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韓國登山( 下)

7/28(日)

這天下午,我搭客運,從首爾出發。花四個小時,抵達晉州。
我評估,晉州屬韓國二三線城市。
國際遊客,縱使旅行韓國10次,也未必會到。
觀光資源,整體來講,確實比較缺乏,沒太多亮點。
生活節奏也比較緩慢。
讓我有一種錯覺 ,像是我的老家「彰化市」。

「鄉下」地方,自然沒有背包客棧。
再加上「房價」低廉。
我住了一個,可以邊泡澡邊看電視的旅館。

7/29(一)晉州

不管是日本的富士山、表銀座縱走,還是韓國的大青峰、天王峰等。
我的習慣是,不把登頂日訂死。
會有個兩三天的前後調整。

最主要的考量是「天氣」。
天氣不佳會導致體感差、沒風景,以及更高的意外風險。
跟團,有時候,就只能冒雨登頂,沒有什麼彈性。
所以我不愛跟團。

自由行,尤其是獨攀,才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只是這個自由,來自於自律。
一切行程所需要的能力,都要自己長出來。

這天,我在晉州閒逛一天。
採買糧食、弄清楚公車怎麼搭。

7/30(二)天王峰 (韓國本土第一高峰)

五點的鬧鐘還沒響,我四點就醒過來了。
想多賴一下床,結果睡不著。
索性起身,再享受一整個浴缸的熱水後,才出門。

天微亮。
我穿過傳統市場,看到一些菜販、魚販,正準備開門營業。
這一幕,讓我聯想到徐志摩的文句。
「這潮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的牛奶車鈴聲,點綴這週遭的沈默」

學過的文章、看過的字句。
總會在不經意之間,突然冒出來,擊中我。

晉州市外客運

抵達車站後,我先吃兩根關東煮,墊墊肚子。
昨天有來過車站,所以知道,關東煮一大早就開了。
接著喝咖啡,等6:10最早一班的公車,前往「中山里」。

時刻表

我預估攀登天王峰的來回時間,約9個小時。
爬升1300公尺。
路況,依網路訊息判斷,不困難,而且沒有危險性。
我的背包裡,裝了雨衣褲、薄中層、頭燈、2000cc水、早午餐。

7:10下車。
我搜集了回程公車時間、步道路線等資訊。
便走進智異山國家公園。

下車地點

回程時刻表

11:00 登頂。
天氣很好,視野很棒。
後面那一句,其實是廢話。
都本土第一高峰了,視野當然好。
就像你去恆春半島,登恆春半島第一高峰一樣。
視野肯定波棒啊。

往天王峰路上

往天王峰路上

山頂人很多。
我看著一群又一群的韓國人,排著隊,爭相跟石碑合影。
非常興奮,有各式各樣的擺拍姿勢。
我覺得有點誇張了。

在我這個看過「大峰大山」的人眼裡。
天王峰是不錯啦,但有必要拍成這樣嗎?
後來,我轉念一想。
啊,這就跟「台灣人登玉山」的概念一樣啊。
有本國(土)第一高峰名號的加持。
當然要大拍特拍。

天王峰山頂

天王峰山頂

天王峰山頂

而且單純以「交通條件」來比較。
韓國人想登天王峰,比台灣人登玉山更難。
因為韓國國土遼闊,驅車到登山口一趟,不容易。
我把昨晚買的炸雞、麵包、啤酒,拿出來消滅。

11:50下山。
刻意挑一條 ,稍稍不同的路徑走,呈現一個小O型。
14:35抵達公車站
進CU便利商店,補充冰淇淋跟啤酒。
15:20上公車。

下山風景

下山風景

總的來說,「中山里」路線的登山強度不高,與谷關七雄相近。
只是,對國際旅客而言,交通有點麻煩。
首爾當日來回不可能,必須移宿天王峰周圍都市。
釜山有機會,但對腳程及公車的銜接,要求很高。
再不然,就是租車了。

如果,你打算住晉州。
那麼,我推薦「晉州公園、晉州博物館」,值得逛逛。

晉州公園

晉州博物館

7/31(三)前往慶州

8/4(日)佛國寺 吐含山

爬吐含山,是個意外。

這天是我到韓國旅遊的第20天。
有些疲累了,本來,想在旅館躺平一天。
但想到「世界遺產」佛國寺,還沒去耶。
2020年是寒假去的,現在是暑假,景色應該不同吧。
於是打起精神,近中午出門。

我在電子地圖上,看公車跑的路線。
發現佛國寺旁,有個745公尺的吐含山。
比我2020年爬的金鰲峰還高。
覺得可以去看看。
所以離開佛國寺後,開始爬。

登山路徑就在右邊大路

中間還叉開路,去了趟「世界遺產」石窟庵。
再回頭,繼續爬吐含山。

石窟庵

爬到頂後,發現有另外一條下山路線。
盤點一下手上資源,結果,沒有任何資源。
不只沒有登山裝備,連水都沒有。
只有手機、皮夾跟護照。

吐含山

但,我還是決定走看看。
因為這種高度,這種季節,是可以隨意迫降的,沒有生命危險。
於是,我在不清晰的路徑中,走了兩個小時。
終於抵達馬路,接著到世博公園搭公車。

下山風景

後記

幾次的爬山裡,每當我開口說英語。(通常是,請別人幫忙拍登頂照。)
總會吸引韓國人,過來跟我聊聊。
跟在日本爬山的狀況一模一樣。

他們驚訝的發現,這個獨行男生,居然不是本國人。
這誘發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

我可以理解,這算正常反應。
畢竟遇到的場合,不是首爾街頭,而是山頂。
就像士林夜市看到日本人,我們不覺得怎麼樣。
但如果是玉山主峰,遇到了一個韓國人,就會覺得驚訝。

我當然會說,我來自台灣。(太常被問了,害我想帶面國旗登頂。)
通常會解釋一下,我在台灣爬很多山。
這時候,他們才能理解。
一個外國人,為什麼會獨自來爬「日」「韓」的山?

不過說實在的,我在海外爬的山,強度不算高。
原因是海外獨攀,我必須保守再保守。

搜集國外登山資訊,比台灣本國山岳困難。
在資訊不明的狀況下,風險是偏高的 。
我無法透過了解「山域環境」,做充分準備。
臨場隨機應變的場景,變多了。

而隨機應變是需要腦力跟體力的。
我沒有前人的背包套,可以跟。
我沒有離線地圖可以看。
我沒有辦法準確評估,還要走多久?

我所能做的,只有不斷確保,我體內的燃料 。
離見底,還有很遠很遠,我還可以撐很久。
然後最重要的是「不能迷路」。

為什麼去年跟今年,我要去國外搞爬山呢?
因為,我有兩個目標。
第一,2025年暑假去歐洲。
除了看西方美術外,打算登山或健行。
本來,考慮自揹帳篷睡袋的。
這兩年的思考與國外登山體驗。
我發現「重裝」,不是一個好選擇。

第二,許多「日」「韓」的山,冬天是會下雪的。
我利用兩個夏天走過一遍。
各種資訊,都在我腦海裡。
等下一次再去,就是寒假,去健行踩雪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天王峰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