科)醫師在完成或甚至尚未完成訓練時,不拿專科就轉向醫美行業發展。

「直美」現象的崛起

先來看影片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uWfweSE2o

根據台大醫院院長的說法,近年來甚至連台大醫學院的畢業生都開始出現「直美」現象,醫界更戲稱這股趨勢為「直美潮」。他憂心未來台灣醫療可能會面臨「看得到病,卻救不了命」的窘境。那麼,為何愈來愈多年輕醫師選擇離開傳統醫療體系,投身醫美呢?

年輕醫師選擇「直美」的原因

  1. 收入顯著提高
    醫美屬於自費市場,薪資普遍較傳統醫療行業高,收入穩定且具吸引力。
  2. 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醫美行業工作,不必輪值夜班,不需要承擔急診壓力,工作時間相對固定,讓醫師能兼顧生活與事業。
  3. 擺脫高壓、高工時、低薪環境
    醫院工作強度極高,住院醫師每週工時往往超過80小時,還需應對繁重的研究與教學壓力,長期下來容易身心俱疲。
  4. 選不到理想的專科
    醫學生在進入住院醫師訓練後,若無法順利進入心儀的專科,可能會轉而考慮其他選擇。
  5. 醫美業務門檻較低
    許多醫美療程如雷射、玻尿酸、肉毒桿菌注射等,並不需要專科執照即可執行,吸引不少年輕醫師投身其中。

醫療環境困境與醫師心態轉變

在健保制度的限制下,許多醫療行為的收費早已不符合其應有價值,但醫師承受的壓力卻有增無減。年輕醫師看到同行離開醫院,轉戰醫美後不僅經濟改善,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難免心生嚮往。

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亦不可忽視。當住院醫師每日在醫院忙得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好好吃飯、睡覺,甚至無法陪伴家人時,卻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已「直美」的同學分享精緻美食、旅遊生活、甚至買車買房的照片,這種對比無疑加速了他們對現狀的不滿。

「直美」現象的影響與未來

YouTuber 達特傑生在其影片中,也談到了許多醫師的想法。他們認為,救命科別的健保給付不高,病患與家屬對醫師要求嚴苛,醫療糾紛風險高,導致許多醫師對臨床工作的回饋感降低。在這種高壓環境下,醫美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甚至可說是一種理性的職業轉換。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YzsDgOoZk

試想,若你是一位住院醫師,每週工時超過80小時,忙於臨床工作、研究與報告,沒有時間與朋友聚餐,更無法好好陪伴家人。當你終於有空滑開 IG 或 Facebook,卻看到「直美」的同學分享優渥的生活,甚至主動邀請你加入醫美行業,說明待遇優渥、生活穩定。你,會不會心動?

