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成立於 1992 年,由波西米亞、摩拉維亞,與西里西亞三地所組成,疆域與古時波西米亞王國大抵相同。這個面積是臺灣兩倍、人口卻約只有臺灣一半的國家,孕育出了卡夫卡、慕夏與米蘭昆德拉等多位享譽國際的創作者,其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至今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西元 7 世紀前後,斯拉夫人趕走了日耳曼人,進入了波西米亞地區。西元 833 年,莫伊米爾一世建立了最古老的西斯拉夫國家,大摩拉維亞王國。此王國與法蘭克王國之間的齟齬,奠下了日後斯拉夫和日爾曼民族間在此地緊張關係的基礎。此情勢也推動了其與拜占庭的友好關係,並為捷克的宗教和文化帶來深遠的影響。
907 年,隨著大摩拉維亞王國因馬札爾人的進犯而覆滅,波西米亞人自摩拉維亞脫離、建立了普熱米斯爾家族的王朝。該家族有一個著名的起源故事:西元 8 世紀的波西米亞女王李卜雪(Libuše)以預言的能力找到了正在製作門檻(práh)的未來丈夫,在此傳說中,今日的布拉格(Praha)亦以此得名。(too cute to be true?XDD)
波西米亞在這個時期首度躋身強國,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藩屬,但在外交外基本獨立。摩拉維亞王國的斯拉夫文化與本篤會修道院的羅馬拉丁文化在此交匯,為今日捷克的文化奠下了基礎。
1310 年,盧森堡家族的盲者約翰透過婚姻取得了波西米亞的王位,其子查理四世則締造了布拉格的黃金時期。查理四世不但成為了第一位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波西米亞國王,更透過《金璽詔書》(Zlatá bula)奠定了波西米亞王國作為七大德意志國王候選國之首的地位。他創建了中歐第一所大學查理大學,波西米亞王國在他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宗教、階級與民族的矛盾亦在此時激化。日耳曼人把持的教會引發了廣泛民怨,查理大學校長胡斯對教會的腐敗提出了尖銳的批評,獲得了民眾的支持。為了鞏固權力與削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威,瓦茲拉夫四世一度支持胡斯,並藉機打壓境內的日耳曼人、促使了查理大學的波西米亞化。1415 年,教會對胡斯的火刑激起了波希米亞人民的怒火。長久的不滿終於在 1419 年隨著第一次布拉格拋出窗外事件爆發,波西米亞與神聖羅馬帝國/天主教會長達 15 年的胡斯戰爭就此展開。此戰爭是捷克在信仰、階級和民族上的反抗,也為日後馬丁路德等改革者帶來深遠的影響。
1526 年,鄂圖曼土耳其大敗匈牙利軍,雅蓋隆家族的路易二世歿於莫哈蚩戰役 (Battle of Mohács),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一世大公取得。1583 年,當時的統治者魯道夫二世將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從維也納遷至布拉格。雖然被指責其在政事上的少有建樹,但無可否認的是建築、藝文與自然科學均在其推動下蓬勃發展,布拉格在魯道夫二世的治理下迎來了第二次黃金時代。
然而,結合宗教衝突的權力爭奪依然是這個王朝的主軸。1618 年,新教徒在第二次布拉格拋出窗外事件中將哈布斯堡家族的使者拋出窗外,引發了擴及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但這場反抗在捷克很快地以 1620 年白山之役的敗北告終。波西米亞菁英遭到清算、捷克的語言和文化進入了黑暗時期。儘管約瑟夫一世等統治者在18 世紀改採懷柔政策,推動德意志化政策之餘,也鼓勵當地文化的發展,使民族與宗教衝突在此時期暫得趨緩,但捷克長久被壓抑的民族自決的籲求,還是在 1848 年法國二月革命帶來的歐洲革命浪潮中達到高峰。雖然雙方的協商在布拉格六月革命被鎮壓後破局,但內憂外患夾擊的哈布斯堡政權,已無力阻擋捷克以及境內其他民族獨立的趨勢。1867 年,哈布斯堡於普奧戰爭失利,奧匈帝國成立。
在一戰前後的這段時間,捷克內部的立場其實頗為複雜。雖然致力爭取捷克的民族自治,但對於境內工人運動的畏懼、對奧地利—斯拉夫主義的支持,或是單純對於當下形勢的判斷,使不少捷克資本家與政治家選擇支持奧匈帝國的政權。同時,工人階級受俄國革命鼓舞,甚至出現士兵拒絕為帝國作戰、致使戰線潰散的情形。但總之隨著奧匈帝國在 1918 年一戰結束後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終於建國。
