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丨生活其實還是一成不變,但我變了。丨他人即地獄理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在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這部劇我在看的時候,就像在細讀一本書,前面幾集,整個過程在我內心很緩慢的走著,不是戲劇的節奏慢,而是我在慢慢消化品嚐,這部劇所展現的,佛家所說的「貪、嗔、痴」。


raw-image


看這部劇讓我想起了另一部以前很喜歡的劇~ 「我可能不會愛妳」,這部也是由徐譽庭編劇同一個編劇、同樣由林依晨主演,某些影子,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只是這兩部劇林依晨詮釋的韻味已經不一樣了,可能是經過歲月的淬鍊,所呈現的感覺也不同了。

雖然「不夠善良的我們」觀眾的評價不一,但整體來說,我是給正面的評價。對我個人而言,比較有感覺的反而不是劇情的走向,而是某些獨白或是對話裡的旁枝末節,所衍生出來的體悟。


【心得分享】 

1.得到了,就一定有比較好嗎?

有一幕張怡靜 (許瑋甯飾) 與一群小孩一起在練習溜直排輪,遊戲規則是比賽誰拿到教練放在地上的障礙物最多,誰就是最後勝利者。其中一個小孩把拿到的東西,給先看到但因動作太慢未能即時拿起來的張怡靜,善良的小孩說,因為是張怡靜先看到的,只是她的動作太慢,所以雖然他先拿到障礙物,但還是想讓給她。而張怡靜以她自身慘痛的經驗,語重心長的告訴小男孩:「不要隨便把得到的東西讓給別人」。


但其實,得到了,就一定有比較好嗎?

沒得到的人後悔把東西讓給別人,而得到的人,可能只有剛開始快樂,之後發現,得到的東西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好,所以凡事不強求吧。因為沒有人永遠處於優勢,一定穩贏,好與不好都是一體兩面,人生總是苦樂參半。

  

2.我可以給妳一個擁抱嗎?

有一次簡慶芬推著因中風而坐輪椅的婆婆到公園曬太陽,而公園裡也有好幾位外傭,推著無法行動的老人在曬太陽,她們則互相在開心的聊天。

可能看她一個人推著老人,感覺有點孤獨,其中一位走過來,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拿著糕點要請她吃,她本來想拒絕,想解釋她不是外傭(因為當時她身心俱疲,所以沒什麼打理外表就出門),後來她還是道謝地接受了糕點。

因為她發覺,內心的意識告訴她,對方的行為其實是在問:「我可以給妳一個擁抱嗎?」她內心微笑,感到溫暖,並且感動的收下這個擁抱。有時人在脆弱時,真的很需要一個讚美、一個肯定,或是一個擁抱。  


3.生活其實還是一成不變,但我變了。

簡慶芬對假想敵張怡靜有種奇妙又矛盾的感覺,當她聽到張怡靜罹癌時,她很害怕,因為隨時注意著假想敵一舉一動的她,用這種方式獲得生活的樂趣,這已成為她生活重心的一部分。

自從知道張怡靜罹癌時,她覺得最近路上經過的救護車特別的多,鳴笛聲特別的大,這些都會讓她覺得不安, 這代表遠方出事了。因為不安,所以她一一打電話給心中在意的人,包括:在家中的媽媽、上班中的先生、小孩的學校,確認大家都平安。但她還是不安,她擔心著她的假想敵張怡靜,不會是她吧?她還好嗎? 簡慶芬想著。

原本簡慶芬覺得沒風沒浪的日子很沒意思,但因為張怡靜的罹癌,讓簡慶芬對生活有了新的體悟,她的內心獨白:「生活其實還是一成不變,但我變了,我竟然開始喜歡這些不變,竟然發現了那些在不變裡的千變萬化。」、「 一念之間,意識跳進了另一個宇宙,在那裡,我終於懂了所有的一切不是必然,都值得好好感謝,原來這就是一念菩提。」


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 多過於現實。


劇中有好幾集的片頭,都有簡慶芬的內心獨白,而這些獨白都巧妙的加入了量子力學、哲學、意識流和佛家思想元素,用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和探討婚姻、職場以及人性善惡。


1.什麼是「量子糾纏」?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基礎粒子在彼此交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跟在常規世界裡的已有所不同,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這現象稱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

劇中簡慶芬和張怡靜二個人的意識,就像是量子糾纏,無論多遠的距離,已成為不可分割的連繫,都能夠互相影響和改變。


2.什麼是「雙狹縫實驗」?

「雙狹縫實驗」是一種「雙路徑實驗」。在雙路徑實驗裡,微觀物體可以同時通過兩條路徑或通過其中任意一條路徑,從初始點抵達最終點,這兩條路徑會因部分物體物理行為產生干涉現象。即"觀察"影響結果。

就像是人們的日常行為裡,有多少的比例會因為有外人的觀察而改變。當沒人在看我們時,我們還會行善嗎?如果沒有神的存在,我們還會遵循道德規範嗎?


3.什麼是 「他人即地獄理論」?

