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掌握五點產品流程,產品經理也能精準評估功能開發需求|EP59

以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常會收到不同部門的各種需求,像是功能優化、Bug 修復、文案調整,這些「需求」也可以說是對產品的「要求」,因為需求方通常僅根據自己的角度傳遞想法,但產品往往需要綜合多方使用者的描述,將這些「要求」轉化為通用、或是最有價值的需求。

raw-image

這篇會從 5 個面向探討產品經理如何有效地評估需求:

  1. 需求的資訊充足性與明確性
  2. 需求的必要性與商業價值
  3. 需求與解決方案的關聯性
  4. 技術可行性與成本評估
  5. 需求實現的長遠影響

⠀⠀


⠀⠀

一、需求的資訊充足性與明確性

⠀⠀

當接收到一個需求時,產品經理首先要確保獲得了足夠的背景資訊,通常要收集到以下幾個要素:

  1. 現況問題:闡述使用者在操作上遇到的困難。
  2. 預期解方:使用者想透過什麼方式達到目標(雖然需求方不一定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但他們的初步想法可以作為參考)。
  3. 預期效果:使用者操作後,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帶來什麼好處。

這些資訊能幫助產品經理寫出一個初步的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典型的格式為:

「作為 {某種使用者},我想要 {做到某件事},這樣我就可以 {達到什麼目標}。」

⠀⠀

例如:

  • 作為 {數位行銷人員},我想要 {在系統後台設定滿額折扣的優惠券},這樣我就可以 {在特定行銷檔期吸引更多人來官網下單}。
  • 作為 {業務開發人員},我想要 {紀錄聯繫過的客戶名單},這樣我就可以 {每天追蹤客戶聯繫狀況和簽約進度}。
  • 作為 {官網購物的消費者},我想要 {結帳時知道我有多少紅利點數和優惠券可使用},這樣我就可以 {在結帳當下進行折抵}。

上面這個公式看似簡短,但卻是需求開發最基本的元素,若無法明確講出這句話,通常在後續撰寫更詳細的功能需求文件時,也會卡關。

⠀⠀


⠀⠀

二、需求的必要性與商業價值

⠀⠀

獲得充分資訊後,下一步是評估需求的必要性和商業價值,這個階段會考慮以下幾點:

  1. 區分必要 (must-have) 與想要 (nice-to-have):評估如果不實現這個需求會造成什麼影響,例如「客戶需要有這個功能才願意簽約」、「消費者因為此問題導致無法順利下單」。
  2. 商業價值與目標:分析實現這個需求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價值,有些功能可以協助業務簽下潛在客戶,有些功能可以協助客戶經理安撫客戶對功能不滿的情緒,有些功能則可以解決消費者頻繁客訴的問題。
  3. 數據支持:有些產品會有各方數據支持開發,這時可以鼓勵需求方提供數據,像是如用戶每週抱怨數、結帳失敗率、頁面跳出率、Timeout 次數等,有數據支持的需求通常更容易獲得優先處理。

會需要確認必要性是因為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很常會被問到:「功能要改的地方這麼多,為什麼 A 需求要現在做?有什麼很緊急的原因嗎?」

這時就要準備好一套說詞,跟各方主管說明「A 需求現在要先做的原因,B 需求要後做的原因,根據什麼判斷因此這樣排序」。

⠀⠀


⠀⠀

三、需求與解決方案的關聯性

⠀⠀

確認完需求的必要性和價值後,接下來要評估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否真正能解決問題,會需要確認:

  1. 避免直接採納需求方的解決方案:產品通常會有多方使用角色,若只採那一方的建議,也可能會導致其他人使用不順暢。
  2. 深入分析問題根源:要確認是使用者個人問題,還是每種使用者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例如用戶沒看到入口、用戶不知道這是可點擊的等。
  3. 跨團隊討論:與設計師、工程師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確認是前端可解決的還是後端。

在工作中,我們都會被要求盡量避免「Jump to Conclusions 太早下定論」,要先確認好「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再來討論「要用什麼方式解決」。

因此就算需求方已經提出他期望的解決方案,身為產品經理仍需要保持開放、保持好奇去思考有沒有其他解法。

⠀⠀


⠀⠀

四、技術可行性與成本評估

⠀⠀

在確定解決方案後,接下來會仔細評估技術可行性,包含:

  1. 技術難度:有時方案是產品經理和業務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討論出來的,這時就要盡快與工程團隊討論實現難度,確認是否涉及新技術、是否需要大幅度修改現有系統。
  2. 時間成本:若技術可行,則要評估完成這個需求需要多長時間,若有多種方案但差異不大,通常會優先考慮開發時間較短的需求。
  3. 人力資源:時間評估完,接著要評估團隊人力,是否有足夠的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測試人員來一起完成,需不需要借人。
  4. 分階段實現的可能性:針對較大的需求,也可以考慮是否分階段交付,1 月先上 A 功能,2 月再補 B 功能。

⠀⠀

一剛開始我會有點困惑「到底要先找工程師確認需求?還是確認需求再找工程師?」,後來發現幾乎要併行進行,通常我的順序是:

  1. 先自己確認好預期的幾個方向
  2. 和工程師確認技術上可不可行、各自要多少開發時間
  3. 再和利害關係人提案
  4. 調整好方向,再和工程師確認最終開發時間
  5. 再和利害關係人定案

順利的話通常 2-3 輪就可以定案。

⠀⠀


⠀⠀

五、需求實現的長遠影響

⠀⠀

技術面也確認完之後,產品經理最後要考慮的就是長期影響,包括:

  1. 技術債務:評估所選的方案是否是短解,是否會造成技術債務,是否未來還要再改一次。
  2. 產品一致性:確認新功能的操作路徑、介面文字描述方式是否與其他介面的格式一致。
  3. 可擴展性:評估解決方案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未來若客戶想要加需求,是否可以再迭代。
  4. 維護成本:新功能上線後是否需要長期維護或壓資料。

⠀⠀


⠀⠀

結論

⠀⠀

需求評估是產品經理幾乎每天都會遇到的事,也幾乎一定會經歷過 (1) 蒐集需求資訊、(2) 確認需求必要性、(3) 確認解決方案、(4) 確認技術可行、(5) 確認長遠影響。

在這個過程以我的經歷不會一次到位,一開始可能在定義需求就會花好幾次開會,但慢慢地就可以培養敏銳度、開始能知道需求方想要什麼、系統可以做到什麼。

如對這系列文章興趣可以再觀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