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感恩教育】以感恩和仁愛栽培自信的孩子——教師心聲及回饋

raw-image

對小一孩子來說,哪些生命素質最重要?

要怎樣才能有效地培育這些生命素質?

師長們又可以如何參與其中?

 

石籬天主教小學在新學年,為小一學生及家長舉辦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小一迎新生命教育週」:【石天奇遇記:魔幻森林——我們的尋寶之旅】,透過學生主題活動、家長體驗工作坊、親子互動等環節,期望帶出「幸福」與父母正向教養的關係,使孩子自小在「幸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中提升「感恩力」、培育「仁愛力」、生出「自信力」,以「幸福」來應對幻變的挑戰及考驗。

 

這間學校為何會以「感恩」和「仁愛」栽培孩子成為自信的新一代?

歸納參與老師的活動體會如下:

  1. 日常的小美好已值得感恩
  2. 給予機會讓孩子走得更遠
  3. 珍惜機會以鼓勵及感恩同行
  4. 言傳身教學習感恩與仁愛
  5. 孩子比我們想像中仁愛和優秀
  6. 正向價值觀成就仁愛下一代
  7. 因為仁愛,所以懂得感恩
  8. 練習感恩,栽種仁愛
  9. 感受仁愛,提升幸福感
  10. 累積感恩迎向挑戰
  11. 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寶貝
  12. 相信孩子都是閃亮的星星

 

以下節錄參與是次活動的教師心聲及回饋:

日常的小美好已值得感恩

1A班主任:吳靜芳老師
  • 在活動期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一天的親子體驗活動。當時,一位家長分享的過程讓我感動不已。這位家長有三位小朋友,這三位小朋友都在我們學校就讀,而我也曾教過他們,因此我能看出他們的非常乖巧懂事。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這位家長與家人的交流內容一定是溫柔且充滿支持的,例如在功課上給予指導,幫助他們解決不懂的問題。此外,孩子們帶回來的午餐盒也顯示出家人用心為他們準備的食物
  • 這位媽媽除了讚賞小朋友的優點外,還提到了一件她對兒子感到愧疚的事情,並向兒子道歉。她表示,由於工作繁忙,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然而,小朋友不僅沒有對媽媽感到生氣,反而非常體諒她,並立即抱住媽媽親吻了一下。看到這一幕,我深受觸動,因為我認為他們的家庭關係非常良好,媽媽也懂得反省自己,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並主動向孩子道歉
  • 很多時候,家人在身邊太近,容易忽視彼此的感受。當我們做錯事時,未必會主動向對方道歉;而當對方幫助我們時,我們也常常不懂得主動表達感謝。透過這對母子的溝通,在這個雙方互相表達感受的活動中,可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因此,我認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學會反思和感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年紀尚小,很多時候還未能發現自己的優點或長處。如果他們能學會感激,將會懷著感恩的心,心靈上感到滿足,從而不會隨意埋怨他人,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更正向,生活也會更快樂
  • 我認為感恩和仁愛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我想分享一個我在讀書時的感恩故事。當時,老師要求我們在一個月內每天寫下感恩日記,內容包括三件讓我們感到感激的事情。起初,我們對感恩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寫下的內容多為瑣碎的事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漸漸學會了甚麼是感恩,開始透過日記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並寫下感謝的內容。當我在遇到不快時,翻開這本日記,回顧之前所寫的感恩事宜,情緒會突然變得好起來,不再因小事而煩惱,也學會了多向他人表達感激,當別人幫助我時,我會主動說聲謝謝

 

