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廣告教學|真正的廣告漏斗概念:從流量到再行銷,這才是完整 Meta 廣告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我看到不少人在臉書廣告的操作上有些誤解。這幾天剛好遇到兩個案例:一位業主抱怨他的廣告投手為了「做漏斗」只投流量和影片觀看廣告,另一位則是新手投手,單純投流量廣告,期待直接轉單。

在這裡先聲明一下,我並不是說流量廣告或影片觀看廣告就完全沒用。事實上,在燒賣燒賣研究所的投手班教學中,每一屆學員在學習流量廣告、測試素材和文案的過程中,的確會有學員能轉單。但是,只投流量廣告來達成轉單,往往還是得仰賴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和到達頁面的設計。如果以為光投流量就能達到漏斗效果,那就太天真了。

漏斗的關鍵:把流量搭配再行銷,做到真正的承接

漏斗的核心是轉化過程,流量只是進來的第一步,但要達成真正的轉換,你必須在流量和轉換之間利用再行銷搭建起承接的橋樑。如果你僅僅投放流量或影片觀看廣告,卻沒有進一步配置再行銷,那麼這個漏斗就只是一個「空漏斗」。

正確的做法是,將一部分預算配置在再行銷廣告上,針對看過你網頁或影片的使用者進行轉換廣告投放(retargeting),而不是單純地期待流量廣告能自動產生效果。我們在課程中建議的預算比例是:流量和再行銷的日預算比例為 6:4 或 7:3,例如每天流量 500 元、再行銷 300 元。這樣的配置可以在源源不斷引入新流量的同時,用再行銷來追蹤、強化這些尚未完成轉換的使用者。

從流量到再行銷:系統學習與受眾承接的進階應用

下流量廣告的目的不僅是增加曝光,而是要不斷幫網站開發新使用者。隨著時間推移、有效素材被逐漸找出,除了流量廣告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 ASC(自動化行銷)、類似受眾和 DABA(動態廣告)來幫助拓展新客戶。但是不論使用什麼形式的廣告,唯一不變的就是你一定要配置再行銷的預算和素材,這才是完整的策略。

既然已經花費預算讓使用者進入網站,那麼在轉換發生前,不要輕易讓這些潛在客戶離開。這就是再行銷的目的——盡可能地延續轉換機會,直到最後成交。

漏斗投放的核心:不同階段,說不同的話

漏斗的投放核心在於理解不同階段的受眾心理,並針對這些心理去設計不同的溝通內容。這就像把妹,很多人可能看過那些夜店搭訕教學,教你如何在一瞬間「成交」。這類技巧雖然有效,但只適用於某些特定場景,就像投放轉換廣告只適合特定情境。比起單次的快速銷售,我更傾向於教授一套可以長期經營的廣告策略。

這樣的漏斗概念更像一段長期感情經營,雖然需要更長時間、更多階段,但效果更穩定,也更有助於品牌的長遠發展。在我的投手班裡,我已經教授這套系統 13 年,帶著每一屆學員從零開始搭建、優化,無論他們的品牌是什麼,都能在課程結束後達到穩定成績。

了解廣告流程,建立長期有效的策略

這套概念現在已經變成了數位課程,最近也開始進行開課前的問卷調查。如果你或你的朋友需要一套系統的廣告操作方式,或是想在公司內部建立完整的操作手冊,這堂課程將會是你們的好選擇。

你可以點擊這個連結先填寫問卷,以獲得早鳥優惠資格 https://shumai.tw/ODwNd

raw-image


行動起來,別再空等機會來敲門

做廣告就像看病一樣,醫生已經告訴你病情和用藥,你卻不願意吃藥,轉身抱怨醫生沒用,那當然什麼都不會改變。行銷也是如此,不實踐、不優化,就不會有結果。希望這篇文章能鼓勵你動起來,為你的品牌創造出真正的轉換和成長。

