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金剛經.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導讀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raw-image

※導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通達無我法,以無我、人、眾生、壽者,修一切善法,行行皆如,不起凡聖見,「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如是破除凡夫相,再破如來相,諸相盡破,執心盡除,悟諸法如義,得見涅槃寂靜之常樂我淨。而後佛陀復以真我,居本直言,而說偈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是真我,非是外道凡夫於五蘊身強立主宰之有相我、虛妄我、變異我。唯凡夫眾生以六根緣六塵之六識心來感知並且認識這個世界,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於此中妄見生滅,即是非心。然而「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即言智者應無所住而生清淨心,心行之處,不墮諸有,如是境界自心現,於自內心,自見自性如來,即言真如本我,唯智能知,非以識得。《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即言凡夫眾生不知凡聖同源,一心無異,而捨本逐末,以六識攀緣妄心,向外求法,求見如來,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若細言之,凡夫眾生所處的世界,是因緣所生法,積塵成世界,如夢如幻,非是真實,緣散終將滅卻。但凡夫執以為實,不了無生,於凡夫境界上的世間法,處處分別執著,妄以三十二相比觀如來,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從其他譯師的譯本裡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佛陀一共是說了兩首偈語,然而鳩摩羅什法師只譯出了第一首四句偈。關於第二首四句偈,我們以玄奘法師的譯本來進行理解:「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導師就是佛陀。如來以法為身,法身無相,不應以色見聲求,而是應觀佛法性來領悟導師之法身。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是無生法性之增語。故知,應觀佛法性,即是應觀無生法性,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是涅槃之真理,此中無生滅,故云無生。《圓覺經》云:「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轉輪生死。」即言五蘊、六塵、十二處,乃至十八界等一切法,畢竟無生,此為智者自證之真實境界,非是住於虛妄之凡夫以六識攀緣心所能了知。凡夫眾生但於無生中,認假為真,貪戀塵境,住色聲香味觸法,塵起則心起,塵滅則心滅,生滅心相續不斷,如水流注,三世遷流,了不可得。以是義而言之,「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即言以住於色聲香味觸法之攀緣心求見真我,即是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人行邪道,執著分別,但見虛妄,不見真實,是不解如來真實義,不能見如來。

「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故吾人應行六祖惠能大師所教示:「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如是念念不住,於相而離相,宴坐水月道場,不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水也忘,月也忘,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則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理體躍然而顯,即見如來,此處即是智者心行之處也。智者之「智」,乃言「轉識成智」之智。

《功德施論》曰:「以色見我等,其義云何?謂有見光明相好,言見於佛。及有聽受經等文字,言我隨逐而得如來。彼於相好身,及言說身,攀緣修習。為除此見,故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色及文字性非真實,於中取著,是邪道故。行於此道,何能見佛?云何見耶?」

《金剛經宗通》曰:「真如法身,非是識境,離一切相及言說故。但是真智之境,乃能證知,所以色見聲求者,不知佛也。」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應觀佛法性

#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

#故彼不能了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avatar-img
16會員
1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導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經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言: 上一分〈淨心行善第二十三〉,佛陀針對「云何修行」略說法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言:前說如來清淨心中,見諸法空相,語默皆如,任用無心,如來說而無說,如來無所說。法空者,十二因緣空,四聖諦也空,是破二乘聖人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導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言: 此分之名,昭明太子題為「化
※經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言: 上一分〈淨心行善第二十三〉,佛陀針對「云何修行」略說法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言:前說如來清淨心中,見諸法空相,語默皆如,任用無心,如來說而無說,如來無所說。法空者,十二因緣空,四聖諦也空,是破二乘聖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