給予機會讓孩子走得更遠

1B班主任:陳斯泳老師
  • 在此次活動期間,我發現小一同學比我們想像中更有毅力。原來,只要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指示和鼓勵,他們也能夠完成一些看似困難的任務。例如,在活動中,我們原以為同學們的手不太擅長摺東西,摺心心對他們來說似乎很困難,我們也擔心他們會很快放棄。然而,實際上,只要我們給予他們鼓勵,他們就會非常願意去嘗試。此外,我留意到家長對自己小朋友的情況非常關心,但有時候,與我們老師一樣,因為太過著急,可能會忘記適當的信任或放手其實能夠幫助小朋友進步
  • 在活動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一天在禮堂進行的真心話環節。生命教育機構導師邀請家長和小朋友上台分享自己的心聲。我認為,在這麼多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非常欣賞林老師鼓勵家長和小朋友勇敢分享,願意站出來的家長和小朋友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在台下聽他們講述心聲的過程,令我深受感動,我非常欣賞這次活動
  • 一年級學生從小開始探索和反思感恩與仁愛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級是小學生涯的起點,這樣可為他們埋下感恩和仁愛的種子,讓他們學會如何以愛對待他人,並以愛來對待自己,愛護自己和他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當他們面對困難時,也能回想身邊的人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這會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支持,讓他們有力量繼續努力。同時,除了讓自己有力量去堅持下去外,當家人或同學面對困難時,他們也能用這種仁愛的精神去鼓勵他人,大家共同努力面對
  • 我非常感謝自己能成為老師。成為不同的職業需要付出許多努力,並具備不同的特質。我很感激自己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沒有放棄,努力完成大學學位和實習。而且,在工作期間,我也會全心全意地幫助我的小朋友。當我收到以前的同學們寫給我的聖誕卡,感謝我之前的努力時,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能夠幫助他們令我感到非常開心

 

珍惜機會以鼓勵及感恩同行

1C班主任:林桂儀老師
  • 一年級學生的成長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自我管理,第二是外界的肯定。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會面對各種挑戰,包括學校生活環境的轉變、學業的壓力以及交友的困難。在這些挑戰中,他們需要來自成年人、師長和家長的肯定,透過我們的鼓勵,確保自己正在以正確的方法前進。同時,在鼓勵的情況下,他們能建立自我認知,從而更加勇敢地去嘗試
  • 在活動期間,我觀察到小一學生的步伐未必一致,例如在摺心心的挑戰中,大家的進度可能不同,但他們願意主動尋求幫助,舉手向老師請教或表達自己的需求。在求助後,他們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跟上節奏。我覺得小朋友就像一塊海綿,在成長階段吸收能力特別強。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並且在我們設定的截止時間內,經過幾次的嘗試後,得以在我們未講解前就完成某些步驟。因此,他們在自我挑戰方面展現出強烈的意願
  • 此外,家長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也讓雙方感受到彼此的愛。小一的同學或許年紀尚小,未必能完全理解,但他們很少有機會聽到家長親口表達深層的感受。因此,這樣的活動能讓小朋友深刻體會家人對他們的珍惜,而家長也能了解小朋友平時可能不太表達的感受
  • 感恩和仁愛之間的關係密切,因為它們都是正向的價值觀。及早讓小朋友接觸這些概念,可使他們認識善良和正義的重要性。在這次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小朋友能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在禮堂的家長與小朋友互動環節中,我自己也有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因為我明白,與家人的關係可透過多說話或行動來表達,也需要及時地表達。因此,我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我非常感恩,因為父母教會了我很多,讓我擁有健康成長和快樂童年

 

言傳身教學習感恩與仁愛

1D班主任:沈卓霖老師
  • 一年級學生需要老師的關懷,因為從幼稚園升上小學時,他們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感到很陌生和害怕,缺乏自信。作為老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不僅是學科知識,同時也要關心他們的情緒和社交方面
  • 在八月的適應週開始時,小朋友都比較害羞,說話也缺乏自信。但在活動中,看到他們積極參與,雖然對他們來說有些活動比較困難,但他們都很努力嘗試,認真地摺了三個心心,並寫下了一些祝福和感恩的話送給家人。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家長和小朋友之間的真情對話。家長很少有機會跟小朋友說一些「謝謝」和「對不起」的話,有些家長可能長期工作忙碌,未必有時間與小朋友交流
  • 從小讓一年級學生探索和反思感恩是非常重要的。小朋友應從小學會如何感恩表達謝意,也可學會如何主動幫助和愛護他人。此外,感恩與幸福感也有關聯,當人們較易滿足,通常都會較快樂。還有,從小探索和反思仁愛也很重要,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當他們能幫助他人時,自己的心境也會豐富起來,生活充滿正能量,有助提升他們的抗逆力。而且,感恩與仁愛其實有密切的關係。當他們處於感恩的狀態時,可向他人表達謝意,也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做到推己及人,明白去關心更多有需要的人
  • 我在大學期間,參加過一個視障小學生的運動會義工。當時我擔任領跑員的角色,看到他們雖然雙眼失明,但也很有毅力,勇敢面對挑戰。最後這些小學生還向我道謝,這讓我明白原來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很開心、很滿足。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老師的身教重於言教,有時候並不是在書本上就能傳授這些知識,老師可通過行為去鼓勵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孩子比我們想像中仁愛和優秀

