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常見的重大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理解專題研究的真正目的:

- 專題研究的目的是產生新的知識。在專題研究的論文中,每一個段落描述的知識是否可信,取決於該段落提供的論據品質。最搞笑的是,有些論文的段落描述完全沒有論據支持,這就如同網路上的抄書仔一樣。


3. 忽視論據的來源和品質:

- 論據最主要的來源是「第一手」的研究經驗,包括透過電腦程式進行的實驗或建構理論框架並推導出引理和定理。這些論據是原創觀點的珍貴來源,善加儲存和發展,才能真正創造知識,成為真正的科學家。


你在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一些觀點: 1. 人類歷史上的通用科技: - 美國作者Ethan Mollick在2024年4月出版的《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指出,我們從未建立過一種可以普遍提升人類智慧的科技。這是我們首次擁有一種可以直接提升我們智慧的工具
「盧曼並不是整天都在做卡片筆記,他實際上整天都在寫草稿。」 「盧曼基本上會寫出初稿,然後在初稿給一些標記,例如2a, 接著你就可以在他初稿的下一頁,找到一則2a的段落。」 「如此,盧曼的系統本身不是筆記系統,而是寫作系統。」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家 Scott Schepe
1. 使用GReaT框架進行條件生成: - Vadim Borisov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中提出了GReaT框架。GReaT代表Generation of Realistic Tabul
今天聊一聊由 Yu Bai [1] 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Transformers as Statisticians: Provable In-Context Learning with In-Context Algorithm Selection》[2]。 本文章的標題很有意思,
1. 讀書基本的紀錄: - 紀錄書籍情報和感想是讀書的基本步驟。這個建議來自日本作者倉下忠憲的著書《ロギング仕事術》,在書中的第133頁提到這一點。從高中開始,我的閱讀記錄方式就一直在變化。 2. 書店探索的重要性: - 高中的國文老師李靜妤在第一堂課時告訴我們:「高中生要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一些觀點: 1. 人類歷史上的通用科技: - 美國作者Ethan Mollick在2024年4月出版的《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指出,我們從未建立過一種可以普遍提升人類智慧的科技。這是我們首次擁有一種可以直接提升我們智慧的工具
「盧曼並不是整天都在做卡片筆記,他實際上整天都在寫草稿。」 「盧曼基本上會寫出初稿,然後在初稿給一些標記,例如2a, 接著你就可以在他初稿的下一頁,找到一則2a的段落。」 「如此,盧曼的系統本身不是筆記系統,而是寫作系統。」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家 Scott Schepe
1. 使用GReaT框架進行條件生成: - Vadim Borisov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中提出了GReaT框架。GReaT代表Generation of Realistic Tabul
今天聊一聊由 Yu Bai [1] 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Transformers as Statisticians: Provable In-Context Learning with In-Context Algorithm Selection》[2]。 本文章的標題很有意思,
1. 讀書基本的紀錄: - 紀錄書籍情報和感想是讀書的基本步驟。這個建議來自日本作者倉下忠憲的著書《ロギング仕事術》,在書中的第133頁提到這一點。從高中開始,我的閱讀記錄方式就一直在變化。 2. 書店探索的重要性: - 高中的國文老師李靜妤在第一堂課時告訴我們:「高中生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寒假期間構思 下學期 八年級獨立研究 課程, 內心就有萌芽讓學生以研討會的概念舉辦自己的專題成果展~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寒假期間構思 下學期 八年級獨立研究 課程, 內心就有萌芽讓學生以研討會的概念舉辦自己的專題成果展~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