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讀《千年客家》:爬梳客家的歷史脈動

捱翻開裡地圖 沒看到轉屋介路 裡就是捱要行介路途 ──神棍樂團〈九號公路〉

(非常好聽的客語流行歌,大力推薦! )


𝐼𝑛𝑡𝑟𝑜

在台灣應該有許多人聽過「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這首《客家本色》。從歌詞可知,客家先祖渡海來台,靠著堅忍卓絕的毅力與勤儉持家的個性,為後世子孫打下江山。其功勞不敢忘,其精神不能遺。

對於這個漢人民系,這差不多也是我們所知曉的一切了。三百多年來,台灣人群混居、通婚而彼此融合與同化,閩客分類到今日除了語言差異與美食之爭,兩者幾無二致,也少有辨認的場合。但有一共通點是,我們都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𝐿𝑒𝑣𝑒𝑙

難。資訊量大,對朝代與世界地理較不熟悉者(比如我),需要很多時間釐清。

𝑇𝑎𝑘𝑒𝑎𝑤𝑎𝑦

六、七萬年前,一波歐亞人種走出非洲,抵達西亞、中亞地區之後,一批往西進入歐洲;一批則進入中南半島,成為黃種人的先祖。有些黃種人繼續北上,在一、兩萬年前左右抵達黃河流域,我們稱之為華夏族(漢人);一支黃種人則從越北推進到長江下流游,散佈在中國南方,被稱為百越族;同時間還有一批先濮族進入長江中上游,是後來苗族的祖先。

西元前三百多年,苗族建立的楚國滅越國後,苗族與百越族融合為百濮族。又在北方的秦統一天下以及漢隋期間,百濮逐漸被華夏同化;但也有一批百濮向嶺南擴散,形成後世的苗瑤族。

有些苗瑤進入福建、廣東、江西的交界處,在這片高山深谷遇見了隱居避難的百越人,或消滅或同化,最終越人不知所蹤,而在此閩粵贛三角區的苗瑤,後來轉化為燒山耕種的畬(ㄕㄜ,同奢)族。

經過唐宋戰亂,有大批漢人南逃,閩粵贛區的人群組成更加複雜,漢畬相爭、相合時有消長,但在這封閉山林誕生的新民系,就是客家族群的祖先。這從現今福建客家男子的基因研究也獲得證實:Y染色體中有80%北方漢族、13%畬族,以及7%的越族血統

在元明期間,北方流民持續注入,漢畬兩族數度合作抗爭,或畬族遭遇當權者圍剿、教化以後,漢畬融合體已無分別,此時以地域稱之為「潮民」或「粵民」。康熙年間廢除遷界令後,開啟一波三角區的粵東區域移民潮。有往江西內陸方向遷移者,也有朝廣東境內遷徙者,還有人渡海來台。他們所到之處,多少會與本地人爭執摩擦,彼此也以「土」與「客」區分。

清朝中晚期,珠江三角洲的西方傳教士們注意到了Hakah(客家)、Hoklo(福佬)與Puntes(本地廣府人)三種人群的差異,並在1840年代確立此稱呼。這群吃苦耐勞又是開山闢地好手的“hakah”,在開港通商後被源源不絕地輸出,古巴、西印度群島、南美洲、夏威夷等地,都是中國苦力的販運地。

至於東南亞一帶,在明朝便有客家居民追隨海寇謀生;也因地緣接近,清早期便有貿易往來與開採礦物的華工,後續更有不少華人至此開發。

閩粵贛區域的客家先民,千年來歷經抵禦異族、動亂頻繁以及流動求生,最終形成一脈堅毅、硬頸的漢族民系。客家移民與其混血後裔遍佈全球,文化也在各處因時因地發生變化。近幾年,台灣的客家文化也不斷推陳出新,若說有什麼不變,大概是以我族為榮的精神罷。

𝑅𝑒𝑣𝑖𝑒𝑤

3.5⭐️

難得一見完整的客家族群研究,敘事恢宏、時間跨度長,說是史詩級鉅作也不為過。真是十分佩服作者啊!

𝐼𝑛𝑓𝑜

  • 作者:湯錦台
  •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5/1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