支援1A班:曹嘉慧老師
  • 在活動期間,我發現一年級的學生對活動充滿興趣,他們的表現也非常優秀,勇於回答問題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活動中,我看到學生們的喜悅,並且家長們也通過活動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同時重新發掘了自己的需求,這也是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的地方。活動期間有許多深刻的片段,例如精靈姐姐林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反應,特別是在星期六活動的最後環節,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深情對話。這些互動中充滿了感動,讓學生有機會向家長表達感恩和關愛,而家長也表達了對孩子的深情關懷,讓在場的家長、學生以及老師都深受感動
  • 我認為一年級的學生應從小培養感恩的心。學會感恩的孩子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並能理性地看待問題。通過感恩的活動,學生能表達內心的感受,從而展現出關愛的情感。相對而言,學會關愛和仁愛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因為從仁愛和關愛中,他們也能學會感恩。感恩和仁愛是環環相扣的,兩者缺一不可,從小培養這些價值觀是最合適的
  • 想分享一個我在一年級主任任職期間的經歷。當時有一位六歲的小朋友,我從未想過他會懂得感恩和仁愛。然而有一次,我在他們吃飯時,將自己的飯盒放在一旁,專心幫他們檢查手冊,因為擔心小朋友的手冊寫得不清楚,家長不知道他們回家需要做甚麼功課,所以打算在那段時間替他們檢查。沒想到有一位活潑的男孩對我說:「曹老師,你怎麼不吃飯?你不餓嗎?不如我們一起吃飯,吃完飯再慢慢檢查吧,你太辛苦了。」原來一個六歲的孩子是如此懂得仁愛和關懷,他體諒我的辛勞,這讓我感到非常感動
  • 這次活動讓我和學生在生命的培育上有很大的收穫。原來小小的孩子並不因年齡而限制他們的理解能力,他們同樣懂得感恩、仁愛,並對他人友好、溫柔善良。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善良。我相信,透過這次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們不僅學會了仁愛和感恩,還能培養勇氣,建立自信,去面對未來的人生挑戰

 

正向價值觀成就仁愛下一代

支援1A班:鍾曉彤老師
  • 一年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建立自信心、樹立正向的價值觀以及掌握生命技能。由於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稚園升入小學,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困難和挑戰,因此需要有自信和勇氣去克服各種挑戰。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正向的價值觀指引,例如學會尊重他人、做一個誠實的人等。生命技能包括愛與被愛的能力,以及感受幸福的能力。掌握這些技能將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幸福,從而學會感恩他人,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 在活動期間,發現同學們非常喜歡林老師的教學方式,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另外,參加林老師的工作坊後,家長們開始關注小朋友的感受,變得勇於向孩子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愛意。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親子互動環節,小朋友們表達了對父母的愛意,而家長們則對小朋友表達了感謝和歉意。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滿了幸福與愛,彼此真情流露,讓我深受感動。
  • 想分享一個關於感恩和仁愛的經歷。在我小學時期,學校舉辦了一個關於感恩主題的講座,所有師生共同參加。講者提到:「我們現在於環境優美的校園中學習,但我們的父母此刻在做甚麼呢?他們可能在太陽下辛勤工作,或者在做一些艱難的事情。我們還要想想今天早上為我們買早餐的人,或是開車送我們來學校的人,還有我們身邊的老師和同學,他們都是我們需要感謝的人。」講者分享了一些關於感恩的例子,並邀請同學上台對想要感謝的人講幾句話。那次講座讓我學會了擁有感恩的心,勇敢地對身邊的人說「謝謝」,並表達自己的愛意
  • 在這次活動中,我發現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感恩、仁愛、樂觀、堅毅和熱情等生命素質是十分重要的。從小培養這些素質能有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讓他們發現自己的美好和優點,同時學會感恩和關愛他人,從而成為一個愛自己、愛他人的人,並能從中感受到幸福

 