這波「直美」潮,正在改變台灣醫療生態,也將影響未來的醫療人才分布。面對這樣的趨勢,醫療政策該如何調整,以留住優秀人才?或許,這才是我們真正該關心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尋找下一個美味的乳酪
0會員
8內容數
以前看了一本故事書,書名為《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雖然容易閱讀,卻也寓意深遠。期許自己也能不懈怠,在擁有一個乳酪的時候,也不忘去尋找下一個乳酪。
2025/01/04
隨著pgy 兩年,外科R1、R2過去,終於成為整形外科R3啦,外科R3就不再會到不同外科去輪訓,而是會fix在固定的專科訓練和值二線班(看照會)。先來説說這半年我在整型外科都做了什麼事。
Thumbnail
2025/01/04
隨著pgy 兩年,外科R1、R2過去,終於成為整形外科R3啦,外科R3就不再會到不同外科去輪訓,而是會fix在固定的專科訓練和值二線班(看照會)。先來説說這半年我在整型外科都做了什麼事。
Thumbnail
2024/08/18
8月,是新手PGY上工的日子,也就是新進的住院醫師們,開始要實際照顧病人、值班,從學生身份轉變為醫師的身份。因此,我想分享一下,當初pgy剛上工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
Thumbnail
2024/08/18
8月,是新手PGY上工的日子,也就是新進的住院醫師們,開始要實際照顧病人、值班,從學生身份轉變為醫師的身份。因此,我想分享一下,當初pgy剛上工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
Thumbnail
2024/08/11
每天早晨起床,匆匆忙忙梳洗後出門上班,經過便利商店,自然而然地走進去,買一杯拿鐵,作為一天的開始。下午工作之餘,也時不時的走到便利商店買一杯拿鐵,做為辛苦工作的小確幸。後來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中了「拿鐵效應」。
Thumbnail
2024/08/11
每天早晨起床,匆匆忙忙梳洗後出門上班,經過便利商店,自然而然地走進去,買一杯拿鐵,作為一天的開始。下午工作之餘,也時不時的走到便利商店買一杯拿鐵,做為辛苦工作的小確幸。後來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中了「拿鐵效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當然還是有滿腔熱忱的醫師,自願在偏鄉付出青春年華,日復一日的為地方上的鄉親服務。每年的醫療奉獻獎名單一出,不乏這類好心腸的醫師。但是在台下的我,卻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因為付出三十年的光陰而獲獎。 在偏鄉醫療中,不需要英雄。 真正需要的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制度和環境。
Thumbnail
當然還是有滿腔熱忱的醫師,自願在偏鄉付出青春年華,日復一日的為地方上的鄉親服務。每年的醫療奉獻獎名單一出,不乏這類好心腸的醫師。但是在台下的我,卻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因為付出三十年的光陰而獲獎。 在偏鄉醫療中,不需要英雄。 真正需要的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制度和環境。
Thumbnail
最近有好幾位患者朋友私下跟我提到:「我先前在XXX那邊看診,但發現當醫師變有名、上電視、推新聞、打廣告或是成為YT網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商業化,一下子推銷保養品一下子推銷療程,反而看診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草率…」
Thumbnail
最近有好幾位患者朋友私下跟我提到:「我先前在XXX那邊看診,但發現當醫師變有名、上電視、推新聞、打廣告或是成為YT網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商業化,一下子推銷保養品一下子推銷療程,反而看診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草率…」
Thumbnail
近年來婦產科的熱門度,不減反增,看完上半部的讀者可能很納悶「為什麼?」,深究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有幾間大型診所,真正帶著醫療走出了廉價的窠臼,如今很多人一輩子就生一個寶寶,稀缺性帶來的是精品化醫療的興盛,醫療以外的月子中心等等的附加價值也帶著婦產科一路水漲船高。
Thumbnail
近年來婦產科的熱門度,不減反增,看完上半部的讀者可能很納悶「為什麼?」,深究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有幾間大型診所,真正帶著醫療走出了廉價的窠臼,如今很多人一輩子就生一個寶寶,稀缺性帶來的是精品化醫療的興盛,醫療以外的月子中心等等的附加價值也帶著婦產科一路水漲船高。
Thumbnail
台劇不乏探究醫療體系的作品,從《白色巨塔》探究醫院體制下的政治,到《麻醉風暴》涉略醫療糾紛議題。這次的《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暗喻了現今醫護人員所面對的高工時,高壓環境。 【歡笑皮囊包裹的無奈軀幹】 【高社經地位換來的是官司?還是磨難?】 【新兵也能出頭天?】 【陽光醫院,該去該留?】
Thumbnail
台劇不乏探究醫療體系的作品,從《白色巨塔》探究醫院體制下的政治,到《麻醉風暴》涉略醫療糾紛議題。這次的《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暗喻了現今醫護人員所面對的高工時,高壓環境。 【歡笑皮囊包裹的無奈軀幹】 【高社經地位換來的是官司?還是磨難?】 【新兵也能出頭天?】 【陽光醫院,該去該留?】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Thumbnail
每一次得諮詢,彷彿就像是在面試對方,這讓我感受到,原來一個人的形象這麼重要,讓人看起來值得信賴,願意把工作交付給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現實生活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不是每個人都懂我們的專業,所以人只能用外表或者其他的外在事物做為可靠的判斷,我們都有面對無知事務的時候需要做判斷跟選擇的情況
Thumbnail
每一次得諮詢,彷彿就像是在面試對方,這讓我感受到,原來一個人的形象這麼重要,讓人看起來值得信賴,願意把工作交付給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現實生活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不是每個人都懂我們的專業,所以人只能用外表或者其他的外在事物做為可靠的判斷,我們都有面對無知事務的時候需要做判斷跟選擇的情況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1. 最近因為動提眼肌手術,和認識二十年以上的醫美醫生聊了一會兒。 由於他是整形外科醫生,所以特別看不起那些半路出家做醫美的醫生。 他搖頭道:現在連婦產科精神科都來做醫美。 我笑:沒辦法,誰叫這個餅那麼好吃...... 但笑歸笑,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醫生不懂,就憑著膽子大,就敢給客人動刀,出了事
Thumbnail
1. 最近因為動提眼肌手術,和認識二十年以上的醫美醫生聊了一會兒。 由於他是整形外科醫生,所以特別看不起那些半路出家做醫美的醫生。 他搖頭道:現在連婦產科精神科都來做醫美。 我笑:沒辦法,誰叫這個餅那麼好吃...... 但笑歸笑,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醫生不懂,就憑著膽子大,就敢給客人動刀,出了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