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客家土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23年的最後一個行程是客家土樓的參訪。我的母語是客家話,現在都還記得幼兒時躺在外婆的大床上,用客家話和表妹聊天。只是三歲以後一直住在眷村,我的first language就改為國語了;就連母親在家中都改用國語,只有在娘家親戚來時,才使用客家話。雖然失去了說客語的能力,但是無論在什麼樣吵雜的環境中,極微音量的客家語都能在第一時間吸引我的聽覺注意力,而視覺隨之自動化的搜尋我在娘胎時就已熟悉的語音來源。

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在2023年歲末,隨著社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赴廈門參觀客家土樓,瞭解客家先民如何以智慧來解決生存的問題,對我來說,尤其意義重大!客家土樓也有人稱之為「圍樓」、「圓樓」,不過「土樓」似乎仍是比較通用的稱法。若提到圓樓,一般人想到的是苗栗高鐵站旁那造型特殊的「客家圓樓」,那外型的確是仿大陸的土樓的外型而設計的,不過只仿其表象。土樓的特殊不在於「形」,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實則是聯合國於2008年將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主要原因。


客家土樓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防禦外敵要求而建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之所以稱為土樓是因為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和磚塊的製造不一樣,並未經過燒焙,而是以夾牆板夯築而成。這樣夯成的土牆鐵釘都很難釘入,經數百年風雨仍完好無損。而一個土樓就是一個社區,小型的土樓只有一圈,這一圈中可能住著數十戶,數十戶中住著幾百個人。大型的土樓有好幾個同心圓,越是富裕的家族土樓的規模越大。

同學360度的相機把土樓拍得圓圓滿滿!

同學360度的相機把土樓拍得圓圓滿滿!


漂亮的建築弧度

漂亮的建築弧度

外層是土、內層是木

外層是土、內層是木

土樓其實不僅限於圓樓,也有橢圓形樓、半月形樓、長方型樓、正方型樓、六角樓、八角樓等。福建省龍巖市主要以方樓圓樓為兩大體系,現存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老師說明,時間證明圓形的土樓的結構最堅固,歷經地震天災,有些方形土樓因此毀損,圓樓屹立不搖。而圓樓的採光也較方樓佳,不似方樓會有陰暗的角落。

根據網路資料,土樓受到重視是於1986年日本一位教授帶領十多人來到福建考察,他回國以後報告:「在布滿梯田的谷間,圓土牆的建築物,星星點點地散布在群山之間。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一樣,環形屋頂漂浮蕩漾在煙霧之中。」神秘的土樓群才開始為世人所認識。

福建龍巖市永定區的土樓群

福建龍巖市永定區的土樓群

土樓的設計有以下特點:一樓及二樓不開窗,其目的是防止敵人從窗戶進攻。一樓是廚房,二樓是貯藏糧食的房間,這樣的配置也有其目的,一樓的炊煙可以保持二樓的乾燥以及防蟲。三樓和四樓則為臥室,左鄰右舍都是同一家族的親戚。土樓中住著數十戶、幾百人,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福建土樓同時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

一、二樓不開窗,分別是廚房和貯藏室

一、二樓不開窗,分別是廚房和貯藏室

這次參訪龍巖市永定區的兩個土樓群,先到南江村的土樓群,分佈在南溪河的兩岸的土樓群有多種土樓形式,保留完好的有23座土樓,這些土樓形狀各異、大小不一,錯落在青山綠水之間,沒有親訪,很難想像世間有這樣的人文地貌存在。

土樓也有方形、半圓形、六角形等

土樓也有方形、半圓形、六角形等

土樓區一景

土樓區一景

弧形的橋很應景

弧形的橋很應景

打卡一下

打卡一下

錯落的屋頂

錯落的屋頂

圓樓和方樓

圓樓和方樓

接著再造訪承啟樓,承啟樓號稱土樓王,興建餘明崇禎年間,有三百年歷史。承啟樓是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外環四層,高16.4米,每層72間;二環兩層,每層40間;三環單層,32間;中心是祖堂為四架三間兩堂式祠堂,全樓共402間。人稱「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也因此承啟樓號稱“土樓王”。承啟樓的第一圈是住家用途,第二圈是會客室接待來訪的客人,第三圈是私塾,這也可以看出客家人對教育的重視。


圓中圓、圈套圈的𠄘啓樓

圓中圓、圈套圈的𠄘啓樓

客家人的家訓: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客家人的家訓: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承啟樓航拍圖,可以看出此樓為何稱「王」

承啟樓航拍圖,可以看出此樓為何稱「王」

最後,轉述一個如真似假的傳聞,在新的一年博君一笑:「1985年,美國前總統雷根任內,美方透過衛星照片將土樓群誤認為是佈滿導彈發射井的『大規模核子導彈基地』,以為中國暗地在搞核子導彈、建造核子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偉白的忘機書房
6會員
61內容數
這一生,有過很多「可以說嘴說一生」的旅遊經驗,但是很慚愧因為生活總是在忙碌中,不論是參團或是獨行,事前事後都沒對景與人有更深刻的瞭解。為了不辜負我這些年來一些難得的行腳體驗,決定認真的筆記下來,就當作這些經驗帶給我的感動的一項感恩。由於想要認真的連結這些旅遊點的歷史與地理,因此將專題名稱取為「行腳筆記」。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去了九族文化村 走到原住民的家屋展示區時 一直覺得某種能量很重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去了九族文化村 走到原住民的家屋展示區時 一直覺得某種能量很重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厝字當作「家,屋,房」等居住物件,爭議由來已久!但,在閩南地區的口語文字化以「厝」字書寫紀錄,亦有數百年歷史,那麼!這是本字呢?還是假借字? 看以下影片作者的申論: 用台語學漢字影片系列,甲骨釋文003集。厝字的探討: 其中的爭議點有二, 一,昔字,作者按許慎說文的釋義,根據戰國的
Thumbnail
厝字當作「家,屋,房」等居住物件,爭議由來已久!但,在閩南地區的口語文字化以「厝」字書寫紀錄,亦有數百年歷史,那麼!這是本字呢?還是假借字? 看以下影片作者的申論: 用台語學漢字影片系列,甲骨釋文003集。厝字的探討: 其中的爭議點有二, 一,昔字,作者按許慎說文的釋義,根據戰國的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