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大我一歲的姊姊,我們從小就很不一樣。
姊姊一直都很穩重成熟,相比之下我就是個小屁孩。每次我跟媽媽吵架,她總是在旁邊的書桌前默默寫著自己的功課。
偶爾爸媽大發慈悲,帶我們去玩具反斗城,「一個人可以買一樣玩具。」這時候我就會毫不手軟地挑最想要的芭比屋或是小魔女魔法棒,但姊姊總是會顧慮價格,捨棄最想要的,去挑選比較小的玩具。
有次媽媽嘆息地跟我說:「你從一年級到現在(五年級),換了幾個鉛筆盒?你看姊姊,一個就用到畢業。」
那一次我才發現:「喔?原來我很愛花錢嗎?」
長大後,我也是比較揮霍的那個,每年都去日本玩,買東西也沒在記帳。
有幾次約姊姊出國玩,她都以經濟或時間為由婉拒。
但今年初,姊姊懷孕了。她突然意識到短期內很難再有夫妻兩人的時間,所以開始頻繁地與姊夫出遊,去享受漂亮的住宿與放鬆的時光。
這本書「Die with Zero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中文書名很簡單粗暴,試圖顛覆一直以來被認為理所當然的認知。
老一輩總說要存錢,才不怕退休後沒錢吃飯看醫生。但我們常見到的故事卻是,花費一大筆錢,只為了延續幾個月躺在床上的人生,死後子孫還搶財產搶到臉紅脖子粗。
想想看,如果把那一大筆錢,在年輕時拿去北歐看極光,或是去加拿大學滑雪,甚至是捐獻給你在意的慈善機構,是否都會比在臨終時延長幾個月壽命更有價值呢?
作者強調,我們的一生就是來累積體驗的。死前那一刻,陪伴我們面對死神的,是這一生的回憶,而不是戶頭裡有多少錢。到那時候,那個數字是大是小,一點都不重要。
而投資你的人生體驗則是越早開始越好,就像投資股票一樣。一樣是一趟日本溫泉之旅,在25歲時與愛人一起去,與在55歲時與家人一起去,也許快樂程度是相當的,但25歲的那次回憶,可以在你死前(假如85歲好了)有六十年的時間讓你重溫,而每次想起來帶給你的快樂感與滿足感,就是這段回憶給你的股息。但55歲的旅行,就只能給你30年份的股息,整整少了一半。
當然有些體驗太年輕不能做(或沒辦法體會當中的奧妙,如品酒),但大部分的體驗都是越老越沒辦法做的,而且越拖延只會讓這個體驗對你的人生總價值貢獻越少。
所以別再說「總有一天」、「下次」、「等我⋯⋯就」,而是積極地評估可行性,然後大膽去做吧!
我很喜歡作者對這個名詞做的比喻解釋。
如果你想跟老闆請假出國玩,但老闆跟你說:「公司忙不過來,你可以明年再去嗎?我幫你付X%的旅行費用。」請問這個X是多少你才會答應呢?
如果是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說不定人家願意幫忙付10%,他就樂不可支了。
可是如果今天我35歲,好不容易小孩去夏令營才有這個空檔能鬆口氣呢?老闆可能要付50~80%,我才會考慮放棄這次機會。
那如果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呢?誰知道我明年還會不會活著呢,而且我不缺錢。這時候X甚至可能超過100。
這就是人生利率的概念,而且通常它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高。
當你說著「下一次再」、「明年看看」,你等於賠掉了這次體驗的人生利率,而且也會損失如果有成行,這個體驗到死前可以給你的記憶股息。
作者一直強調,現代人會習慣性地為了賺錢不斷延遲享受,就是因為大家都有種「死亡還很遙遠」的錯誤幻想,但延遲享受到後來都變成了沒有享受。
今年我32歲,假設我還能活60年(92歲,夠老了吧)。
這表示我只能再過60次年。即使每年出國兩次,我也只能再去80次左右(八九十歲還要出國有點困難)。我只剩40次左右的機會可以看到日本夏天的煙火與秋天的楓葉,也只剩60次的機會可以度過想過的生日。
大家都說年輕人沒錢,時間最多,所以會花一個下午硬逛賣場湊免運60元,或是熬夜打一整晚的電動。
長大後我才理解,為什麼百貨公司樓下的貴婦百貨這麼貴,還是有人會在那裡買菜買水果。
時間價值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高,就如上面提到的人生利率一樣,一年的時間對22歲的年輕人來說很快,但對老人來說卻可能是永遠到不了的未來。
所以,我們更要積極的規劃自己的人生。作者鼓勵大家把這一輩子一定想要做到的體驗都列出來,然後思考它們應該在人生的哪個時期被完成。
像是學個語言或陶藝,這就是放在哪裡都可以的體驗。(但當然如果你想要旅行時使用當地語言溝通以此獲得滿足,就要把它放在前面一點。)
但如果是衝浪、爬阿爾卑斯山這種需要健康的身體的體驗,就不可能放到老年去做。
把人生分段,先不論經濟問題,填上各個區間你想完成的事,然後思考要如何才能達到。
我們沒有人能活到永遠。
因為本書的主張是當你死時,你身上留下的任何一分錢都是生命活力的浪費,所以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死時你的淨資產剛好等於零,表示你充分地享受了這個人生裡能享受到最大最多的快樂。
但要達到此目的,就要很違反人性的花錢。你要拋棄老後可能會沒錢花的恐懼,大膽地花錢購買體驗。
這不代表你可以毫無規劃地揮霍,反而是需要更嚴謹的算出何時開始花錢。
比起傳統的做法(一路存錢到老),我們應該在55歲左右開始花老本。當然這種作法需要一些但書,例如你要把資產放在可以生利息的地方如股票,而非活存或現金。
執行方式的細節不贅述,但我很認同這個想法,因為套句作者的話:「你有看過誰的墓碑上刻著他生前的資產總額嗎?」
我已經待業三個月了,前一個月都在約會,但最好的朋友勸我:「很少人出社會後還能有這樣一段空白的時間,你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做平常不能做的事,例如去運動或把一個語言學好,而不是一直去跟不認識的男生約會。」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把那一段人生都浪費掉了。那一個月的約會體驗並沒有提供我太大的記憶股息(更多的是如坐針氈的晚餐)。
作者提到影響體驗的三樣基本因素:錢,時間,健康。現在的我三樣都有,看完本書後,我開始認真思考,應該在這個時候做些什麼,才能對往後六十年,有最大的效益。
也許就從找到份好工作,年底去日本看楓葉,明天去北歐看極光為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