因為仁愛,所以懂得感恩

支援1B班:甘源清老師
  • 一年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以下幾個需求:第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為小朋友從幼稚園升上小一後,在穿衣、整理書包等方面都需要提升自理能力,不再需要大人的幫助。第二,建立自信心。當他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要懂得舉手發言;當遇到困難時,要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
  • 在活動期間,我發現一年級的學生雖然會害羞,但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家長非常關心小朋友,在他們休息時都願意來到課室觀察小朋友上課的情況,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另一個在活動期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是家長對小朋友說出心底話。他們對小朋友坦白自己做錯的地方,並請求小朋友的原諒。小朋友願意原諒家長,並體諒到家長的困難,這讓我感到非常深刻
  • 感恩和仁愛之間有甚麼關係呢?我認為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有了愛,我們才能用愛的眼光看待別人的行為,無論對錯,我們都能用愛心包容。所以當我們有了愛的目光,才能真心感謝別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恩。因為每個人都很獨特,所以我們可在別人身上找到上帝的痕跡,而感恩別人的付出。我很感恩有自己的小朋友,父母為他們做了一些事,他們也能敏銳地感受到這是對他們的愛,他們自己懂得說「謝謝」。這件事讓我發現,雖然每個人都有愛,但能勇於表達出來,去感謝別人的付出,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 這個活動讓我在生命培育方面有很多發現。我覺得除了鼓勵家長外,也要鼓勵小朋友去發掘和欣賞自己的獨特性。當每個人遇到困難時都不要放棄,希望他們能做回自己,感恩別人的欣賞,並給予別人溫暖。當遇到很多阻礙和不明白的事情時,我們都要懂得尋求幫助。希望透過這個活動,我們的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個很溫暖的人,能欣賞別人的付出

 

練習感恩,栽種仁愛

支援1B班:陳煒貞主任
  • 一年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自信和關愛。因為他們面對從幼稚園升入小學的重大轉變,真的非常需要勇氣和自信來應對各種挑戰和變化。其次,他們也非常需要關愛。這個轉變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適或不習慣。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和學校能多給予小朋友一些關愛,他們就能更有信心,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 在這次活動中,我發現即使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其實都很懂得感恩和仁愛的概念。當小朋友的家長向他們表達讚賞或道歉的時候,看到一位一年級的小妹妹非常感動。表面上看,這些小朋友似乎不懂很多事情,但其實他們內心有很多感受,只是表達上不太擅長。只要老師和家長用正向的語言教導小朋友如何表達,我相信這對他們的成長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 我認為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感恩和仁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他們從小開始練習感恩,並感謝身邊人的幫助,這種感恩和仁愛的種子就會在他們心中扎根。當他們長大後,即使遇到困難和逆境,他們心中仍然會有這些感恩和仁愛的種子,從而能夠堅持下去
  • 總而言之,我認為一年級學生的成長需要自信和關愛,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感恩和仁愛,將會對他們的未來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感受仁愛,提升幸福感

支援1C班:劉珮濂老師
  • 一年級學生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自理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孩子。在這個成長的階段,他們所獲得的協助會逐漸減少,無論是來自老師還是家長。因此,他們需要學會獨立面對各種事情,學習如何自理,並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
  • 在活動期間,發現學生和家長彼此都非常重視對方,並且對彼此的情感非常緊張。活動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最後的環節中,當家長表達對小朋友的欣賞和感謝,並坦誠自己感到對不起的地方時,這一幕讓我深深感動
  • 讓一年級學生從小開始探索、反思和感恩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感恩能讓他們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他們的愛,從而增強他們的幸福感,並使他們更珍惜這些關係。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此外,仁愛也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探索和反思仁愛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需要理解別人的感恩,並學會如何去愛周圍的人,包括父母、朋友等。實際上,感恩是一種仁愛的表現
  • 在這次活動中,我認為生命教育強調了學會感恩的重要性,並且要保持正面的態度。在與小朋友交流時,我們應該使用更多正面的語言,這樣能夠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在嘗試新事物和學習新知識時有充份的安全感

 

累積感恩迎向挑戰

支援1C班:張博琳老師
  • 一年級學生需要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並初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小學與幼稚園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異。這些轉變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挑戰,因此需要老師的耐心幫助。同時,他們的價值觀尚未成形,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因此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
  • 在家長與學生互動的環節中,發現每位家長都表達了因工作而無法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的遺憾,這反映學生與家長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家長可能未能深入了解子女的內心世界,因此這次機會非常難得,可讓家長明白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 在課室活動時,我們班有兩位小朋友在摺第三個心心時哭了。他們並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摺而哭,而是因為他們清楚知道自己應該要做甚麼,最終的結果與他們的期望相差甚遠,要麼摺得不齊,要麼兩邊不對稱。這讓我明白,老師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時,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遇到困難時如何調整心態、分析問題,並擁有重新嘗試的勇氣。這樣,當他們在未來面對人生的挑戰時,就能克服困難,實現成長
  • 在受到他人幫助時,表達感謝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主動關心他人,滿足他們被愛的需求。因此,我認為被動的愛與主動的愛是不同的,主動的愛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建立連結,構成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讓小朋友懂得如何去愛他人,並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因此,我認為讓一年級學生從小開始探索和反思仁愛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寶貝

