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同的學科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近幾年在大學兼任通識課程,從一開始完全不知該怎麼教書,到幾年後領悟到,通識課所需要的不是傳遞多麼高深、艱澀的知識內容,而是引導學生稍微地體會,不同的學科如何看待問題的視角。 有一次,我的一個同事在應徵同一個通識中心的兼任職缺時,有個老師告訴他:「你們剛畢業的博士,都有個通病,就是覺得自己的研究很重要。」聽到這句話的當下,讓我備受提醒,彷彿看見剛開始教書的自己。 隨著備課的需要,我慢慢地發現,一個學科一定有它看待問題的方式,如經濟學可能著眼供需與選擇、政治學可能強調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歷史學可能看重時間脈絡中人事物如何變化等(此處所言,純屬個人經驗)。無論每個學科發展出多麼高深的知識內容,看待問題的視角基本上仍舊很固定的,因為那正是每個學科的精髓所在。 當我有此體會後,我在授課內容中,開始盡量簡化知識內容,但較為深入地分析,從歷史學這個學科的視角,如何看待某些現象,以及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洞見」。 作為通識課,目的不是讓學生知道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而是傳遞該學科自身最根本的東西。只要自己勤於搜尋,難有想了解卻找不到的知識內容,但真正有價值的是「視角」,因它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