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不那麼燦爛也沒關係》讀後心得—關於親子關係

這是一群不完美的人,用不完美的方式,一步一步前進的故事。
漫畫中的五位主要角色,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課題。隨著籌備戲劇社最後一齣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逐漸改變、找到屬於自己面對的方式。

很開心自己看了這部作品,其中有很多課題值得再三反思,今天想從「親子關係」這個方向來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不那麼燦爛也沒關係2:給心中的小孩》

當意識到很多選擇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才有機會擺脫「我是為你好」的束縛,過自在的人生

「是嗎?我一直以為母愛、父愛都太誇張了。很多時候,父母做的選擇都是為了自己,而非孩子。如果大家都能接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或許心理會健康一點吧?那麼大家也會尊重父母只是擁有慾望的普通人,孩子也能擺脫無謂的愧疚感,去過自己的人生。」— 《不那麼燦爛也沒關係2:給心中的小孩》

這段話讓我想起常聽到的各種生小孩原因。有人說是為了養兒防老,但背後隱藏的涵義或許是「我害怕老了沒人照顧」;有人說可以多個伴讓家裡熱鬧點,但背後隱藏的涵義或許是「我害怕寂寞」等等。就像凱特王在她的新書《再不容易都有意義》其中一篇關於自私的文章,當她跟朋友聊到什麼時候適合帶小孩出國去玩,有人說小孩還這麼小,就算帶他出去也不會記得,但有位朋友是這麼說的:「我帶小孩出去玩是因為我想要創造我跟孩子之間的回憶,跟他是不是會記得並沒有關係。」這個回答讓我蠻訝異的,因為很少有人可以這麼直接的承認「這是我想要的」,而不是用各種理由偽裝,或是用以愛為名的束縛。

什麼是以愛為名的束縛呢?相信每個人一定都聽過自己或別人的父母口中聽過「我是為你好」這句話。這句話聽起來是這麼的美妙,讓人誤以為這都是因為對方愛我,所以他才會這麼說。以前的我也是如此,會認為這是因為對方愛我,所以無論我到底是不是真心能接受,都會想辦法說服自己,而忽略心中不斷冒出的念頭—「真的嗎?」。這份疑惑直到長大後的現在,才有機會再次回顧並認真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在我的潛意識中,或許是不認為父母所說的為我好是真的,因爲每當反問「為什麼這樣是為我好?」通常都得不到答案,總是說聽話就對了。

現在的我明白了,以前的我也總是把父愛母愛認為是很自然的事,彷彿本來就是如此,忘記了父母在為人父母前,也只是一般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私慾。我並不想去否認父母付出的辛勞以及他們的愛,但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看待父母所做的每個選擇,包含父母自身,去意識到很多時候他們所做的選擇是為了自己。如此一來,大家可能會變得更加輕鬆。

當意識到選擇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或許就不會一直用「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來束縛孩子和父母自身。這樣一來,父母也不必承受「偉大的父愛母愛」這種壓力而放棄想去追求的東西,孩子也能無愧地過自己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珮姬.悅讀小天地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