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到現在,我不斷深入探索永續議題,參加了各類課程與培訓。除了曾於3月專欄中介紹的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節能講師之外,還有一個讓我感受到企業實踐永續的美好可能性的單位,那就是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因此,本月的專欄,我想與大家分享B型企業的概念與實踐。
為什麼是B型企業,而不是A型企業?這是我經常在演講時提出的問題。對於不熟悉B型企業的朋友來說,這可能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畢竟追求A級評比似乎才是主流。然而,這個英文字母“B”並非隨意選擇,而是承載了多層次的意義,其核心思想在於讓更多人受益(Benefit for all)以及讓企業經營以發揮正向影響力為優先(Business for good)。
去年,我看到了B Lab Taiwan招募B型顧問的消息,於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除了累積專業知識,我更希望藉由學習,將自己的團隊也引導向B型企業的方向發展。踏上B型顧問的旅程後,每一次課程都在重新塑造我對企業及其社會責任的理解。每一次的培訓,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商業的力量不僅在於盈利,更在於它對員工、客戶、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影響。
B型企業:理想與實踐的結合
B型企業(B Corp)的概念是由非營利組織B Lab於2006年在美國創立。B型企業是一種致力於在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責任之間達成平衡的新型商業模式。這類企業的核心理念是「三重基線」,即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亦強調對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影響。B型企業認為,商業不應僅僅是為了獲利,而是應該成為改善世界的力量。B型企業也承諾會在公司治理、員工福祉、客戶關係、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努力,並藉由通過嚴格的B型企業認證過程來展現這些承諾。
B型企業的使命在於創造更多的公共利益(Benefit for all),讓商業行為不僅僅局限於短期的經濟利益,更關注長期的社會價值和可持續性發展。這些企業力求通過商業實踐推動社會變革,並引領其他企業走向更負責任的經營之道。自創立以來,B型企業的理念激勵著全球企業成為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的積極力量,目前全世界已有9000+家企業認同這個理念,並在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之下順利通過認證而加入B型企業的行列。
台灣與國際B型企業的亮點
因著參與培訓及各種參訪交流的活動,我也有幸向許多位台灣的B型企業創辦人請益。他們來自台灣各地,身處不同的產業,他們有志一同的是希望世界可以因為他們的努力,可以因為所創設企業的存在而變得更好。而且,其中有一個很打動我的點,就是「獲利」的思維。我心想有機會成為一個會賺錢、有願景、能發揮影響力的企業,真的是太棒了!
台中的代表性B型企業之一是『成真咖啡』。秉持著「一杯咖啡,夢想成真」的信念,這個品牌由前王品副董王國雄於2015年創立,致力於回饋社會。每一杯咖啡的背後,都承載著王董事長希望改善非洲當地生活的心願。透過「直接貿易」,成真咖啡直接向咖啡豆產區的小農購買,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收入,免於經銷商的剝削。此外,成真咖啡將銷售收益的50%捐助給「非洲潔淨水計畫」,不僅在非洲開鑿井口,還倡導正確的衛生觀念,為當地兒童和家庭提供乾淨的水源,並協助改善衛生環境。
截至今日,成真社企已在非洲開鑿三口井,改善當地用水不潔的問題,還培養當地兒童成為專業咖啡師,讓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翻轉人生,讓夢想成真!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B型企業所關注的是全面向,除了品牌經營永續之外,如何也同時幫助利害關係人讓更多人受益,是大家所特別用心的。
在台灣,B型企業的行列中有許多備受矚目的品牌,例如:茶籽堂、鮮乳坊、艾瑪絲、綠藤生機、淨毒五郎、台灣藍鵲茶、有心肉舖子、王大夫一條根等。目前已有52家台灣企業通過B型企業認證。對於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到B型企業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與了解:[B型企業台灣網站](https://blab.tw/bcorpintaiwan)。
在國際間,B型企業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忽視。像Patagonia、Ben & Jerry’s、Chloe、NESPRESSO等知名品牌,皆因其堅定的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承諾而廣受讚譽。這些企業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積極的社會影響,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市場中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為世界各地的企業樹立了榜樣。
一起對世界最好吧! 走在推廣B型企業的路上,我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不要做The Best in the world. 而是要做The Best for the world!
簡單介紹B型企業至此,大家是否與我一樣感覺心頭暖暖的?原來做好事一樣可以賺錢,原來全世界有這麼多企業正在為大家努力,原來國內外都有熱衷此道的同行者。
商業不僅僅是關於盈利,更關乎於如何在實現商業目標的同時,對社會和環境做出正面影響。從B型企業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期待有更多人加入並給予支持,共同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篇文章同時刊載於台灣公益新聞網2024/08/31》永續心動力》專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