法國哲學家沙特曾說過「他人即地獄的理論」,這句話並不是將他人視為地獄,或是形容人與人間的敵對關係,而是強調"他人的存在和看法,對自我個體意識所產生的影響"。

就是如果你總是把自己當成是別人眼中的物品,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導致自己過得很痛苦,這種情況本身就是,你因為他人的關係,自己給了自己一個地獄。而你若想逃出這個地獄,只能通過"做自己",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才能獲得自由。

就像劇中的簡慶芬,她總是很盡力的去討好別人,雖然大部分都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但如果有人沒有給出相對應的回饋,她就會給出更多的"討好",直到被肯定為止,而這種因為太在乎別人的回饋,所受到的內心煎熬,就像置身地獄一般的痛苦。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不過份依賴別人的眼光,才能過得更自在。


發現有一部蠻不錯的影片,把劇中聽不太懂的"量子力學"名詞解釋得很詳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6/07
他人即地獄,所以要愛自己。透過戲劇的方式來說明,相信更有說服力。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深邃月光 沒錯,要多愛自己一點,別人的意見只是參考。透過戲劇的方式來說明,的確更具有說服力。^ ^
只是過客-avatar-img
2024/06/07
這劇我也追了幾次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只是過客 這部裡面有蠻多議題值得探討,而且演員的演技都很好。
Unclebigrun-avatar-img
2024/06/07
這劇我還沒看過,大家對這部劇的感想都好深澳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Unclebigrun 🤭🤭
以台劇來說…是難得的好結局。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也覺得結局是可以接受的。^ ^
玖伊氏-avatar-img
2024/06/07
好棒的感想,我的觀後文最近終於可能要上了~哈!
氣泡水-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7
玖伊氏 就是因為妳之前的介紹,我才去看的😄,謝謝妳的分享哦。也期待妳的觀後文。
avatar-img
氣泡水《用照片影像聊聊天》
28.0K會員
221內容數
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機隨手拍下影像,也許是走路時,看見被雨水打落在地上的一朵花;也許是聚餐時,喝到的某一杯裝飾美麗的咖啡.... 都是當下的一種記錄,或許影像也有自己的話想說。
2025/03/30
日劇《遺產偵探》改編自同名漫畫。主角~灰江七生,是一位專門調查遺產問題的探偵,過去曾是律師,但因某些原因被逐出律師界,進而成為專攻遺產繼承問題的探偵。灰江除了對於遺產繼承有著深厚的知識與敏銳嗅覺之外,還有卓越的推理能力與洞察力,因此被人們暱稱為「鬣狗」。
Thumbnail
2025/03/30
日劇《遺產偵探》改編自同名漫畫。主角~灰江七生,是一位專門調查遺產問題的探偵,過去曾是律師,但因某些原因被逐出律師界,進而成為專攻遺產繼承問題的探偵。灰江除了對於遺產繼承有著深厚的知識與敏銳嗅覺之外,還有卓越的推理能力與洞察力,因此被人們暱稱為「鬣狗」。
Thumbnail
2024/11/12
韓劇~《智異山》,是一部以韓國的「智異山國家公園」為背景,結合奇幻、鬼神、懸疑元素的故事。講述智異山國家公園的新手巡山員「姜賢祖」(朱智勛飾),某天發現自己能看到(腦海閃過),在智異山遇難的人們,發生山難時的部分片段,因而與智異山有一種莫名連結。其搭檔為雙親在一場山難中過世,而成為巡山員的前輩「
Thumbnail
2024/11/12
韓劇~《智異山》,是一部以韓國的「智異山國家公園」為背景,結合奇幻、鬼神、懸疑元素的故事。講述智異山國家公園的新手巡山員「姜賢祖」(朱智勛飾),某天發現自己能看到(腦海閃過),在智異山遇難的人們,發生山難時的部分片段,因而與智異山有一種莫名連結。其搭檔為雙親在一場山難中過世,而成為巡山員的前輩「
Thumbnail
2024/10/14
2014 年獲得多項亞太電影與亞洲電影大獎的印度電影~《美味情書》,描述在政府部門服務35年的佛南德斯,自從妻子去世後便獨來獨往,性情孤僻,沉默寡言,面臨退休關頭,更感到無所適從。在原本嚴謹規律的人生道路上,被一次送錯的便當,改變了他的人生,隨著香味四溢又溫暖的便當,讓他意外脫離堅守的生活軌道,
Thumbnail
2024/10/14
2014 年獲得多項亞太電影與亞洲電影大獎的印度電影~《美味情書》,描述在政府部門服務35年的佛南德斯,自從妻子去世後便獨來獨往,性情孤僻,沉默寡言,面臨退休關頭,更感到無所適從。在原本嚴謹規律的人生道路上,被一次送錯的便當,改變了他的人生,隨著香味四溢又溫暖的便當,讓他意外脫離堅守的生活軌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近期熱播的台灣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每個角色的情感經歷都能對照到現實人生,讓身為觀眾的我們產生強烈共鳴。其中,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即便知道男人不愛她、婆婆難相處,還是選擇進入婚姻,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青春。她因為不夠愛自己,才會漠視自己的犧牲。你身邊有簡慶芬這樣,總是對自己不夠善良的人嗎?接下來
Thumbnail
近期熱播的台灣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每個角色的情感經歷都能對照到現實人生,讓身為觀眾的我們產生強烈共鳴。其中,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即便知道男人不愛她、婆婆難相處,還是選擇進入婚姻,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青春。她因為不夠愛自己,才會漠視自己的犧牲。你身邊有簡慶芬這樣,總是對自己不夠善良的人嗎?接下來
Thumbnail
承如在上篇所探討到關於「新時代思想」的「限制性信念」對於意識顯化實相的重要性,此篇開始對於《 不夠善良的我們》的人物解析,也會著重於這點作為補充說明。而此篇將針對兩位女主角Rebecca與簡慶芬的心中因爲「限制性信念帶來不配得感」做為分析的核心。
Thumbnail
承如在上篇所探討到關於「新時代思想」的「限制性信念」對於意識顯化實相的重要性,此篇開始對於《 不夠善良的我們》的人物解析,也會著重於這點作為補充說明。而此篇將針對兩位女主角Rebecca與簡慶芬的心中因爲「限制性信念帶來不配得感」做為分析的核心。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