這是一個以電商為主的電商行銷教學基地,希望在這裡能夠透過文章知識的傳遞,能夠建構電商所需要的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行銷領域,許多品牌主因依賴直覺訂定業績目標而失敗。透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具體化業績目標,並破解營收公式以理解新客和舊客的貢獻。重點在於流量、轉換率和客單價之間的互動,這三者的優化將有助於提升營收。本文將探討三大成本和五大指標,幫助企業主把握行銷活動的效率與成效。
在數位時代,部落客與甲方(品牌、商家)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行銷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產品開箱、評測文章,還是社交媒體的貼文推薦,這些形式都幫助品牌接觸到目標受眾。然而,當我們談到「互惠合作」時,這個話題往往引發許多討論與爭議。作為部落客,你或許經常在 threads 或其他平台上看到關於互惠合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數位行銷中設定與執行廣告預算的策略與思維,特別針對新手行銷人員所面臨的困惑。通過分析風險投資的本質、流量的重要性以及品牌信任的積累,提出了漸進投資、試錯優化的方法論。文章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找機會以達成更好的行銷效果。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行銷部門的角色愈加重要,是否應該承擔公司的盈虧責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行銷人員參與產品開發、定價策略及銷售渠道的情況,並強調行銷部門能否取得支援與資源對其責任的影響。最終指出,在權限不足與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將盈虧責任完全歸咎於行銷部門不公平,應評估公司整體發展潛力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在現今數位時代,行銷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而其中一個強大且有效的行銷策略便是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這種行銷方法的核心在於吸引潛在客戶主動接觸品牌,而不是傳統的廣告轟炸或冷銷售。
探討知名品牌的形成過程,從IKEA起步的雜貨店到可口可樂的酒精飲品,揭示品牌成功必須經歷關鍵產品的推出和市場需求的合力。本文強調,行銷不是唯一的因素,產品品質和耐心的口碑建設才是品牌持續繁榮的核心。瞭解品牌形成需要時間與支持,行銷新手應抱持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在行銷領域,許多品牌主因依賴直覺訂定業績目標而失敗。透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具體化業績目標,並破解營收公式以理解新客和舊客的貢獻。重點在於流量、轉換率和客單價之間的互動,這三者的優化將有助於提升營收。本文將探討三大成本和五大指標,幫助企業主把握行銷活動的效率與成效。
在數位時代,部落客與甲方(品牌、商家)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行銷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產品開箱、評測文章,還是社交媒體的貼文推薦,這些形式都幫助品牌接觸到目標受眾。然而,當我們談到「互惠合作」時,這個話題往往引發許多討論與爭議。作為部落客,你或許經常在 threads 或其他平台上看到關於互惠合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數位行銷中設定與執行廣告預算的策略與思維,特別針對新手行銷人員所面臨的困惑。通過分析風險投資的本質、流量的重要性以及品牌信任的積累,提出了漸進投資、試錯優化的方法論。文章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找機會以達成更好的行銷效果。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行銷部門的角色愈加重要,是否應該承擔公司的盈虧責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行銷人員參與產品開發、定價策略及銷售渠道的情況,並強調行銷部門能否取得支援與資源對其責任的影響。最終指出,在權限不足與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將盈虧責任完全歸咎於行銷部門不公平,應評估公司整體發展潛力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在現今數位時代,行銷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而其中一個強大且有效的行銷策略便是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這種行銷方法的核心在於吸引潛在客戶主動接觸品牌,而不是傳統的廣告轟炸或冷銷售。
探討知名品牌的形成過程,從IKEA起步的雜貨店到可口可樂的酒精飲品,揭示品牌成功必須經歷關鍵產品的推出和市場需求的合力。本文強調,行銷不是唯一的因素,產品品質和耐心的口碑建設才是品牌持續繁榮的核心。瞭解品牌形成需要時間與支持,行銷新手應抱持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1) 興趣受眾: 根據用戶的興趣嗜好來精確定位 投放的重點不在於興趣本身,因為標籤是如何貼的,無從得知 重點在於「區隔」,只要能做區隔,只要能找出大量相關興趣 就能用 CBO 進行大量測試 (2) 類似受眾: 基於現有目標受眾,擴大鎖定相似客戶群 可將 CBO 測
若你想經營好一個能穩定獲利的品牌,整合行銷一定要做以下內容: ​ Google Ads 關鍵字廣告、GDN 聯播網廣告 臉書社群經營、廣告投放、 IG 品牌經營、LINE 舊客經營、Threads、X 做有影音內容,Tiktok 是首選、其次才是 YT 還有 SEO 搜尋引擎優化、EDM
Thumbnail
如果你的社群廣告成效不佳,那你應該也要試試看 使用UGC內容來投放廣告 ​ 你們家的廣告內容全部都是 BGC 內容? ( Brand-Generated Content ) ​ 並不是說 BGC 內容不好,而是當消費者看了大量的BGC內容後 他的心中還是會充滿著疑惑,而遲遲不進行購買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業績的達標,來自流量的達標;流量的達標,來自於行銷花費的達標。 身為一個投手或是行銷人員,除非客戶真的沒貨賣,如果為了控 ROAS 在漂亮的數字,卻沒把每個月該花費的行銷預算花到,造成營業額也無法達標,這對甲方來說是非常傷的事情,也是身為一個廣告投放人員最不應該有的優化思維。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1) 興趣受眾: 根據用戶的興趣嗜好來精確定位 投放的重點不在於興趣本身,因為標籤是如何貼的,無從得知 重點在於「區隔」,只要能做區隔,只要能找出大量相關興趣 就能用 CBO 進行大量測試 (2) 類似受眾: 基於現有目標受眾,擴大鎖定相似客戶群 可將 CBO 測
若你想經營好一個能穩定獲利的品牌,整合行銷一定要做以下內容: ​ Google Ads 關鍵字廣告、GDN 聯播網廣告 臉書社群經營、廣告投放、 IG 品牌經營、LINE 舊客經營、Threads、X 做有影音內容,Tiktok 是首選、其次才是 YT 還有 SEO 搜尋引擎優化、EDM
Thumbnail
如果你的社群廣告成效不佳,那你應該也要試試看 使用UGC內容來投放廣告 ​ 你們家的廣告內容全部都是 BGC 內容? ( Brand-Generated Content ) ​ 並不是說 BGC 內容不好,而是當消費者看了大量的BGC內容後 他的心中還是會充滿著疑惑,而遲遲不進行購買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業績的達標,來自流量的達標;流量的達標,來自於行銷花費的達標。 身為一個投手或是行銷人員,除非客戶真的沒貨賣,如果為了控 ROAS 在漂亮的數字,卻沒把每個月該花費的行銷預算花到,造成營業額也無法達標,這對甲方來說是非常傷的事情,也是身為一個廣告投放人員最不應該有的優化思維。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