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最近的一些食物體驗時,心裡老浮起三個字:過譽了......
香港人愛去的東區居酒屋,本地人也排隊的雞肉飯名店,巷子裡用料澎湃的海鮮丼飯,海邊價格公道又新鮮美味的熱炒店,還有哪家麵館的滷味絕對不可錯過,哪家的牛肉麵獨門配方懂吃的就懂......
一般不特別花心思的情況下,最常見被推薦美食的管道不外乎是google map、部落客,和朋友的社群媒體。但不論是因為google map上的高分評論,或剛好搜到部落客的各種花式推薦,或看到有朋友在臉書上的分享而特地前往……皆然。
說到"體驗"當然指的往往不只是食物本身的表現,整個用餐過程包括環境、服務,甚至老闆酷不酷幽不幽默都是體驗的一環,都可能是被推薦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此只純就食物的表現來說。
倒不是說那些食物或餐館有多糟糕(極少,不是完全沒有),但吃起來普普通通沒有踩雷還是和被推薦時的美好預期有明顯落差;也不是說那麼多家的結果全都讓人失望,但偶爾獲得驚喜的概率和路邊隨意走進一間餐館也差不多(大概就是猴子射飛鏢選股打敗理財專家的道理)。
令人惆悵。
原本想以最近美食運不佳啦來打發自己,但仔細去想,往前回推印象所及上次因為看了哪裡或誰的推薦特地去吃,吃完滿心歡喜笑著離開的是哪一次呢?一時竟想不起來,應該有,只是在太久遠之前了(可見概率之低)。
當然部落客文章原本就有流量導向等等的商業考量(如果主要就是想吃店家名氣打個卡拍拍照的客人倒是可以參考),而Google map上的評論通常也只是大量未經審核的任意留言(好評雖不可靠,看看負評避雷倒是可以參考),因此要看部落客文章或Google map而去吃,事先就會先抱持著有較大誤差可能的心態。
但怎麼連朋友在臉書上的分享也參考性不高呢?(再次強調不是踩雷,只是沒有描述的那麼美好)
是社群媒體影響下大家除了圖片要美化、要"P一下",連文字的描述也不自覺地多少要"P一下"才拿得出手嗎?
如今大數據分析和AI如此發達,是不是有人能發展出一套計算那些推薦文與真實之間落差的"美食推薦評論標準誤差值"(亂套用數學專業術語)的程式呢?
例如打開一篇部落客的美食推薦文或Google map評論或臉書上的分享,分析一下就會顯示這篇評論或文章和真實體驗之間的標準誤差值為42%,或13%,或27%(意味著有這些比例是偏離真實體驗的)。
當然沒有那種東西。
好吧,或許真相其實就是,我得了"吃不出來別人吃得出來的好"的病,吧?
總之,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