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末日戰場哈米吉多頓

2023/09/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做哈米吉多頓。
--啟示錄 16 章 16 節

而本書所記錄的,正是一支由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所長布瑞斯提德組織而成的考古團隊,在據信是哈米吉多頓的米吉多上,所進行的發掘紀實。但請不要被書名和引言誤導——比起末日戰場或是所羅門,本書貼近一部文字版本的考古現場紀錄片。


聖經考古學

根據聖經,人神的末日之戰將於據說是從希伯來文中的「米吉多之丘/山」(Har Megiddo)演變而來的「哈米吉多頓」(Armageddon)展開。惡魔將會在此驅動反基督的人去抵擋基督及其子民,善惡力量終將於此決戰。

撇開聖經為其抹上的神祕色彩不談,米吉多如同千層蛋糕的結構,也賦予了此地極高的學術價值。土丘內部埋藏著少說二十座上古城市的遺跡,從新石器時代橫跨至羅馬/拜占庭時代,粗估蘊含著五千到三千多年的歷史。也因此,米吉多 20 世紀伊始便成為了考古學的寵兒,也就毫不讓人意外了。光是二十世紀,就有四支隊伍遠赴——因為,當然的,該地大部分的考古活動都是由歐美主導進行——此地進行發掘。本書作者 Eric H. Cline,正是第四支隊伍目前的共同主持人。而本書的焦點,則落在了 1925 年至 1955 年致力於此的第二支考古隊伍身上。


群像劇

然而,即便本書的背景如此宏大,其焦點卻是聚焦在那些更為生活化的人事互動與變遷上。雖然聽起來和一開始對於書名「Digging up Armageddon – The Search for the Lost City of Solomon」的想像不太一樣,但其精彩和娛樂程度卻分毫不減。如同紀錄片一般,整個故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敘事線,甚至你在開始閱讀前,完全無法預期將看到的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它記述了這支隊伍怎麼始於一個高遠的夢想,並無聲無息地在二戰與以色列獨立戰爭地接連衝擊下落幕。在約翰.洛克斐洛二世(對,就是那個家族 XD)的資助下,他們經歷了各種事件,除了考古現場常見的複雜情況,甚至還包含疑似間諜的成員、被控走私、死亡威脅與意外......,等等你從未預期的元素。初期的龐大金援,也使得此批考古隊伍在一般來說艱辛的發掘現場是如此的自成一格——根據訪客的說法,工作中心裝潢美觀,有著花團錦簇的庭院,屋內有著皇宮般的浴室和冷熱水,後來甚至還計畫建造了網球場。


所長(老大)

布瑞斯提德在約翰.洛克斐洛的資助下成立了東方研究所,亦協助了當年圖坦卡門的發掘。也因此為了避免加重圖坦卡門詛咒的謠言,還有特別對其遺體進行了屍檢並登報聲明。

雖然因為書中偏向以現場發掘的工作人員的角度去紀錄,因此布瑞斯提德在某些片段不免讓人有種目標遠大、卻不理解基層困難的老闆感。但無論如何,沒有這位在考古學界如此活躍的靈魂人物,這支考古團隊從頭到尾都不可能出現。

在他亡故後,團隊發掘出了帶有法老拉姆西斯三世(西元前 1184 至 1153 年)象形繭的器物,並得以藉此對同批發掘出的大批象牙器進行定年。然而,團隊也接續面臨資金被砍斷、世界陷入二戰以致發掘全然停擺、最後一位現場主持人(也是歷任看起來做事最為效率且有能力的一人)跳槽至大西洋石油公司等窘境。1955 年,工作中心以一美元被轉讓給以色列政府,歷經三十年的發掘終於悄無聲息的落下帷幕。

不知道他地下(天上?)有知,是會惋惜於自己錯過了後續的那些重大發現,抑或是慶幸自己不用活著看到夢想的幻滅呢。


大時代

頻繁的人事變動,也讓人在這些來來去去的成員的人生故事之中,一窺屬於那個年代的景況。此外,暗潮洶湧的錫安主義和反猶言論、阿拉伯起義、與希特勒部語法國開戰的報導並排的重大發掘成果發布、1934 年造成美金貶值並進而影響金主贊助意願的《黃金儲備法》(Gold Reserve Act)......等,也讀者得以透過這樣看似與世無爭的考古現場,去感受那些大環境的動盪。


關於考古的那些事

當然,作為一個以考古團隊為主角的故事,文中也穿插介紹了許多發掘出的成果、後來被推翻的推測,以及一些現今仍未有定論的討論。例如,團隊認定、並被媒體大肆報導的所羅門王馬廄,後來被認為更可能是屬於年代稍晚的亞哈與暗利王的西元前九世紀;在後期發現 第一位和第二位現場主持人,在層位的劃定上整整漏掉了一層地層,以致原本的劃分幾乎必須全部重頭整理;VIA 層位中作者認定是毀於地震的迦南城市,因定年結果太過廣泛,因此仍不時可以看到支持該城其實是毀於大衛王、以色列軍或是示撒(舍順克)法老的不同猜測;定年落於西元前 1550 到 1479 年的層位 IX,是圖特摩斯三世宣稱攻陷的城市嗎?或是在其之前......等等。此外,書中也不時可以看到一些今日被建立起來的慣例,如奧布萊特的文化編年法、利用原本在美術界使用的色彩標示法去描述器物的顏色(這段忘記標籤起來了,結果整理的時候找不到嗚嗚)、為空中攝影奠定基礎的氣球空照......等,在當年被初步引入第一線考古現場的時刻。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當時學界的狀況,例如今日大概難以想像的人員編制——在現場有受過考古學訓練的工作人員屈指可數,且不少主要成員或其妻子不過只是二十出頭;以及在訪客中,一些初露頭角的女性考古學家身影。


其他

很喜歡作者的一段話:「考古學家在米吉多這樣的考古遺址工作時,經常因為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卻因而又遇上好幾個始料未及的新問題,但同時這也是考古學為何極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其實看完之後,最大的好奇是作者心目中的讀者究竟是誰。作為面相大眾的科普書,它的資訊與主題似乎過於分散;作為寫給學生抑或是圈內人自娛自樂的作品,它好像又會在一些基本知識上細心簡介。但無論如何,我真的是超乎自己預期地享受著這些故事。真的是每次遇到這種冷門作品都感恩惜福謝謝出版社願意出版讓我們看到它QQQQQ


後記

1.偷存關於美國黃金儲備法的讚讚介紹
https://threeroomlight.com/3075/

2.意識到自己會盡很愛那種長時間追蹤的群像劇,可能也是因此而喜歡左傳(真的要記得看欸)、渺小一生以及很想看人間喜劇的原因ㄅ

3.......不過要是我當年就有幸可以接觸到這本書,我大概跑得比誰都快 :DDDDDDD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