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大戰略 ( 原文作者 : Michael J.Green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書譯自 : Line of advantage : Japan's grand strategy in the era of Abe Shinzo( 譯者:譚天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21年12月接受國策院邀請且進行視訊演講時,有過以下的這段話 ~ 「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可以説是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這項認知北京領導階層,尤其是習近平主席絕對不能誤判 」。安倍晉三過去以來何以高度關注台海安全議題,並非純粹因為友台關係。

安倍晉三早在2013年就指出【中國已經企圖根據本身一廂情願,在海洋,在空中,包括在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採取與既有秩序與國際法不能相容的行動,企圖以強制手段改變現狀】( 頁80 )

會有如此強措辭的遠近因素中,不能不提【2010年9月7日,中國一艘海上民兵船在尖閣列島附近故依撞擊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艦,日本民主黨政府打破過去沉默,將中國民兵船船長逮捕,接受日本國內法審判。北京暴怒,發動稀土抵制,並且憑空捏造間諜罪名逮捕幾名中國境內的日本商人。最後,於9月24日無罪釋放那名中國船長,兩國敵對危機因此化解…。】( 頁76 )此後,中國船隻闖入尖閣列島水域的頻率也一如從前,2012年9月以後更是大幅增加在尖閣列島周邊的軍事與半軍事作業。

本書頁 77

本書頁 77

本書從日本追求國家安全與聲望的地緣環境與國家主張談起。歷史系譜成為安倍晉三的海洋戰略架構基礎,包括美日同盟,與美國、印度和澳洲之間的非正式戰略對話(四方安全對話),還有自由開放的印太等戰略作法也都以之為藍本。

而與中國的關係被認為是安倍晉三二度成為日本首相的幕後推手;中國既是對日本主權與安全最大威脅的國家,同時也是推動是本經濟成長的夥伴。安倍晉三對於與中國之間如此相互依存,在地緣政治上卻又相對競爭的複雜關係,提出美日同盟做為因應。

日本自【明治時代以來的戰略史,就是一部日本面對霸權威脅,以及未重新詮釋亞洲區域秩序,因為採取各種不同途徑以伸張日本繁榮、自主、與法統的過程史。】( 頁146 )這個知識概念勾勒出安倍晉三的海洋戰略,並塑造印度連接太平洋地區的區域秩序與價值詮釋。

安倍在第一次首相任內 ( 2006 ~ 2007 ),以價值導向 ( 自由的維護、民主的追求,以及對人權的尊重 ) 外交為主要施政中心的意識形態,卻遭受到來自其黨內同事的抗議,因為經濟改革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要人們相信意識形態所帶來的好處相對困難許多。更白話一點就是與中國的貿易依存所帶來的日本國內經濟成長相較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意識形態,前者的好處較有感。

不過,2012年安倍二度成為日本首相後,於【2013年《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在各式議題中,不下十次將「普世價值」列為國家的核心利益。】【但真是這樣嗎 ? 批判人士強調,日本對民主規範的推動雖說充滿熱情,一旦談到過去在亞洲犯下的侵略罪行,他們就興趣缺缺。】安倍曾經指責「東京戰犯法庭」是成王敗寇的勝利者正義,還曾反對承認日本戰時確實迫使大批婦女充當慰安婦,更推出許多國家主義教科書,極力淡化日本在二戰期間荼毒亞洲的罪行。( 頁189 ~ 190 )

若干程度上,中國與南韓每年都會利用8/15這天向日本提出需索並要求日本讓步,且昭告世人日本有道德缺憾,不能當世界大國。安倍於2015年發表二戰結束70周年的聲明,是迄今為止的所有日本首相談到戰罪最多的一次。安倍【為日本在二戰期間造成的苦難表示深度悔恨】( 頁195 ) 此後,要求新的謝罪聲明壓力明顯不再出現。

