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對自己誠實,就是真誠回應自己當下的需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後書摘

    第一次面談

    • 心理諮商必須是一個自發的過程。
    • 只有靠自己、對自己負起責任,才能解決問題核心。


    第二次面談

    • 透過提問(自我提問或他人提問),有助於重新探索過往情境下的情緒和感受。
    • 處於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意指事件當下的當時人行為和感覺都像孩子,這不是幼稚的意思,而是「像孩子」一樣的感受與行為。


    第三次面談

    兒童自我狀態有自然型與適應性,一個人是否處於兒童自我狀態,與實際年齡無關。

    • 自然型兒童(快樂/悲傷/恐懼/憤怒)
    • 適應型兒童(嬰兒時期寓言:為了因應環境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四次面談

    • 當兒童為了適應嚴格挑剔的父母,即會表現出順從的行為(附和、取悅、道歉、倚賴)
    • 關於倚賴與順從行為的關聯性解釋:順從的行為可能導致一個人學會把倚賴當成生活方式,而這樣的人永遠不會真正長大成人。


    第五次面談

    • 當憤怒無法被釋放出來,會依每個人不同的行為模式轉換成其他表現——叛逆、彆扭、嘔氣、任性、沮喪、拖延、厭煩、退縮。


    第六次面談

    • 每個人都有父母自我狀態。
    • 當我們進入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時,審判、譴責的對象是誰?(是他人還是自己?)


    第七次面談

    •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可以表現出理性而且合理的行為,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感覺所淹沒。能夠考量當下狀況,依據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 兒童狀態體驗的是童年情緒感受,但無法學習到新的東西。
    • 父母狀態時言行將承襲父母的價值觀,試圖說服別人接受,無法容納新知識或觀點。
    • 因此只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才會對自己有新的瞭解,並對自己的行為與選擇負起責任(有能力自我掌權、有力量改變處境),而非怪罪(無能力改變)。


    第八次面談

    • 蛤蟆向蒼鷺敘述人生故事,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在得到父親過世後所留下的莊園後,雖擁有當地人際社交網路,但每當閒下來時,總感覺悲傷孤單,就像籠中鳥失去自由。


    第九次面談

    • 童年四、五歲早期經驗形塑了自己世界觀,而這個世界觀也將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 彼時的世界觀經由兩個由自己對生命的體驗所發起的疑問所組成:我認為自己怎麼樣,我是好的嗎?我認為別人怎麼樣,他們是好的嗎?
    • 以上問題形成心理地位四象限,我們建構的世界都是在印證與支持這些信念與預期。


    第十次面談

    • 蒼鷺針對四種心理地位探討了相對應的人生劇本。
    • 蛤蟆因感覺自己被貼標籤而表達憤怒,希望結束諮商。


    最後一次面談

    • 蛤蟆決定對自己坦承。
    • 「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地位,是動態而非靜止狀態。它表現的是一個人的「信念」: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 與自己的情緒做連結,就有機會對情緒的感受更清晰,就愈能愈認識自己,因為情緒是自我的核心。
    • 從倚賴的自我狀態,走向獨立的個體,最後是共生的關係。共生是能夠自我接納,也接納他人的不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