這個新興國家的人口超過 1350 萬,囊括了奧匈帝國七八成的企業,是當時世界十大工業化國家之一。然而,英法美為懲治戰敗國而將部分德奧匈領土劃入捷克斯洛伐克(ČSR)版圖的舉措,又為二戰埋下了導火線。
建國初期,ČSR 在外交政策上拉攏法英等國,並支持其反蘇政策。直至 1929 年世界經濟危機後,才漸與當時唯一沒有受到影響的蘇聯改善關係,1935 年兩國更在納粹德國意圖修改《凡爾賽條約》以改變 ČSR 疆界的壓力下,進一步簽訂了《互助條約》。但在西方強國利用德國制衡蘇聯的考量下,ČSR 這樣以多方外交牽制德國的努力仍於事無補。1938 年,德併吞奧地利後進軍蘇台德區,臭名昭彰的《慕尼黑協定》在排除了 ČSR 代表的情況下承認了納粹的侵略。1939 年,ČSR 在布拉格或被空襲威脅下被迫託管於德國。德國旋即違背了慕尼黑會議上「蘇台德是納粹對西方最後一次領土要求」的宣言,以保護國的名目併吞捷克、並使斯洛伐克成為魁儡執政的獨立國。ČSR 的淪陷使協約國喪失山地防線與軍力,更將中歐第二大兵工廠斯庫達兵工廠拱手讓予納粹。
ČSR 本土的抗爭從未停止,然而德軍的侵占一直到 1945 年戰況好轉、ČSR 流亡政府轉往莫斯科與捷克共展黨代表恢復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最後才在 5 月正式結束。
1948 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掌握了政權,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之一。然而,效力不彰的執政者與破壞本地既有工業體系的蘇聯政策,使得二戰後的捷克經濟越發惡化、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契克(Dubček)於 1968 年擴大民眾言論與參政權、檢討過去對社會主義的扭曲,並提出需與西方恢復聯繫等變革。布拉格洋溢著一片新氣象,史稱「布拉格之春(Pražské jaro)」。不幸的是,這樣的改變當然引起了蘇聯的忌憚。蘇聯先是以聯合軍事演練名義壓境捷克,接著在談判破局後直接入侵捷克。捷克人民做出了把路標方向顛倒、塗抹路名來擾亂蘇軍等抵抗,但仍無法改變局勢,布拉格的春天戛然而止。繼任捷克領導人的胡薩克(Husák)全盤否決了 1968 年的改革,並進行大規模清算。全國 70% 的各級領導人被撤換、200 餘萬人遭連株,約 20 萬人被迫逃往西方。捷克人才大量外流,民主的曙光一直到二十年後才有機會再度照入這個國度。
1988 年開始,在戈巴契夫的領導下,改革的風潮迅速席捲了東歐。1989 年 11 月17 日,爭取民主的呼聲開始出現在了布拉格一個反納粹犧牲者的紀念活動中。在參與民眾決定改道至傳統進行政治抗爭的瓦茨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進行示威後,警民雙方很快地爆發了衝突。鎮暴警察的暴力行為立即引發了全國的怒火,到了 24 日,捷共中央總書記雅克什(Jakeš)不得不在大規模的抗議聲中黯然下臺。29 日,捷克聯邦議會批准憲法修正案,取消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場耗時十餘天、被後世稱為「絲絨革命(Sametová revoluce)」的和平抗爭,就此落幕。同樣的終點,在東德花了十周、在匈牙利花了十個月,在波蘭則是十年才終於抵達。
1990 年,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成立,1992 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解體,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成為了我們今日所知悉的捷克。
雖然捷克在冷戰期間曾因隸屬蘇聯東方集團被視為東歐國家,但在蘇聯結體後,信奉西方教會而在文化上近似西歐、迥異於其他信奉東正教之東歐諸國的捷克,很快就被改為列入了中歐國家的名單。(註 1)
這個堅毅而溫柔的國家經歷了坎坷而漫長的轉型之路,但如同世上所有的國家一般,依然有許多待解決的課題。二戰後被用以褫奪境內日耳曼與匈牙利裔之捷克國籍、並將其驅逐出境的《貝奈斯法令》(Benešovy dekrety),極具爭議但至今仍未廢除,此外,吉卜賽人的族群融合問題,以及政府的廉能開放狀況和在外交政策上的協調與平衡,也都是捷克持續在面對與處理的挑戰。
註 1:斯洛伐克、匈牙利與波蘭也有同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