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展覽】有點萌的美術史・長尾智子臺灣首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臺灣旅遊・展覽】

raw-image

【有點萌的美術史・長尾智子臺灣首展】

確實有點萌的展覽。

就是展覽地點的大眾交通實在不怎麼萌啊…

raw-image
raw-image

定居於義大利米蘭的日本藝術家長尾智子(Tomoko Nagao)企圖展現「可愛」的當代藝術。

展覽重新詮釋藝術史的重要名作,將這些經典形象轉化,並加入當代大眾文化,期望引發對藝術及消費文化的反思。

炫麗色彩與可愛畫風之下,極盡細節的描繪,有些作品甜美,有些作品詼諧,有些則是超諷刺,確實有些不同。

由於很多作品與品牌結合,很適合開發成周邊產品,相對來說商業氣息也比較重。

raw-image
raw-image

更可惜的是辦在了交通不便的桃園市中壢區的中原文創園區,若能自行開車前往倒還好,若是坐大眾交通前往,桃園的大眾交通、尤其是桃園客運更常被砲轟說超爛,除了班表不準、公車老舊、司機態度差之外,回程時個人搭車時更有2台公車直接過站不停,真的不得不讓人狂翻白眼…

若想搭乘公前往觀展,建議先做好心理準備!!!

raw-image
raw-image

【有點萌的美術史・長尾智子臺灣首展】

地點:中原文創園區1、10倉(桃園市中壢區忠仁路33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4/09/01

raw-image


#有點萌的美術史 #長尾智子

#展覽 #桃園展覽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avatar-img
354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 #藝術街坊・In Terms of Sport】 如何在美術館上堂不一樣的體育課? 現今社會又該對體育運動有何藝術想像? 因應巴黎奧運即將到來,新北市美術館的「體育課」(In Terms of Sport)展覽,試圖透過身分認同、族群文化、政治議題等面向,挑戰觀者對體育運動的固有印象。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 臺北市立美術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A)合作策劃的「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展,即日起至2024年9月1日展出。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 #藝術街坊・In Terms of Sport】 如何在美術館上堂不一樣的體育課? 現今社會又該對體育運動有何藝術想像? 因應巴黎奧運即將到來,新北市美術館的「體育課」(In Terms of Sport)展覽,試圖透過身分認同、族群文化、政治議題等面向,挑戰觀者對體育運動的固有印象。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 臺北市立美術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A)合作策劃的「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展,即日起至2024年9月1日展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前陣子手機滑到一則有關展覽的訊息,影片雖短但很吸睛,大致的內容是跟模型有關,因為做的維妙維肖,又非常有台灣街景的氛圍,讓人彷彿進入縮小的台灣街頭,我就趁著這次北上的空檔「順便」去朝聖。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2024年絕對不能錯過的展覽《世紀的容顏-臺灣百年美術設計發展暨文獻展》,邀請您一同前往台北創價美術館欣賞。
Thumbnail
他是誰?動漫女子寫真展 ◆ 展覽地點| 駁二大義區C7動漫倉庫。 ◆ 售票地點| 大勇區C5問吧服務台、大義區
Thumbnail
臺北雙年展的「小世界」是一場讓人深思的藝術之旅,除了聚焦於不同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描繪了一種類似「小確幸」的感覺,藝術家運用了「微觀」和「封閉生態圈的創造邏輯」兩大手法,展覽中的作品令人感觸良多。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前陣子手機滑到一則有關展覽的訊息,影片雖短但很吸睛,大致的內容是跟模型有關,因為做的維妙維肖,又非常有台灣街景的氛圍,讓人彷彿進入縮小的台灣街頭,我就趁著這次北上的空檔「順便」去朝聖。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2024年絕對不能錯過的展覽《世紀的容顏-臺灣百年美術設計發展暨文獻展》,邀請您一同前往台北創價美術館欣賞。
Thumbnail
他是誰?動漫女子寫真展 ◆ 展覽地點| 駁二大義區C7動漫倉庫。 ◆ 售票地點| 大勇區C5問吧服務台、大義區
Thumbnail
臺北雙年展的「小世界」是一場讓人深思的藝術之旅,除了聚焦於不同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描繪了一種類似「小確幸」的感覺,藝術家運用了「微觀」和「封閉生態圈的創造邏輯」兩大手法,展覽中的作品令人感觸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