支援1D班:張諾琛老師
  • 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需求,分別是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能力。社會和環境變化得非常迅速,他們未來面臨的挑戰將會越來越多。在他們從幼稚園升入小學的過程中,這三種能力尤為重要。如果能在這一年的適應期內做到這三件事,他們的內心將變得更加強大,面對失敗或挫折時,也不會那麼快放棄或感到氣餒
  • 在活動中,發現學生的反應非常踴躍,他們很投入活動。精靈姐姐給予他們適度的正向鼓勵,對他們的自信心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例如,當他們回答問題時,聲音變得更加響亮,眼神也顯得堅定。而家長對他們的小朋友非常關愛,其實家長心中並不吝嗇於對孩子的讚賞,只是有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
  • 我認為感恩與仁愛之間存在著正比的關係。懂得感恩的人會常常感受到生活的恩典與豐足,自然會更容易發展出幫助他人的內心。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恩典應該分享出去,對他人付出愛心的人也會更容易感到快樂,助人為快樂之本,自然會更容易感恩。我想起一個關於仁愛的經歷。許多年前,我在街上遇到一位外籍人士,他來自西班牙,來到香港參加足球比賽,但因為趕時間,只能找計程車。在忙亂中,他不知道如何乘坐計程車前往目的地。我在街上遇到他後,聽到他的情況,決定幫助他。因此,我幫他找了一輛計程車,並陪他一起上車前往,確保他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因為我估計他與計程車司機之間的溝通可能不太順暢。整個過程結束後,他非常感謝我,因為我幫助他趕上了比賽。即使我們從前素未謀面,這種幫到人的善舉也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 這次活動讓我在生命培育方面有了深刻的發現: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寶貝,他們擁有不同的資質、潛能和特質,充滿了可塑性


相信孩子都是閃亮的星星

支援1D班:黃碧莉老師
  • 一年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需求,分別是關愛、自信和安全感。由於他們從幼稚園突然來到這個陌生的小學環境,常常會感到害怕和缺乏安全感。如果老師能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他們就能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並勇於嘗試各種挑戰。即使面對困難或人際關係的問題,他們也能以正向的態度來處理
  • 在活動期間,我有一個重要的發現。雖然一年級的學生普遍只有六至七歲,年紀較小,但只要他們相信自己能做到,再加上老師的正面鼓勵,他們就能迎接各種挑戰。正如他們寫給自己的鼓勵話語“I can do it”,這句話能激勵他們勇往直前
  • 家長們對自己的小朋友非常關愛,只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往往不善於表達。在這次活動中,家長們學會了如何進行正向教育,並開始主動對小朋友說出「對不起」或表達關心的話語,這讓我感觸良多。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們邀請一些學生和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學生將他們在活動中寫給父母的心聲分享出來,而父母則在卡片上寫下對不起、感謝或感恩的話語。在禮堂裡,真情流露的對話讓在場的許多家長和小朋友感動得流下淚水,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我認為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因為它能加深小朋友與家長之間的了解
  • 我自己也深深感恩,因為上天賜予我成為兩個小朋友的母親和眾多小朋友的老師的機會,讓我在家庭和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非常純真可愛,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我們作為老師或父母,應該為他們灌輸正向的能量,幫助他們充滿自信地面對逆境。在這次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穫是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他們都能成為閃亮的星星,但為甚麼他們未必能發現自己的光芒,主要是因為他們尚未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成為他們指引的明燈,幫助他們找到這顆星星


石籬天主教小學梁汝輝校長


對梁汝輝校長來說,培養小一孩子的自信心無比重要:

「小朋友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膽怯,沒有信心提問,甚至完成任務。然而透過多元的體驗活動,孩子的自信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不但聲量充足地回答問題,更主動積極參與每個活動,更能在第三天能夠把過去兩天的訓練展示給父母看。」

 

梁校長感謝老師們以感恩、仁愛的態度來支援孩子的成長,他亦表示:

「我們的老師也在這個活動中,學習了很多智育以外的技能,如何有效地栽種孩子的心靈,讓我們的孩子,得以精精神神上學去,開開心心去放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