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理解專題研究的真正目的:
- 專題研究的目的是產生新的知識。在專題研究的論文中,每一個段落描述的知識是否可信,取決於該段落提供的論據品質。最搞笑的是,有些論文的段落描述完全沒有論據支持,這就如同網路上的抄書仔一樣。
3. 忽視論據的來源和品質:
- 論據最主要的來源是「第一手」的研究經驗,包括透過電腦程式進行的實驗或建構理論框架並推導出引理和定理。這些論據是原創觀點的珍貴來源,善加儲存和發展,才能真正創造知識,成為真正的科學家。
你在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