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娜(朴信惠飾)在劇中是首爾地方法院刑事法官,她來自地獄,是審判罪人的「惡魔」法官,擔任象徵正義的審判官。然而在審判過程中犯下錯誤,作為代價被迫降臨人間。若要回到地獄,姜光娜必須在一年內處決十名無悔意的殺人犯。
本劇中的爽快武打場面與私刑的描繪,成為滿足觀眾復仇心理的「出口」,讓《來自地獄的法官》在社群媒體上爆紅。這樣的情節之所以能引發共鳴,部分原因是社會中犯罪層出不窮,卻無法由大眾親自審判或懲罰罪犯。
朴信惠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這類強勢女性角色在韓劇中較為少見。然而,觀眾看完後卻發現姜光娜的角色略顯樣板化,她的情感表達偏向表面,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仿佛只是為了符合劇情需求。
在韓國男性主導的社會,對成功女性的描繪往往帶有刻板印象,經常將她們塑造成「冷酷無情」的職場精英,缺乏家庭支持或孤獨冷漠。
當姜光娜輕判家暴罪犯時,被韓多溫刑警質問,她冷冷回應:「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句話強調了她缺乏同理心的特質,也暗示了社會對於強勢女性的某種固有印象,儘管她說這句話的原因包括她是被惡魔附身的人。
在姜光娜與韓多溫間的逐漸加深互動關係,像是樣板化的卡普曼戲劇三角。
卡普曼(stephen Karpman)三種角色:
姜光娜是會動用私刑的惡魔法官,可以視為迫害者。而臨死前的殺人犯們可以視為受害者,韓多溫刑警主要是搜查犯下死刑的嫌疑犯,是拯救者站在迫害者的對立面。
隨著劇情發展,當姜光娜發現自己對韓多溫有感情後,震驚發現她捨不得對方受傷害,同時也委屈、不甘自己不再像以往的理所當然地認為死的會是人類,可是這個轉折只在一個鏡頭完成。
之後,如養母般的金組長遭遇不測,韓多溫轉而希望姜光娜能協助幫忙找出嫌犯,儘管韓多溫才在之前利用姜光娜對他的不防備來對付她。家族和金組長都死於同一兇手,另韓多溫感到憤怒和無能為力,他的角色已然成了受害者,此時的姜光娜成了拯救者,兇手和死亡法則成了新的迫害者。
姜光娜和韓多溫之間的火花因事件而起,像是關係間角色在對換時,由角色屬性和內心安全感所驅動出的感情。那種發自內心喜歡對方的特質受吸引,進而產生情感流動並沒有在劇中呈現。
在卡普曼三角理論中,這樣的角色變動本身是健康的跡象,因為雙方願意從固定的角色中突破。然而,三角關係中的死亡法則等外在威脅,可能會不斷迫使他們回到原有的角色定位,使得情感難以維持穩定,且逐漸變得不健康。
從《來自地獄的法官》劇情的轉折設定來看,愛情戲是必要的主軸,因為劇中對於惡魔與人有感情就會有「其中一方就必需要死」的法則有諸多著墨。
然而,社群上有許多類似「感情戲很多餘。」的評價,顯示出本劇的感情戲難以引起觀眾共鳴,為什麼呢?
主因有劇中的焦點集中在姜光娜如何處理案件、面對罪犯,因此並未展現她在作為女性時的情感糾葛或身份矛盾。這使得觀眾對其性別意涵的關注被弱化,因而更多關注於私刑和報復,或是她的外在形象與服裝搭配。
當惡魔與人產生情感後,會在乎人類的想法和情緒做出決策,難以再冷酷的執行任務,此時惡魔的角色就已經「死亡」了。也因為如此身為惡魔的姜光娜才會如此震驚,她不再是那個可以果斷審判的朱斯提提亞。
可惜劇情並未深入展開姜光娜如何平衡強勢身份與情感,使得觀眾對她的情感流動難以產生共鳴。
這樣的劇情不禁讓人好奇,原始劇本是否也有這些性別設定,還是為了符合政治正確而調整?單純替換角色性別不足以深刻表達女性的多面性。畢竟近年迪士尼影集有滿滿的政治正確。只是膚淺的替換角色性別就算為刻板發聲。
反觀 2023 年在 Netflix 上映的《少年法庭》,對於權力女性的情感變化描繪更為細膩。韓劇中愈來愈多的強勢女性角色是一種進步,但希望未來能見到更多關於這類角色的情感細節,讓觀眾在欣賞劇情張力的同時,也能從中感受到權力女性的內心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