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以為的「投資銀行」,其實就是「證券商」?


    麥格理(Macquarie)證券退出台灣市場,對多數股民來說的反應大概就是「喔」,沒什麼太大感覺

    又或是少數有心人士可能想藉此拿來嗆「阿不是說台灣經濟很好?股市上看三萬點?為什麼外商證券公司還會退出台灣啊?阿德出來負責啦叭叭叭~~~」

    近期剛好也有The Bottom Line學員提出關於投資銀行的疑問,我在這邊一併解釋一下

    不過先說:我一輩子都沒進過sell side投行任何一天,以下的內容只是我在金融業的心得,若有講錯的部分,還望真正的投行大神願意出來糾正錯誤

    要討論投資銀行之前,必須先對「投資銀行」本身有個定義上的釐清


    我個人在大學時期就對「投資銀行」非常好奇:平平都是銀行,為什麼有些銀行就可以叫「投資銀行」?不但看起來好像比較厲害,而且薪水好像也比較高

    那難道其他銀行就不「投資」嗎? 那銀行不投資、拿存款戶一堆錢要去幹嘛?不投資的銀行又叫什麼銀行?慢吞吞銀行嗎?

    其實「投資銀行」是有其歷史背景的,而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特別的產物:早在美國的銀行業開始發展支出,其實就只有「銀行」,沒有分什麼投資銀行或不投資銀行

    但在經歷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美國民眾、媒體乃至立法人員,因為在股災中見識過地獄的模樣,認為證券業的風險遠大過傳統銀行的放款業務,但是把收受一般民眾的存款拿去做風險高的業務,這顯然不符合「低風險、低報酬」的傳統銀行風控原則

    在此背景下,美國兩個名字裡分別有”Glass”與“Steagall”的國會議員,推出法案要求美國的銀行業們,必須把商業銀行與證券業的業務嚴格分開,甚至必須是不同的商業個體

    最終通過的「格拉斯 — 史蒂格法案 (Glass-Steagall Act)」,就是催生了今天商業銀行與投資證券公司分開獨立經營的最重要背景原因

    可見立法者在找聯名推動法案的搭檔時,名字組合要慎選啊⋯⋯不然你推動的法案,往後可能會被取名為「艱辛」法案喔⋯⋯


    看到這邊可能很多讀者已經明白了:是的,所謂「投資銀行」,其實就是「證券公司」!

    但為什麼「投資銀行」與我們一般人接觸到的「證券公司」 — 幫人家下單那種 — 在感覺上差那麼多呢?投資銀行聽起來好像就很高級,證券公司則……比較一般?

    因為在美國的金融體系架構下,證券業最原始大概主要有三種業務:自營、經紀及承銷

    「自營」指的就是證券商拿自己的錢 — 或私募客戶委託的錢 — 進行操作,而「經紀」則是指營業員幫忙客戶下單,或現代股民更習慣的App直接下單,也屬於經紀業務

    兩者之間最大差別在於:經紀業務有點像賭場裡的荷官,只負責發牌,讓牌桌上的你各位自己去殺個輸贏,我荷官只負責賺取其中的手續費收入

    但自營卻是我自己要跳下來一起賭,承擔風險(risk-taking)並且賺取回報

    可能又有敏銳的投資人要問了:聽起來證券商得以「球員兼裁判」,這樣不會造成對一般散戶投資人不公平的現象嗎?

    我必須說: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可能會的原因在於:證券商自己身處經紀業務,最能在第一線感受投資人目前的市場情緒(market sentiment),所以當然「盤感」也會最敏銳

    但問題是:「多數」投資人未必代表是對的,甚至未必代表是趨勢方向,很多時候當全部人都在討論某一檔股票的時候,可能表示那黨股票的漲勢也已經要到盡頭了

    真正可能產生不公平交易的地方,不在兼做「自營」與「經紀」,而是在於「串聯手上經紀的大額客戶,以謀取某些自營操作時的超額利潤」

    但這部分水很深,我們後續有空再討論


    至於第三項「承銷」業務,其實就是協助企業上市(IPO),或是已上市公司的股票增資;這兩項業務距離一般股民較遠,但其實也是證券商獲利的重要來源

    那為什麼最一開始我們用「最原始」的三項業務來形容呢?因為隨著時代演變,當今的投資銀行(或證券業)不僅僅只從事上述三項業務

    協助企業併購的財務顧問角色(FA),又或是超級高端的私人銀行業務(Private Banking),甚至是參與商業銀行的國際聯貸案、並在其中扮演牽頭行(MLAB)角色,某些投資銀行也都將其納入業務之中

    所以當你拿到一張來自「投資銀行」的名片時,可要記得好好看清楚對方是隸屬於哪個部門啊!免得你很興奮的跟他大聊併購業務,但對方是做私人理財的,可就牛頭不對馬嘴囉~

    說回麥格理

    今天麥格理退出台灣的,是自營業務,也就是上述提到證券商「自己跳下場來賭」的那種;但問題是,台灣股市過去兩年不是股市漲很多嗎?怎麼會有人在這個時候選擇退出呢?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複雜,但若以我自身近三年在股市的觀察是:外資在台股的影響力持續弱化,台商回流的資金在過去幾年造成推動股價上漲的力道更強

    此外,透過科技的進步,現在資金有800-2,500萬尚未跨入PI門檻的投資人,也可以輕鬆使用量化交易,這讓外資券商在台股的優勢更少

    就像所有的多頭市場仍然會存在輸家一樣,麥格理選擇退出台灣市場,不論最終原因為何,其中一項理由必然是在台灣自營業務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

    這其實也給企業主一個反思:即便站在風口上,只要站的姿勢不太對,很可能還是飛不太起來


    更何況,沒有天天過年的行情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