安倍晉三於2022年7月8日遇刺,因遭受槍擊導致失血過多而逝,享年67歲。他所推動的日本戰略轉向( 改變對中國戰略、印度-太平洋構想、價值外交 ),其決心改變日本的同時,也深深影響現代亞洲國際關係。

那麼,沒有安倍晉三的未來呢?下圖是後安倍時代政治領導人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本書頁298、290

本書頁298、290

安倍晉三的大戰略本身就是權力均勢變化的產物( 頁300 )。它會被終止嗎?也許當美國退出亞洲,或者當中國習近平造成的威迫、獨裁,與戰略競爭時代落幕時就會終止。只是,截至目前為止( 2023/02 ),美國200多年來不曾撤出過亞洲,而習近平的獨裁在20大之後變本加厲。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因為愛著家人或愛著自己而努力工作賺錢;其中,努力工作是活動,而起心動念則是愛。
要說用「勇闖天涯」這樣老派而簡潔的名詞來形容本書所呈現出來的隨想移動狀態,似乎太籠統了。作者為「旅行」和「迷路」釋出「換個地方生活」和「隨機體驗感受」的說明。
人類的愛,與生俱來,親情、友情和戀情就是愛的存在佐證 ~「沒有愛做為錨,我便開始漂流。」(頁037)
關於天光~基本現象如日出日落、氣勢如虹就屬霞光萬丈,還有綠色魔幻北極光,據說「親眼目睹北極光」被許多人列在人生願望清單中。
台灣製造業代工舉世聞名,也是製造業一環的台灣遊艇產業,其出口實力亦不容小覷。在韓戰爆發的1950年左右,美軍開始派駐協防台灣時期,除了帶來軍事物資,也帶來北美的「玩船文化」,同時豐富了四面環海的台灣。
投資這事兒是社會科學。投資這事兒也是哲學思考。
我們因為愛著家人或愛著自己而努力工作賺錢;其中,努力工作是活動,而起心動念則是愛。
要說用「勇闖天涯」這樣老派而簡潔的名詞來形容本書所呈現出來的隨想移動狀態,似乎太籠統了。作者為「旅行」和「迷路」釋出「換個地方生活」和「隨機體驗感受」的說明。
人類的愛,與生俱來,親情、友情和戀情就是愛的存在佐證 ~「沒有愛做為錨,我便開始漂流。」(頁037)
關於天光~基本現象如日出日落、氣勢如虹就屬霞光萬丈,還有綠色魔幻北極光,據說「親眼目睹北極光」被許多人列在人生願望清單中。
台灣製造業代工舉世聞名,也是製造業一環的台灣遊艇產業,其出口實力亦不容小覷。在韓戰爆發的1950年左右,美軍開始派駐協防台灣時期,除了帶來軍事物資,也帶來北美的「玩船文化」,同時豐富了四面環海的台灣。
投資這事兒是社會科學。投資這事兒也是哲學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Decades ago, without climate change, nuclear power represented a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where people 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少年國際選讀」還在進行中,來到第11章到15章。涉及了安倍晉三的貢獻、「英王登基,貨幣、護照、郵票全面換新」、德國如何解決能源危機、德國為了應付能源危機、列強歸還歷史文物的議題。也從這是議題思考「台灣所面臨的相關問題」。 . CH11安倍晉三政治遺產,對印太安全貢獻大 11-1  請說說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e author, whatever he was, adopts a conspiracy theory approach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but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West...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Decades ago, without climate change, nuclear power represented a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where people 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少年國際選讀」還在進行中,來到第11章到15章。涉及了安倍晉三的貢獻、「英王登基,貨幣、護照、郵票全面換新」、德國如何解決能源危機、德國為了應付能源危機、列強歸還歷史文物的議題。也從這是議題思考「台灣所面臨的相關問題」。 . CH11安倍晉三政治遺產,對印太安全貢獻大 11-1  請說說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e author, whatever he was, adopts a conspiracy theory approach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but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West...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