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千年客家》:爬梳客家的歷史脈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捱翻開裡地圖 沒看到轉屋介路 裡就是捱要行介路途 ──神棍樂團〈九號公路〉

(非常好聽的客語流行歌,大力推薦! )


𝐼𝑛𝑡𝑟𝑜

在台灣應該有許多人聽過「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這首《客家本色》。從歌詞可知,客家先祖渡海來台,靠著堅忍卓絕的毅力與勤儉持家的個性,為後世子孫打下江山。其功勞不敢忘,其精神不能遺。

對於這個漢人民系,這差不多也是我們所知曉的一切了。三百多年來,台灣人群混居、通婚而彼此融合與同化,閩客分類到今日除了語言差異與美食之爭,兩者幾無二致,也少有辨認的場合。但有一共通點是,我們都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𝐿𝑒𝑣𝑒𝑙

難。資訊量大,對朝代與世界地理較不熟悉者(比如我),需要很多時間釐清。

𝑇𝑎𝑘𝑒𝑎𝑤𝑎𝑦

六、七萬年前,一波歐亞人種走出非洲,抵達西亞、中亞地區之後,一批往西進入歐洲;一批則進入中南半島,成為黃種人的先祖。有些黃種人繼續北上,在一、兩萬年前左右抵達黃河流域,我們稱之為華夏族(漢人);一支黃種人則從越北推進到長江下流游,散佈在中國南方,被稱為百越族;同時間還有一批先濮族進入長江中上游,是後來苗族的祖先。

西元前三百多年,苗族建立的楚國滅越國後,苗族與百越族融合為百濮族。又在北方的秦統一天下以及漢隋期間,百濮逐漸被華夏同化;但也有一批百濮向嶺南擴散,形成後世的苗瑤族。

有些苗瑤進入福建、廣東、江西的交界處,在這片高山深谷遇見了隱居避難的百越人,或消滅或同化,最終越人不知所蹤,而在此閩粵贛三角區的苗瑤,後來轉化為燒山耕種的畬(ㄕㄜ,同奢)族。

經過唐宋戰亂,有大批漢人南逃,閩粵贛區的人群組成更加複雜,漢畬相爭、相合時有消長,但在這封閉山林誕生的新民系,就是客家族群的祖先。這從現今福建客家男子的基因研究也獲得證實:Y染色體中有80%北方漢族、13%畬族,以及7%的越族血統

在元明期間,北方流民持續注入,漢畬兩族數度合作抗爭,或畬族遭遇當權者圍剿、教化以後,漢畬融合體已無分別,此時以地域稱之為「潮民」或「粵民」。康熙年間廢除遷界令後,開啟一波三角區的粵東區域移民潮。有往江西內陸方向遷移者,也有朝廣東境內遷徙者,還有人渡海來台。他們所到之處,多少會與本地人爭執摩擦,彼此也以「土」與「客」區分。

清朝中晚期,珠江三角洲的西方傳教士們注意到了Hakah(客家)、Hoklo(福佬)與Puntes(本地廣府人)三種人群的差異,並在1840年代確立此稱呼。這群吃苦耐勞又是開山闢地好手的“hakah”,在開港通商後被源源不絕地輸出,古巴、西印度群島、南美洲、夏威夷等地,都是中國苦力的販運地。

至於東南亞一帶,在明朝便有客家居民追隨海寇謀生;也因地緣接近,清早期便有貿易往來與開採礦物的華工,後續更有不少華人至此開發。

閩粵贛區域的客家先民,千年來歷經抵禦異族、動亂頻繁以及流動求生,最終形成一脈堅毅、硬頸的漢族民系。客家移民與其混血後裔遍佈全球,文化也在各處因時因地發生變化。近幾年,台灣的客家文化也不斷推陳出新,若說有什麼不變,大概是以我族為榮的精神罷。

𝑅𝑒𝑣𝑖𝑒𝑤

3.5⭐️

難得一見完整的客家族群研究,敘事恢宏、時間跨度長,說是史詩級鉅作也不為過。真是十分佩服作者啊!

𝐼𝑛𝑓𝑜

  • 作者:湯錦台
  •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5/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流 | Read with the Flow
0會員
9內容數
嗨大家,歡迎來到書流。 這裡會有閱讀心得,以及一些我看見、聽說,或者杜撰的故事;也許還有生活隨筆/影像紀錄。喜歡就看看,不要錢。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書作者將焦點鎖定於人們移動的路徑與方式,試圖把過往曾有過的動感與活力再次注入,使過去又能「活」過來。本書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周遭靜止不動的道路、古蹟和文物,也探討移動性對於個人、時代和文化有何不同意義。 阿潑/文字工作者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
Thumbnail
本書作者將焦點鎖定於人們移動的路徑與方式,試圖把過往曾有過的動感與活力再次注入,使過去又能「活」過來。本書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周遭靜止不動的道路、古蹟和文物,也探討移動性對於個人、時代和文化有何不同意義。 阿潑/文字工作者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
Thumbnail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說到台灣的四大族群,每個生長在台灣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但在基本的架構之下,包含客家、閩南、外省與原住民等,不論族群本身或彼此之間,或許都藏著一些我們可能不曾思考過的謎題。甚至是在過去的教育過程當中,這些從未被解答的謎
Thumbnail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說到台灣的四大族群,每個生長在台灣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但在基本的架構之下,包含客家、閩南、外省與原住民等,不論族群本身或彼此之間,或許都藏著一些我們可能不曾思考過的謎題。甚至是在過去的教育過程當中,這些從未被解答的謎
Thumbnail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Thumbnail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Thumbnail
你是故鄉的異鄉人嗎?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家鄉歷史,一次瞭解台灣歷史的策展懶人包—打開歷史現場。
Thumbnail
你是故鄉的異鄉人嗎?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家鄉歷史,一次瞭解台灣歷史的策展懶人包—打開歷史現場。
Thumbnail
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
Thumbnail
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
Thumbnail
作者: 鳥居龍藏 譯者: 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7
Thumbnail
作者: 鳥居龍藏 譯者: 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9/07
Thumbnail
才抱怨完地方創生中的觀光熱潮,又在一個探討客家飲食文化的研討會上看到滿滿的觀光氣味。雖然在族群文化研討會上取用觀光的路徑不盡相同,但倒是有些可以疊合之處,例如文化振興往往是地方創生的子標題之一。 族群建構大會 對族群研究稍有概念的人而言,「建構」這個詞彙大概不陌生,隱約能夠理解其處理原生論、情境論之
Thumbnail
才抱怨完地方創生中的觀光熱潮,又在一個探討客家飲食文化的研討會上看到滿滿的觀光氣味。雖然在族群文化研討會上取用觀光的路徑不盡相同,但倒是有些可以疊合之處,例如文化振興往往是地方創生的子標題之一。 族群建構大會 對族群研究稍有概念的人而言,「建構」這個詞彙大概不陌生,隱約能夠理解其處理原生論、情境論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